首页 > 分享 >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疫苗接种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种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接种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可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所以,接种过疫苗的动物不一定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甚至有些动物虽然接种了各种各样的疫苗,但还会有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这就需要根据生产实践和调查结果,找出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疫苗接种有效性,减少动物发病和死亡。

(一)动物机体方面

1、遗传因素  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因此不同品种,甚至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动物,对同一种抗原的免疫反应强弱也有差别。有的动物个体甚至有先天性免疫缺陷,从而导致免疫失败。一般来讲,在接种疫苗的动物群体中,不同个体免疫应答的强弱呈正态分布。绝大多数动物接种疫苗后都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但因个体差异,少数动物应答能力差,还有个别动物应答能力很强。

2、营养状况  动物的营养状况也是影响免疫应答的因素之一。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及氨其酸的缺乏都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例如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动物淋巴器官的萎缩,影响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受体表达与活化,导致体内的T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减少,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降低,因而营养状况是不可忽视的。

对策:饲喂新近生产的饲料,特别是在夏季应注意添加多维素,因为许多维生素在夏季容易氧化或被还原而失效。

3、母源抗体的干扰  由于种畜禽个体免疫应答的差异以及不同批次的动物来自不同的种畜禽等原因,造成新生幼畜和雏禽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所有幼畜或雏禽固定在同一日龄进行接种,若母源抗体水平过高,反而干扰了后天免疫,不能产生应有的免疫应答。即使同一批动物不同个体之间母源抗体滴度也不一致,高母源抗体干扰活疫苗毒株在体内的复制,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对策:通过母源抗体水平的检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倡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同时免疫的方法,使活疫苗中和一部分母源抗体后,使每个动物的抗体处于相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以后的抗体达到整齐一致。

(二)环境因素

1、应激反应  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在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拥挤、饲料突然改变、运输、转群、疫病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此激素的增加能显著损伤T淋巴细胞,对巨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加IgG的分解代谢。所以,当动物处于应激反应敏感期时接种疫苗,就会减弱其免疫力。

对策: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反应,合理选用免疫促进剂。在免疫前后24h内应尽量减少动物应激,不改变饲料品质,不安排转群、断喙,减少意外噪音。控制好温度、湿度、饲养密度、通风,勤换垫草,饲喂全价配合饲料。适当增加蛋氨酸、缬氨酸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及n-3脂肪酸、n-6脂肪酸等的含量,以确保免疫力。接种疫苗时要处置得当,防止动物惊吓。遇到不可避免的应激时,应在接种前后3-5d内,在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如电解多维、维生素C和维生素E,或在饲料中加入利血平、氯丙嗪等抗应激药物,有效地缓解和降低各种应激反应,增强免疫效果。

2、卫生状况  环境卫生状况不良,圈舍及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在使用疫苗期间动物已受到病原的感染,这些都会影响疫苗免疫的效果,导致免疫失败。实践发现,抗体水平较高的动物群体,只要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也存在着发病的可能。

对策:做好消毒工作,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动物未引进前应对环境进行彻底清洗消毒2-3次,有动物后应定期进行带动物消毒。

(三)疾病的影响

1、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  有些疾病严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引起免疫抑制,如鸡马立克氏病(MD)、淋巴白血病(LL)、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鸡传染性贫血(CIA)、网状内皮增生病(RE)、中毒病、鸡球中病等,均能损害鸡的免疫器官和组织,从而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动物发病期间接种疫苗,还可以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对策:认真观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等疾病好转或动物康复后再进行免疫,非免疫不可者接种疫苗剂量应加大若干倍。如注射免疫时,应先注射健康者,防止人为造成疾病传播,同时应饲喂免疫增强剂1个月。

2、当地流行病原与疫苗血清型不同  有些病的病原含有多个亚型,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大肠杆菌等。动物感染的病原与使用的疫苗毒株,在抗原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或不属于一个血清(亚)型,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对策:针对血清型制作自家苗或使用多价苗,从而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3、野毒早期感染或强毒株感染  机体接种疫苗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产生免疫力,而这段时间恰恰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期,一旦有野毒人侵或机体尚未完全产生抗体之前感染强毒,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造成免疫失败。

对策:活疫苗和灭活苗联合应用,充分利用活苗产生IgG快,并具有IgA、IgM,而灭活苗产生IgG持久的特点,使它们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将病原拒之门外。

(四)疫苗方面

1、疫苗质量  是免疫成败的关键因素。弱毒苗没足够活力的抗原,灭活苗抗原含量不够,油乳苗出现破乳现象等,均为疫苗质量问题,均可影响免疫效果。

对策:从正规生产单位购买疫苗,保证疫苗效价和抗原含量以及疫苗的正常理化性状等,确保疫苗质量和免疫效果。

2、疫苗保存和运送  是免疫预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保存与运送不当,会使疫苗质量下降,甚至失效,从而降低免疫效果或造成免疫失败。

对策:湿苗和冻干苗应低温冻结保存,灭活苗应于2-8度下保存,严防冻结,确保免疫效果。

3、疫苗选择不当  某些肉鸡场忽视肉鸡生长快、抵抗力相对较弱的特点,选用一些中等毒力的疫苗,如选择中等偏强毒力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新城疫Ⅰ系疫苗大量饮水接种,这不仅起不到免疫作用,相反造成病毒毒力增加和病毒扩散及免疫麻痹,致使免疫失败。

对策:要选择毒力相对较弱并且免疫原性较好的疫苗,如Clone-30、D78等弱毒苗免疫,并合理掌握免疫剂量。

4、疫苗稀释剂  疫苗稀释剂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未经灭菌或受污染而将杂质带进疫苗,不使用专用稀释剂(如鸡马立克),饮水免疫时水质有问题或饮水器未消毒并未充分清洗,这些都会造成免疫失败。

对策:正确选择和使用合格的疫苗、稀释剂,选择国家定点生产厂家生产的优质疫苗。

5、疫苗的使用  在疫苗的使用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免疫效果,例如疫苗稀释方法,饮水免疫、气雾免疫、接种途径、免疫程序等都是影响免疫效果的重要因素。

对策:各环节均应高度重视,按要求严格执行,不得自行改动,另行其事。

6、不同疫苗的相互干扰作用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有干扰作用的活疫苗同时接种,会降低机体对某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对新城疫苗的免疫有干扰作用。干扰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两种病毒感染的受体相似或相等,产生竞争作用;二是一种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干扰素,影响另一种病毒的复制。

对策:尽量避免疫苗联合使用,二者要间隔1周以上接种。

(五)免疫程序

养殖场需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本场实际而制定合理免疫程序。

(六)其他因素

1、饲养管理不当  给鸡饲喂霉变的饲料,或垫料发霉、霉菌毒素能使胸腺、法氏囊萎缩,毒害巨噬细胞而使其不能吞噬病原微生物,从而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

2、免疫方法不当  滴鼻滴眼免疫时,疫苗未能进入眼内、鼻腔;肌注免疫时,出现“飞针”现象,疫苗根本没有注射进去或注入的疫苗从注射孔流出,造成疫苗注射量不足并导致疫苗污染环境。饮水免疫时,免疫前未限水或饮水器内加水量太多,使配制的疫苗未能在规定时间内饮完而影响剂量。各种疫苗的免疫途径不一,对于鸡痘苗只能刺种不能注射;传染性法氏囊病活苗只能口服,不能注射、点眼;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只能点眼涂肛;灭活苗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

通过采取综合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为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美好乡村建设作出贡献。

相关知识

宠物免疫失败的原因
宠物主人该如何看待宠物免疫失败?
导致猫咪和狗狗呕吐几大原因及对策
科普 | 宠物免疫你真的100%了解吗?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2024年国家动物疫病免疫技术指南》
宠物犬牙齿疾病的防治对策有哪些?
狗狗神经炎的原因,常见方案及预防‼ ❓犬多发性神经炎到底是
宠物犬的饲养及疾病防治对策
我国养犬热及相关的公共卫生、动物福利和法规问题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13号)  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

网址: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4652.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一般的宠物店可以给狗狗看病或者打
下一篇: 解析宠物疫苗供应链,让你轻松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