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的稀缺程度
据统计,全世界有2.5万只导盲犬,而中国导盲犬不到200只。它们其实和熊猫一样稀缺,也许你一生都遇不到一只导盲犬。
要知道,导盲犬能够毕业是十分不容易的,它们必须“身家清白”,三代内没有咬人记录,从幼犬起就要被严格训练,甚至不能被过分宠爱……
它们必须要有34个口令以上、4个目的地以上的正确主观反应。犬只培训结束后需要经过30多项考核,只有全部达标后才能成为导盲犬。考核项目包括犬只不能分心、不能贪玩、不能对声音害怕、不能对气味敏感、不能护食等。
导盲犬的历史
导盲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1819年一个叫海尔.约翰的人在维也纳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导盲犬训练机构。后来海尔还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详细描述了中心的工作,但在当时这个项目并没有被世人广泛知晓。
几乎100年之后人们才开始重视导盲犬,原因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德国士兵失去了视力,医生赭哈德得到灵感在德国开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导盲犬训练学校。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导盲犬协会,这些机构大多数是民间的非营利慈善机构,他们培育训练导盲犬并免费提供给有视力障碍人士,这些机构的经费大多源于慈善捐款。“世界导盲犬联盟”是一个国际性组织,为来自26个国家的60多所成员导盲犬训练学校提供技术指导和推广鼓励使用导盲犬为视力障碍人士提供服务的概念。
导盲犬工作及训练
导盲犬的工作寿命可达8-10年。培训是从小狗出生后2个月就开始,就会进入寄养家庭学习”社会生活”:定点大小便,到餐厅及搭乘交通工具时需安静趴在座位下等,并学习适应各种环境,
比如商店,餐厅,游乐场,学校,电梯,人行横道,红绿灯,公共汽车,火车,甚至飞机等;
12个月后,犬的性格已经稳定,接受、反应能力最佳,就会被接回到训练中心专业培训5个月。这阶段的工作由职业训练师承担。
在训练师那里,导盲犬要接受所有基本技术的训练,比如为了训练导盲犬遇见楼梯口的反应,训练师会带小狗到楼梯口,用手拍拍楼梯或别的东西,让小狗停下来并侧过身靠着训练师,就这样一遍又一遍,让小狗形成习惯,一见到楼梯就自动停下来,侧过身挡住人的身体,直到成功率达到99%。
在经过一个月的最初考察后,训练者对狗的表现给予评估,分为1,可以开始正式培训,2,可以再试一次,3,不适合当导盲犬。第三类狗当然被立刻淘汰。通常幼犬养育家庭拥有抚养优先权。即使被淘汰,并不意味着该狗就一无是处。
社会公众也非常渴望拥有即使是被淘汰掉的狗,因为他们都是纯种狗,已经具备了很多良好的遗传基因。被淘汰掉的狗的另一个可选择的工作是作为为医院病人提供服务的治疗犬。
在整个训练工程中,训练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狗学员进行评估:学习的态度,愿意渴望学习或不爱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集中精力的技巧;是否紧张,好斗,是否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分散注意力,比如其他狗,猫等,是否太爱动,不能长时间安静等等。
导盲犬训练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由导盲犬和未来的主人一起参加训练,主人要学习如何与导盲犬一起工作,如何命令,如何喂养,如何为狗做健康检查,如何和狗相处等等。
狗则要认识新主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等;双方都要了解对方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等等,性格规律,语言特征,行为特征等。至此一个导盲犬的培训全部完成。通常导盲犬在更换主人时还要参加测试和再培训,目的是检测导盲犬是否还具备应有的能力。
通常在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导盲犬会对主人的规律性作息时间非常熟悉,比如上下班路线,常去的餐馆,超市,朋友的住宅等等,狗会知道主人经常去的地方,在何地停留多长时间;狗能记住一个朋友的住址,即使一年后仍然会引领主人到达那个地点。
难怪导盲犬和主人会结成非常牢固的关系,这种关系充满感情有时甚至超过亲属关系。导盲犬是视障人士的眼睛,是助手,是亲密的家庭成员和忠诚的伙伴。
出于对导盲犬的幸福及盲人的安全考虑,导盲犬大约工作至10至12岁左右则会退休,原使用者有优先权可把狗留下,但有些因独居或其它因素无法照顾时,原寄养家庭或是”收养家庭”的申请者即可接手。
导盲犬被训练一旦戴上特制的鞍具,就处于工作状态,这时他们精力集中于听从主人的命领,不再被周围的事情所分心;
一旦卸下鞍具,他们和普通的家庭宠物狗没有两样,他们也需要玩耍,活动,爱抚,撒娇耍赖,交流感情。主人通过和狗玩耍建立牢固的感情。
遇到导盲犬的注意事项
即使最好的狗也会被外界所诱惑。所以,路遇警犬、导盲犬等,一定要做到:①不呼唤 ②不抚摸 ③不喂食。它们不是宠物,是经严格训练的工作犬,请不要随便去打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