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栗腹山雀

栗腹山雀

栗腹山雀雌雄羽色相似。头顶、枕至后颈黑色,枕和后颈中央有一条不规整的白色纵纹,前额、眼先、耳羽乳黄色,两颊至颈侧斑白色。上背与其余上体同为蓝灰色,下背、腰和尾下覆羽以及两翅和尾概为蓝灰色,飞羽淡褐色,外翈羽缘亦为蓝灰色,内翈具窄的灰白色羽缘。与杂色山雀相比,喉与上胸间亦无乳黄色横斑;胸、腹至尾下覆羽亦无淡黄褐色纵带,整个胸、腹概为栗色。胫羽灰色,具皮黄色端斑,腋羽和翅下覆羽灰色,具皮黄色端斑。 [3]

虹膜褐色,嘴角褐色或深褐色,脚铅色或铅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7-18克,♀17克;体长♂127-140毫米,♀125毫米;嘴峰♂10-12毫米,♀11毫米;翅♂76-81毫米,♀75毫米;尾♂52-62毫米,♀50毫米;跗蹠♂17-22毫米,♀18毫米。(注:♂雄性;♀雌性)

主要栖息环境海拔1000米以下的阔叶林、人工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尤以郁闭度较小的落叶松、油松、刺槐、阔叶杂木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较常见。 [3]

留鸟。除繁殖期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多成小群,有时也与大山雀和其他鸟类混群。行动敏捷,常在树枝间穿梭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边飞边叫,略呈波浪状飞行,波峰不高,平时飞行缓慢,飞行距离亦短,但在受惊后飞行也很快。性活泼,隐蔽而惧生。多大树冠中下层枝叶间、也大林下灌木丛中、偶尔也下到地下活动和觅食,在林冠层取食且藏匿坚果。常边活动边发出单调的叫声,其声似“si-h,si-h”。 [3]

主要以小囊虫、卷叶蛾、螟蛾、金花虫、金龟子、毒蛾幼虫、刺蛾幼虫、尺蠖蛾幼虫、库蚊、花蝇、蚂蚁、蜂、松毛虫、浮尘子、蝽象、瓢虫、螽斯等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此外也吃少量蜘蛛、蜗牛、草子、花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3]

分布于中国台湾。 [4]

栗腹山雀分布图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树洞中,也在人工巢箱中筑巢。巢呈碗状,主要由苔藓构成,内垫以兽毛和鸟类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12厘米,内径6厘米,高5.5厘米,深3.6厘米。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也有在产出最后一枚卵后隔1天才开始孵卵的。孵卵由雌鸟承担,白天坐巢时间7-8小时,夜间在巢内过夜。白天离巢时还用毛将卵盖住,有时也见雄鸟衔虫进巢饲喂正在孵卵的雌鸟,每窝产卵5枚,卵白色、被有细的淡紫色和赤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7.3-19.1毫米×14.1-14.8毫米,平均18.1毫米×14.5毫米,重1.5克。 [3]

单型种,无亚种分化。(曾经是杂色山雀的亚种之一,2016年划分为独立物种。) [2]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4]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4]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5]

相关知识

栗腹山雀
栗腹文鸟繁殖 栗腹文鸟的繁殖
黄腹山雀挑选,黄腹山雀选购要诀
栗腹文鸟
栗腹文鸟人工能繁殖吗 栗腹文鸟怎么繁殖
栗腹文鸟人工繁殖 怎样人工繁殖栗腹文鸟
百鸟园(495)——栗腹文鸟
(鸟友汇)黄腹山雀顽皮的精灵
红头长尾山雀雌雄的羽色特点
花鸟市场上的黄腹山雀,大家欣赏!

网址: 栗腹山雀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4834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银喉长尾山雀可以在家中饲养吗?
下一篇: 北长尾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