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西域山雀

西域山雀

西域山雀(学名:Parus bokharensis)山雀科山雀属鸟类,体重17-22克,体长145-168毫米。是一种体形较大的灰色山雀。似大山雀的灰色亚种而不易辨别,但尾较长而略楔形,上体为较单纯灰色。然此种在中国仅与腹部黄色的大山雀北方亚种在分布上有重叠,因此不易混淆。虹膜深褐色,嘴黑色,脚青石灰色。

栖息于针叶林、落叶林和混交林,在沙漠或沿溪流的灌丛亦可见以及曾见于沼泽地带。至海拔2000米以上。常光顾红树林、林园及开阔林地,也栖于柳树丛、果园及树林。留鸟。性活跃,多技能,时在树顶时在地面。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分布于中亚至中国西北及蒙古西南部。

(概述图参考来源: [1])

西域山雀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枕至后颈上部黑色具蓝色光泽,眼下、颊、耳羽和颈侧白色,在头部两侧各形成一大块白斑。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等上体淡蓝灰色,上背与后颈间隔一窄的灰色白色黑斑。尾较长,等于或超过翅长,最外侧一对尾羽白色,仅内翈基部有一窄的黑斑,次一对外侧尾羽亦为白色,但内翈黑斑较大,再一对尾羽仅具小的白色尖端。飞羽褐色,翅上覆羽颜色同背,亦为淡蓝灰色,大覆羽具宽的灰白色端斑,大翅上形成一道白色翅斑。颏、喉、上胸黑色并延颈侧延伸,几与颈侧延伸出来的黑带相遇,其余下体白色,腹中央有一条黑色纵带与前胸黑色相连,尾下覆羽有时具黑色中央条纹。 [4]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脚紫褐色。 [4]

大小量度:体重♂16.9-22克,♀22克;体长♂145-168毫米,♀145-156毫米;嘴峰♂12毫米,♀12-13毫米;翅♂64.5-76.2米,♀61.5-73毫米;尾♂77-80毫米,♀76毫米;跗蹠♂21-22毫米,♀19.5毫米。(注:♂雄性;♀雌性) [4]

主要栖息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尤其喜欢大开阔的林地和溪流沿岸树林和灌丛中活动和觅食,也出现于有稀疏树木或灌木生长的荒漠和半荒漠或荒漠中的绿洲中,有时出现在人类住宅附近的树上或果园与庭院中。 [4]

留鸟。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为食,也吃蝗虫、甲虫、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性食物。叫声似大山雀,但较尖细而哀婉。鸣声主调似tea-cher接pid-du, pid-du, pid-du。 [4]

分布于中国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至阿尔泰山及天山山麓、俄罗斯、阿富汗、蒙古西南部、帕米尔高原、土耳其斯坦、巴尔喀什湖。 [4]

西域山雀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树洞和建筑物缝隙中,巢由兽毛构成。1年繁殖2窝。卵乳白色或粉红白色,被有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7.6-18.0毫米×12.9-13.1毫米。 [4]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西域山雀指名亚种

Parus bokharensis bokharensis

Lichtenstein, 1823

2

西域山雀帕米尔亚种

Parus bokharensis ferghanensis

Buturlin, 1912

3

西域山雀准葛尔亚种

Parus bokharensis turkestanicus

Sarudny & Loudon, 1905

[2]

注:由于该物种和大山雀非常相似,曾经有分类将该物种作为大山雀的一个亚种,但由于该物种繁殖分布区在中亚和中国新疆准噶尔地区,和大山雀重叠而又无杂交类型出现,表明二者不杂交,已完全处于生殖隔离,因而近来多数学者将它与大山雀分别作为不同的独立物种。 [4]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593项)。 [5]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3]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3]

相关知识

大山雀的外形特征、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煤山雀价格,煤山雀护理要点
大山雀
白脸山雀可以养吗(山雀可以家养吗)
绿背山雀
黄腹山雀挑选,黄腹山雀选购要诀
煤山雀叫声好听吗 煤山雀叫的好听吗
【宠物百科】煤山雀
如何挑选大山雀?
鸟类大全:大山雀

网址: 西域山雀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4835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山雀
下一篇: 一帧中国丨娇小可爱的鸣禽,为何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