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吃丸子的小丸子)
说起白头翁,其实我最先想到的是这玩意——正式中文名为白头鹎(bei)的鸟。
俗名“白头翁”,中文名白头鹎 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不过我今天要介绍的是它在植物界里的同名“兄弟”——毛茛科白头翁属的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植物界中的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图片来源:PPBC @白重炎
传说杜甫困守京华之际,生活艰辛,某次喝了两天前的剩粥,结果不久便上吐下泻。幸好有位白发老翁路过,见此情景,十分同情杜甫,在询问过他的病情后为他采了白头翁煎服,杜甫服完后,病情果然逐渐好转,于是赋诗:“自怜白头无人问,怜人乃为白头翁。”并将这种植物命名为“白头翁”以表达对那位白头老翁的感激之情。
白头翁的果实具有宿存的羽毛状花柱 图片来源:PPBC @李敏
而在《唐本草》里对它的名字有另外一种解释:“白头翁,其叶似芍药而大,抽一茎,茎头一花,紫色,白毛寸余,正似白头老翁,故名焉。”
白头翁的花期在早春,大约为西方的复活节期间,所以也被称为“复活节之花”,在古罗马神话中,它是由女神维纳斯的眼泪演变而来的。
白头翁还有一大堆别名,如奈何草、白头草、翁草等,满满的沧桑感扑面而来…这些别名来自于它宿存的花柱伸长而形成的白发老人形象,不过谁没个年轻的时候,人家开花的时候可美了呢,紫色的花瓣状萼片真是闪闪惹人爱哟~
这里出现了下一个知识点(敲黑板),“花瓣状萼片”就是说这些瓣儿并不是花瓣,而是装作花瓣的萼片…
白头翁的花瓣退化,萼片呈花瓣状 图片来源:PPBC @刘永刚
白头翁有着美艳的花和特色鲜明的果,自然已经被园艺学家搬进了观赏植物的大坑。不过大家见得更多的应该是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银莲花属植物,两者的区别主要在果实的形态。
白头翁属花柱在果期伸长成羽毛状,银莲花属瘦果近球形,花柱不伸长,不过也有分类学者已经将白头翁属并入银莲花属。
这种是银莲花属的银莲花,十分好养活的园艺花卉 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从杜甫的故事中可以发现,白头翁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实际上它就是一种著名的中药,入药的是它的根状茎。
《中药志》中记载它可以“治热毒血痢、瘟疫、鼻衄、痔疮出血等症”。然而,另一方面白头翁也继承了毛茛科植物有毒的家族腹黑特性。在《中国土农药志》中有记载:“根状茎水浸叶可作土农药,能防治地老虎、蚜虫、蝇蛆、孑孓,以及小麦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
咦?这喝的中药还能当土农药?怎么感觉…让人有些想要拒绝?
白头翁的根状茎即中药入药部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过调查白头翁的化学成分,我们可以得知,白头翁的根状茎既含有具抑菌、抗氧化等作用的三萜皂苷,也含有对皮肤黏膜有强烈刺激的原白头翁素,翻译成人话就是:白头翁作为医药是把双刃剑。
不过,在弊端这边还有一个筹码,那就是确定“此白头翁”是否是“彼白头翁”还需要相当的植物知识——仅仅在中国自然标本馆CFH上,就记载了足足35种别名为白头翁的植物哦。
以上便是本日的推送,感谢您的阅读。
魔物语承诺严谨科普,不造谣、不传谣、不哗众取宠,保持科普人的良知。
若是您喜欢,欢迎转发我们的文章,您的转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谢谢!
或者您也可以选择关注咱们的头条号,以及微信公共号:魔物语(mowuyu_sh)
原创不易,保持更新更是不易,还望大家多多支持,转发/收藏/打赏什么的放着我们这来,这都是给我们的鼓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