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普法宣传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知识问与答(第二期)

普法宣传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知识问与答(第二期)

(来源:三亚民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这些慈善知识要知道

11.什么是慈善捐赠?

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

12.慈善捐赠通过什么方式进行?

捐赠人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

13.公开募捐是在什么范围内进行?

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在办理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区域内进行,确有必要在办理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区域外进行的,应当报其开展募捐活动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捐赠人的捐赠行为不受地域限制。

14.公开募捐采取什么方式?

(1)在公共场所设置募捐箱;

(2)举办面向社会公众的义演、义赛、义卖、义展、义拍、慈善晚会等;

(3)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募捐信息;

(4)其他公开募捐方式。

15.不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个人需要开展募捐活动的怎么办?

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合作方不得以任何形式自行开展公开募捐。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应当对合作方进行评估,依法签订书面协议,在募捐方案中载明合作方的相关信息,并对合作方的相关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

16.慈善组织如何开展定向募捐?

慈善组织开展定向募捐,应当在发起人、理事会成员和会员等特定对象的范围内进行,并向募捐对象说明募捐目的、募得款物用途等事项。

17.慈善组织怎样开展公开募捐?

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

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制定募捐方案。募捐方案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时间和地域、活动负责人姓名和办公地址、接受捐赠方式、银行账户、受益人、募得款物用途、募捐成本、剩余财产的处理等。募捐方案应当在开展募捐活动前报慈善组织登记的民政部门备案。

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在募捐活动现场或者募捐活动载体的显著位置,公布募捐组织名称、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募捐方案、联系方式、募捐信息查询方法等。

18.捐赠财产包括哪些方面?

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捐赠财产包括货币、实物、房屋、有价证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有形和无形财产。

捐赠人捐赠的实物应当具有使用价值,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

19.捐赠人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捐赠吗?具体流程是什么?

可以,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开展演出、比赛、销售、拍卖等经营性活动,承诺将全部或者部分所得用于慈善目的的,应当在举办活动前与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签订捐赠协议,活动结束后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并将捐赠情况向社会公开。

20.慈善组织接受捐赠,需出具什么票据给捐赠人?

慈善组织接受捐赠,应当向捐赠人开具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捐赠票据。捐赠票据应当载明捐赠人、捐赠财产的种类及数量、慈善组织名称和经办人姓名、票据日期等。捐赠人匿名或者放弃接受捐赠票据的,慈善组织应当做好相关记录。

END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往期推荐

三亚市民政局关于开展殡葬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公告

“公益海南”三亚赛区9月亮点抢先看

普法宣传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知识问与答(第一期)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

三亚市民政局

有温度的便民平台

给我点 赞和 在看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文体社区:宣传《慈善法》增强慈善意识
玄武湖街道仙居雅苑社区开展《慈善法》宣传活动
渠县民政局开展《慈善法》宣传活动
我县开展慈善宣传活动 把爱传递到每个角落
丰润路社区“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
民政局铺开慈善月系列活动
普法宣传丨爬宠、甲虫......饲养“异宠”须谨慎!法律风险要防范→
普法宣传丨饲养宠物,这五种情况已涉嫌违法,速看→
“9.5”中华慈善日,爱心活动宣传!
2022全省普法宣传优秀摄影作品征集大赛启动

网址: 普法宣传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知识问与答(第二期)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5972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民政部公布新修订的《慈善组织公开
下一篇: 《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