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第五届虚苑版画新锐奖获奖作品回顾

第五届虚苑版画新锐奖获奖作品回顾

今年2019届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前言中提到,学校现在更加强调学生在艺术创作与实践过程中的思考与创新。可见艺术修养对学生是非常关键的。

从这次的双年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在进步。特别是今年的参评作品中,除了央美、天美、川美等八大美院的学生作品,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作品开始脱颖而出,这点值得我们肯定。

毫无疑问,每一届都有不同的变化,这一届也是。虽然都是全国高校版画系或者版画专业同学的作品,但是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不仅能看到跟以往不同的地方,也能看到这届作品的完整度,包括作品的全面性,不同学生之间作品的差异性。这里的全面性,不是一个简单的版种全或不全的问题。

全面性说的是我们当代的一些学版画的学生对版画的理解,包括对版画艺术本身的理解,从学识的角度、认识的角度及掌握这个角度的全面性。因为这个从画面里都能看出来。

而差异性就是虽然都是同一个年龄段的人做的作品,但是确实能清晰地看出来每一个人对艺术创作题材的想法,包括思考问题的角度都是存在差异的。前面提及的完整度就是能看出来现在的作者对版画理解的高度和深度,都和往年不大一样。

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跟国内包括虚苑每年做这种推动性的展览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有关系的。另外和国内版画学术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还有学生思维上、想法上的变化都有关系的。

以下就介绍获奖的学生作品和参加评选的评审老师对这届的感想吧!

获奖学生作品

赵毅杰 四川美术学院 一等奖

《罪恶边缘的包容》

153x114cm,石版画,2019年

张宸熙 广州美术学院 二等奖

《城》系列

48x65cm,石版画,2018年

安慧 天津美术学院 三等奖

《时间中的孩子 —过眼云烟》

60x44cm,铜版套色,2017年

及天瑾天津美术学院 三等奖

《往事》系列

63X84cm(尺寸可变),丝网版画,2019年

王宇 中央美术学院 三等奖

《窥里观外16》

30×40cm,铜版飞尘刮刻,2019年

杨山河 中央美术学院 三等奖

《失语之三》

80x100cm,凹版版画,2018年

评委感想

评委会委员 韦嘉

评委会委员韦嘉(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我个人每次都来评这个虚苑奖都是很激动的,因为我在学校待了这么多年,还是非常希望看到一些新的、一些打动我的、让我觉得很意外的年轻人的作品。对于我来讲,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之前参加了一次初评,两次复评,就今年来看的话,我觉得整体状况是越来越好了。因为上一届我来参与复评的时候呢,我觉得你能感觉出来突出的作品是蛮突出的,但是它的数量有限,就非常集中,集中在那么两三位。

这次在我看来,突出的作品变多的,你明显能发现这个面貌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年轻人又有一些新的变化,他们又吸纳一些新的在可能在别的语言、别的画种、别的形态上的一些个人思考,他们又变得更加成熟。所以本届,我看到了双年奖整体面貌上的一个改变。

评委会委员 曹丹

评委会委员曹丹(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副教授):我觉得综合院校的水平提高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些综合院校的教师都是在各大美院毕业的,相当于传播力量的扩散吧,也算是美院这么多年一个教学成果的反映。

它反映了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的版画专业的面貌,其实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这种刺激性应该比其他展览更为明确,更为响亮。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各大高校这几年来的现状。因为每年提交的作品不一定是当年的面貌反映,它有可能是反映大学本科四年或研究生三年这样一个时间段的作品,所以表现的是就是这个人的总体面貌。

评委会委员 张敏杰

评委会委员张敏杰(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壁画系主任、教授):在最后一轮评选时,我很快就把上午评选时候,让我印象深刻的作品都确定下来了。然后又走了一圈,基本就全部确定了。经过五届双年奖的举办,“虚苑青年版画创作双年奖”实际上在国内各大高校早已成为一个品牌。很多学生,包括我们的青年教师也都积极参与,在努力争取(得奖),都拿出了他们有代表性的作品,这在国内其他的双年展还是其他的五年一次的展览当中是不多见的,因为它都是放松自我、追求艺术的本体。最可喜的就是我们的好多青年版画家利用版画的语言都找到了自己的一种具有原创个性的一种版画语言形式,因为国内现在的展览很多,偶尔也在其它展览当中看到这些人的作品,但是他们一直在往前走,所以比较之下,这个展览更耐看,更有学术性、更有原创性。

苏新平《躺着的男人和远去的白马》版画 1989年

评委会主任苏新平(中国版画艺委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这届的作品让我有点吃惊,也许我每年都会说这句话,但今年确实是比往年有特别明显的变化:一个是学校学生投稿积极踊跃,另一个是学生投稿没按我们正常的对版画的认识、或者是按版画模式来理解创作版画。很多小孩,特别这个年龄层的小孩接触面广,尤其在影像、微信、包括在视觉上的丰富感,接触了很多这样的东西以后,他们很自觉很主动地进行一种“转换”,“转换”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版画。那我们从视觉上看到的一些丰富性更容易触发他的想象,通过版画的语言更容易实现“转换”。

这次特别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除了大学校,还有一些偏远的学校,出生在偏僻区域的小孩,他们创作的作品有那种鲜活度,可能没有人直接去教他们版画应该是什么样式的,有什么的规律性,他们可能超越了规律本身,其实就是超越了模式本身。一般教育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模式,像是过多地体现人文气息、传承因素之类的,那它的生气就没有那么活跃了。而这次恰恰就有点变化,所谓“生气”就是一个小孩从自身的经验经历,或者从视觉的认知里转换成版画。

这次有几件作品就很明显,尤其是对色彩的认识、对黑白灰的认识,对版画的语言转换是那样的直接、那样的鲜活,这一点激起了我一些兴奋感,就是人不管画什么,都应该有新的东西介入。其实所谓的介入,一个是对现实的敏感度,对社会、对周围人、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另外他有这样的转换后,那他肯定有文化气息、文化修养,善于读书也比较喜欢读书。其实从作品里都能看到那种协调感、那种关系处理的吻合度,处处能体现他的一种文化气质。

苏新平《红之一》 铜版画 2017年

这届作品整体来说能让我特别兴奋,他有某种突破性,就是突破模式,包括数量上、质量上,这在往届还是少有的。今年的作品普遍色彩丰富了,这在版画里是(少见的),这也是突破模式的一种体现。往往呢,因为我们的教育里都是从“黑白灰”这个角度来教学生,因为这个最容易把控关系,更容易碰触版画里反知性的因素,无论是画面的构成关系还是思想表达。黑白灰的语言非常单纯,它能更直接体现这些东西。所以一般少用色彩,强调得比较少。

我现在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普遍现象呢?现在的学生来自各个地域,各个学校,大都市的还是小城市的,不同的版画家或者学生,他们都没有通过一个(共同的)环节,但大家都用这个丰富的色彩来表达,虽然这个色彩表达和我们以往的模拟自然的色彩不同,特别主观。所以我前面提到的,今天视觉给他的感染和给他的影响。另外现在的学生,基本素质是越来越丰富了,这些都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他判断的时候,进行练习或者创作的时候,他很征求自己的感受感觉和体验,这点特别值得肯定。

郭鉴文《非物质成长之七》丝网版画 1999年

评委会委员郭鉴文(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副教授):我是做丝网版画的,所以前几届我特别关注(丝网作品)。因为现在在美术学院里有一些现象,选修丝网的学生越来越少,作为一个丝网创作的一个老师,就特别关注丝网版画专业建设的一些情况。往届有参加过两届、三届的时候,丝网特别少,当时我就觉得有一个现象,八大美院包括全国的艺术院校,在丝网创作上作品相对来说,参赛的比较少。从那时候,我就想,一个是在教学上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学生没有来选择丝网作为一个媒介进行版画创作,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和其它美术学院都有这样的现象。

我就觉得,一个学生,在对版画的一些本体语言的学习中,更多的学生选择一些经典的版画语言,比如铜版、石版或者是木版。那么丝网作为一个进入中国才三十多年、四十年的一个年轻版种来说,可能在经典的版画语言上,还需要向传统版画学习。那大家一说版画,就是铜版、木版或者是石版,而对于一个新兴的丝网版画,丝网版画是特别综合的一个版画语言,另外丝网版画和当代的电脑、数字结合的比较紧密。所以我觉得更多的学生应该去参与到这样的一个创作中,因为它的手段、技法、媒介更加国际化,更加具有当代媒介的综合意味。

通过这一届,我感觉丝网版画开始变多了,通过数字生成技术,做这方面的画多了,这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而且比以往的丝网版画创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不仅是数字、电脑的介入,更多的在观念、意识包括创作画面背后的对社会的一些人文关怀上的一些东西多了一些。这一点,让我很高兴、很欣慰,我觉得丝网的这个版画的语言应该更具有国际化。今天很多的丝网版画有这方面的一些倾向,我感觉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就是铜版、石版包括木刻的语言更加纯粹了,制作的更加精良,包括很多东西已经采用了没有边的制作。我现在做的也是“满版印”,这样在视觉上可能有一个延展,正像邱志杰老师说的,可能以前有一个边,那么大家就在这个范围内去进行经营,经营它的技术、经营它的想法。那么如果把这个边去掉,我觉得它不是个小事情,它更多的是一个版画家参与视觉艺术,参与这个版画概念以外的一些拓展的思维的一些生成,这点我觉得是一个今年的这个参展作品第二个显著特点。

那么第三个显著特点呢,我觉得更加年轻化。比如天津美院,从三年级到四年级,包括研一、研二、研三的学生都有参加。

评委会委员 郭鉴文和赵永康

评委会委员赵永康(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版画有它的专业性,所以不能不客观的讲,就整体的这个版画水平可能更多的还集中在咱们专业这些院校培养的学生的作品中。综合类院校可能随着这些年来,版画作为一个品种,在美术界的这种不断的提高中,扩大了影响,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再加上他们可能各种方式的介入,整体也还是有所提高。但相比之下,我客观的讲,可能与专业院校的这种学生比较而言,还是有差距,但是应该说他们自身也在提高。

钟曦 《净地》 丝网版

评委会委员钟曦(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院长、教授):每一届都会有提高,但现在的话,参与面大了,年轻人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变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自觉,这个就很重要。原来我们看到的是学生气比较重,现在很多作品表现得挺成熟。这说明我们现在互联网的发达,对于年轻人来讲,不仅仅在学校范围内学习知识,更多地开始通过互联网这种手段,去关注和了解社会,这个对他们的创作就不仅仅是停留在“习作性”或技术这一层面上,已经有更深沉的思想性。

评委会委员许欲晓

评委会委员许欲晓(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副教授):这届水平整体上都比往届好很多,学生的绘画理念多元化了,除了传统版画,艺术形式也多元化。我之前参加过初选,初选都是看照片,照片和原作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所以从3000多幅作品中选出182幅进入复评是非常辛苦的。那从这些182幅作品中,我能感受到现在青年艺术家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创作的生命力,其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以上采访文字根据录音整理,与被采访者本人原意可能存在误差,特此说明)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能看到毕业生也好,在校生也罢,甚至是青年教师,成长中的一批版画新生力量正在逐步往前走,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信心和期望。不管是专业美院还是综合性大学的美术生,他们每天都在吸收新的知识,关注周围的人物环境,引发新的观念思想,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版画。祝愿所有人心想事成,节节高升。

展览预告

由江西省美术馆与虚苑美术馆共同举办的“勇猛精进——虚苑版画十年典藏展&勇猛精进——全国高等院校虚苑版画新锐奖作品展将于11月18日在江西省美术馆盛大开幕。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第五届虚苑版画新锐奖获奖作品回顾
第三届“三毛散文奖”获奖作品公布,三位广东作家获奖!
『摄影奖项』Sony全球摄影奖2009获奖作品
PDN摄影奖
冷湖奖获奖作品集
2021 年 iF 设计新秀奖第二学期获奖作品
粉跃LEAP斩获2024虎啸奖年度新锐服务商奖
重磅!“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评委公布
分享一波“2022年度搞笑宠物摄影奖”的获奖作品……
2023年度搞笑宠物摄影奖(Comedy Pet Photography)的获奖作品……

网址: 第五届虚苑版画新锐奖获奖作品回顾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60982.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宁波市中小学生书法作品展名单来啦
下一篇: 十大放心猫粮国产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