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啮齿类动物自我修饰行为:飞溅测试评估抑郁样行为的敏感指标

啮齿类动物自我修饰行为:飞溅测试评估抑郁样行为的敏感指标

啮齿类动物作为研究疾病的模式生物,其自我修饰行为(又称理毛行为)是一种固有的清洁习性,表现为一系列复杂且固定的动作序列。在清醒状态下,它们约花费40%的时间进行自我修饰,这一过程通常从头部起始,逐步遍及全身至生殖器和尾部,有助于维持毛发与皮肤的清洁、调节体温及情绪状态。当啮齿类动物表现出巢穴构建受损、毛发杂乱、母性关怀缺失、社交兴趣及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下降等冷漠特征时,这些被视为抑郁的表型。

为了评估啮齿类动物的动机与自我保健行为,飞溅测试(Sucrose Splash Test, SST)被广泛应用。该测试通过在动物背部喷洒10%蔗糖溶液,模拟皮毛上的污垢,随后观察并记录5分钟内动物通过舔舐或抓挠来清理溶液的行为。蔗糖溶液的粘度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测试介质,能够触发梳理行为。测试中,梳理行为的延迟开始及频率降低与抑郁样表型相关,表明动机与自我护理行为的减退。值得注意的是,多种精神疾病模型如孤独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啮齿类动物中,均观察到理毛时间的增加,且与情绪障碍紧密相关,因此,理毛行为成为评估小鼠模型情绪状态的敏感行为学指标。

实验步骤概述

在抑郁造模完成后,将小鼠置于其原居笼中,于其背部近尾端连续三次喷洒10%蔗糖水,随后记录5分钟内小鼠的梳理时间(特指清理喷洒糖水位置的行为时间)。此测试旨在比较应激与非应激小鼠的梳理行为,梳理行为通过舔舐或抓挠以清洁皮毛。

小鼠梳理行为涉及前肢、头面部、身体侧腹、后肢及生殖器/尾部,通常遵循从头至尾的序列性进行。序列性理毛行为虽仅占整体理毛行为的10%-15%,但具有特定的动作模式,如用前爪清理鼻子、面部、头部,随后用嘴巴和前爪梳理身体及生殖器/尾部。然而,大多数理毛行为表现出更为灵活的随机性。实验中观测的理毛行为包括从头至尾的完整序列及一个或多个灵活无序的阶段,常用指标为梳理回合数与持续时间。

实验结果分析

如图2所示,飞溅实验中,经慢性氟西汀治疗(10 mg/kg,口服,14天)的嗅球切除小鼠梳洗时间缩短,表明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小鼠出现行为学异常。梳理行为的时间以秒为单位衡量,时间越短,抑郁程度越高。记录的梳理行为包括鼻子/脸部梳理、洗头、身体梳理等,使用整理器记录5分钟内舔舐的次数,即梳理频率,并在图形中展示为总频率。

相关知识

脑声笔记丨啮齿动物飞溅测试实验方法总结
脑声常谈:动物抑郁行为实验手册-大小鼠强迫游泳实验测试方法与指标评价
动物抑郁行为实验手册丨糖水偏好实验测试方法、指标评价及注意事项
啮齿类动物情绪传染的研究进展
啮齿类动物抑郁症模型的行为学检测方法
抑郁症动物模型行为评估有哪些?抑郁症小鼠行为学实验方案
脑声常谈:动物抑郁行为实验手册丨糖水偏好实验测试方法、指标评价及注意事项
探索动物成瘾和抑郁行为:大小鼠糖水偏好实验系统
脑声常谈:浅析啮齿动物呕吐行为评估方法
脑声常谈丨居巢行为测试方法、行为评分与注意事项

网址: 啮齿类动物自我修饰行为:飞溅测试评估抑郁样行为的敏感指标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63322.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研究动向 | 通过啮齿动物研究决
下一篇: 猫和狗是否属于啮齿类动物,如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