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累利亚猎熊犬VS罗曼娜水犬(详细对比)
物种起源
起源于:17世纪
卡累利阿是芬兰的一个部族,该犬的名字既表现了它们的来源,又表明了它们的作用,顾名思义,它们的主要任务是猎熊。1935年才为芬兰养狗人俱乐部所承认。卡累利阿熊犬在本国之外的地区,其数量多于俄罗斯莱卡犬。在芬兰、瑞典、挪威被用于捕猎驼鹿,在20世纪60年代数量一直在减少,随后有所增加,现在饲养于北美和许多欧洲国家。
起源于:15世纪
属于古老的叼衔水猎犬品种,据推测,出现在中世纪拉文纳的泻湖岛上。因为它们的毛皮脱水,在松软的毛皮中又含有空气,所以它们特别适合冷湿季节工作。表面上看来它是一种活力强、紧凑的品种,并有一种相当发达的幽默感和适应日常户外活动的活力。虽然它的遗传繁育基础弱,但迄今还没有出现严重的遗传缺陷。
FCI分组编号:48组别:第五组:尖嘴犬和原始犬种组身高:雄性卡累利亚熊犬肩高18.9-0.0英寸(48.0-0.0厘米)
雌性卡累利亚熊犬肩高0.0-22.9英寸(0.0-58.0厘米)体重:雄性卡累利亚熊犬体重55.1-61.7磅(25.0-28.0公斤)
雌性卡累利亚熊犬体重37.5-44.1磅(17.0-20.0公斤)头部:头部:从前面看呈三角形。
头骨:宽,从前面或是侧面看略凸。额有皱纹。
鼻子:大,呈黑色。
口吻:深,到鼻尖处逐渐变细,鼻梁直。
唇:薄且紧。
颌/牙齿:颌比较结实,牙齿发育良好且对称,剪状咬合。
眼睛:小,略微呈椭圆形,布朗色的深浅不同,从来没有黄色,表现出警惕。
耳朵:位置高,竖立,中等大小,耳端略圆。躯干:颈部:有肌肉,中等长度,拱形且覆盖有大量的毛发,无赘肉。
肩部:表现明显,尤其是雄性。
背部:直且有肌肉。
腰部:短,肌肉发达。
臀部:宽且强壮,略微倾斜。
胸部:适当的宽度,肋骨略拱,前胸轮廓清晰。
腹部:上收略微明显。四肢:前躯:骨骼结实强壮,从前面看笔直平行,上臂和肩胛骨的的长度相同,前臂略微长。
上臂:略微倾斜且强壮。
肩部:略微倾斜,肌肉发达。
前臂:强壮且垂直。
前足:紧、圆拱,脚垫富有弹性。
后躯:强壮有肌肉。
大腿:大腿的内侧宽且长,肌肉结实。
后足:紧,略长一点,脚垫有弹性。尾巴:位置高,中等长度,尾巴超过背部且弯曲,天生的短尾巴是允许的。步态:步态轻松,覆盖地面运动轻松而不费力。腿部平行移动。失格:任何与上述各点的背离均视为缺陷,任何身体或行为上明显表现失常之犬均为失格。编号:298组别:第八组:寻猎犬、搜寻犬和水猎犬身高:雄性罗曼娜水犬肩高16.9-18.9英寸(43.0-48.0厘米)
雌性罗曼娜水犬肩高16.2-18.1英寸(41.0-46.0厘米)体重:雄性罗曼娜水犬体重28.7-35.3磅(13.0-16.0公斤)
雌性罗曼娜水犬体重24.3-30.9磅(11.0-14.0公斤)头部:头部:从上面看呈梯形宽度适中。
头骨:颧骨宽,枕嵴短,不太发达。
鼻子:比较宽,鼻孔大,鼻唇沟线表现明显。
口吻:宽,头骨短,其深度略小长度,呈楔形状,前面中度持平,鼻梁直。
唇:不太厚且紧,嘴唇呈一个宽泛的半圆形。
颌/牙齿:颌结实,几乎笔直,颌骨较大,剪状咬合且牙齿发达。
眼睛:相当的大,圆形,距离较开,从褐色到深褐色,眼睑紧贴,眼睛周围颜色呈深棕色或浅褐色不等,睫毛发达,表现出警惕且敏锐活泼。
耳朵:中等大小,三角形,根部较宽阔。躯干:颈部:强壮有力肌肉发达,从侧面看呈椭圆形,没有赘肉。雄性的颈部周长略长,颈部的长度略小于头部的总长度。
后背:直、肌肉发达。
腰部:短、非常结实,略拱。
臀部:长且宽,肌肉发达,略微倾斜。
胸部:发达,延伸到肘部。
腹部:胸骨部分直线形成,略微的收拢。四肢:前躯:无论从正面看还是侧面看都是垂直。
肩部:肌肉发达,强壮。
上臂:有肌肉,骨骼瘦。
前臂:完全垂直,长,在肩胛骨高度紧凑,呈椭圆形。
前足:略圆、紧凑,圆拱,脚趾紧。
后躯:垂直,平行且有力。尾巴:位置适中,既不高也不低,悬挂,应该勉强达到飞节处。当工作或是兴奋,从不卷曲。步态:经常步行,小跑精力充沛,活跃。失格:任何与上述各点的背离均视为缺陷,任何身体或行为上明显表现失常之犬均为失格。
相关知识
罗曼娜水犬与西班牙猎犬详细对比
罗曼娜水犬与卷毛寻回猎犬详细对比
西班牙水犬与海根猎犬详细对比
最著名的5种猎犬,前四种能追熊猎狼,最后一种却是靠颜值上位
宠物大全
法国三色犬与波伦亚犬详细对比
阿拉伯灵缇与哈利犬详细对比
兰西尔犬与西班牙灵缇详细对比
荷兰斯姆茨杭德犬与澳大利亚卡尔比犬详细对比
澳大利亚卡尔比犬与荷兰斯姆茨杭德犬详细对比
网址: 卡累利亚猎熊犬VS罗曼娜水犬(详细对比)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68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