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台湾导盲犬运作案例

台湾导盲犬运作案例

台湾导盲犬运作案例

(2007-10-19 11:06:12)

台湾导盲犬运作案例    帮助赞助公益活动在企业公关活动中常扮演重要的角色。不过我们常在电视上看到企业对公益团体的赞助,通常是一张大大的支票、两排牙齿,堆着满脸的笑容面对镜头。这样制式的画面能够在媒体“露脸”,对大多数企业的标准而言,可能就算得上是“成功”的公关了;而对公关公司来说,这样的公关既简单,又好赚。

  于是我们常可看到企业乐于扮演“圣诞老公公”、四处捐钱,却很少有企业会长期关怀某个特定的议题。“圣诞老公公”对企业的长期形象塑造和产品销售能有多大的帮助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但对公益活动长期一致性的关怀,却能缓慢稳定地提升企业形象。宝路赞助台湾导盲犬计划就是一个罕见,但极为成功的案例。

  台湾艾汾公司“宝路”产品营销人员每年都会收集整理世界各地分公司举办的各项活动。1993年至国外参加年度会议时,带回来了澳洲宝路赞助澳洲导盲犬协会培育导盲犬的消息。当时台湾有数万名盲人,却连一只导盲犬也没有,台湾宝路于是有意引进导盲犬,赞助这项公益活动。

  于是我又受命前往澳洲取经,展开一场长达五年的“马拉松式”的公益活动。

  由于培育导盲犬相当不易,无法在短期内速成,势必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事前完善的规划并按部就班地执行,是时间管理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因此自澳返台后,我马上将手边的资料翻译成一本《台湾导盲犬项目手册》,手册详细地介绍了如何

训练

导盲犬、如何申请导盲训练、幼导盲犬之培训、导盲专业人才之储备、国外专业教师及其授课内容、导盲犬引进的建议书、台湾导盲犬项目的细部时间表等,希望以这样一本手册,作为执行这个活动的基本指南。

  接下来就是选择合作单位,我们接触了台湾盲人重建院的院长曾文雄先生,很快的,双方便达成共识,并签订合约。

  艰苦的工作才刚开始。

  招募愿意到国外接受导盲训练的人员颇不容易,因为所需要的人才最好是兽医,又具备外语

能力

,并要有一颗爱心与耐心,愿意为台湾导盲训练的工作献上一份心力。记得刚开始公开征求储备人才时,我们常接到一些热心民众的来信,内容不外乎“我们家有导盲犬”,看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主要原因是当时社会大众对导盲犬的认识不够,以为拉不拉多犬或黄金猎犬天生就是导盲犬,因此自告奋勇推荐自家的狗儿。事实上,

培训

一只导盲犬,筛选的过程非常严格,以新西兰为例,当时虽然推行“导盲犬培育项目”已三四年,却只训练出30只导盲犬。

  很快地,我们联络了澳洲导盲犬协会,希望能够向他们借几只导盲幼犬作为训练与借种。但是,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大多数国家培育导盲犬的经费都是由政府补助,因此每一国的导盲犬协会每一年在狗儿的生产值上都要交出成绩来,而且已培育成的导盲成犬为了盲人的安全考虑都已全数结扎,但是经宝路大力的游说与宣传,澳洲导盲犬协会愿意提供相当的协助。这样,一只导盲成犬与四只幼犬就经由宝路的安排,浩浩荡荡地来到台湾,与大众欢喜相见。

  这个公关案子,足可与八年长期抗战相媲美。因为导盲犬的养成不易,母犬生下七八只幼犬后,长大成为导盲犬的狗儿的几率可能只有10%—20%,因为导盲犬的功能特殊,它需要有相当好的方向感、强烈的责任心、绝佳的耐性、个性沉稳、不易受外界诱惑,在幼犬阶段还得与寄养家庭生活一年,以适应人类的作息起居。在筛选适合的狗儿接受训练后,最重要的还得经过八十几项的考试,考核通过,才能正式为盲人服务。从澳洲引进导盲犬只是台湾导盲犬培育项目的一个开端,在这个阶段,宝路陆续地聘请国外

专业

人士来台对此项目的相关人员授课,包括导盲犬的选种、训练及培植,狗舍的清洁等等相关的课程;另一方面,因为每一只导盲犬都需要通过英国导盲犬协会正式的认证,还需要时常与国外的相关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一些繁琐却又重要的事情,绝非一朝一夕就可迅速完成,必定是要投注长时间的心力才行。

  在这个长达五年的抗战中,如何让社会时时关心这个活动,则是公关人员的另一项挑战。台湾导盲犬培育项目的第二年,也就是1994年,我们发现,许多民众依然对导盲犬的认识不够,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着重开展持续性的宣传与

教育

,在北、中、南分别举办“为导盲犬而跑”的运动会,强调健身行善、“义”举两得。每一个人只要跑完全程,宝路就捐50元给台湾盲人重建院,作为导盲犬培育基金。

  这项活动获得了民众热烈的响应,当枪声响起,许许多多的民众带着家中爱犬共襄盛举,场面令人动容!尤其是一些爱狗的艺人如庾澄庆、篮球运动员郑志龙、

兄弟

象职业棒球队员等,都主动到场参与,素有澳洲导盲犬之父之称的华利康诺,也特地飞到台湾分享他多年培育导盲犬的心得。这项活动不但再次吸引各界对导盲犬培育的重视,也让社会大众进一步了解此计划的不易和珍贵之处。

  1995年,也就是台湾导盲犬培育项目的第三年,第一代台湾导盲犬终于诞生了。这就像是自己怀胎十月阵痛后生下的BABY一样令人兴奋。这10只导盲幼犬陆续来到义工寄养家庭,展开学习人类生活的第一阶段。此时我们决定将这批导盲幼犬正式介绍给国人,一方面将台湾导盲犬培育项目持续加温,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展现宝路对此活动长期投注的心力,提升宝路的企业形象。

  这场记者会气氛相当的温馨,义工寄养家庭纷纷带着他们的“养子女”与大家见面。旋即在1996年,经过四年的努力,台湾的第一只导盲犬“雅琪”终于上路,自然也再次造成一阵话题。

  对公关从业人员而言,这个长期抗战的案子,最大的挑战是要在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话题,进行每一阶段的公关活动,让此话题和社会的关注不致因时间而降温。而对企业界来说,一个好的公关活动对于

品牌

优良形象的建立,绝对是有正面的助益。宝路狗食因为全心地举办每一次活动、保持长期一贯的原则,从而确立了“

世界

第一养狗专家”的企业形象,这是许多光靠捐钱、只求一时之效的“

快餐

式公关”所不能及的。

相关知识

台湾导盲犬协会
导盲犬成长计划
关于导盲犬
《无障碍与导盲犬研究》
导盲犬的介绍和训练的方法
导盲犬是怎么训练的??
导盲犬是怎么训练的?
Whistle Labs:宠物科技创新的国际案例
宠物出国案例
中国导盲犬基地12周年 耐吉斯累计捐助七吨低敏粮

网址: 台湾导盲犬运作案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69836.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导盲犬为什么会被拒载
下一篇: 相信大家都看过导盲犬小Q 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