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的认知好奇心研究
巴特勒(Butler,1953)用猴子进行的研究证实了动物存在着认知好奇心。他将猴子放在一个封闭的小房间里,墙上有两个窗子,分别涂有黄色和蓝色。如果打开蓝色的窗子,可以看到实验室里人的活动。打开一次窗子,可以看30秒钟。猴子很快就学会了辨别这两个不同颜色的窗子,不停地打开蓝色的窗子,并长时间地持续这一反应。如果打开窗子能看到的玩具或猴子的活动,辨别学习则进行得更快,打开窗子这一反应持续的时间更长。对打开窗子这一反应的强化被认为就是好奇心的满足。
伯莱恩(Berlyne,1971)研究发现人类从婴儿时期开始就表现出认知好奇心。他给三个月到九个月大的婴儿看一些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些黑白图形,结果婴儿更喜欢长时间注视复杂的图形,这一行为倾向被认为是由好奇心所引起的。
(采自羽生义正,1989)
相关知识
好奇心
“聪明动物”背后的认知研究
动物的心理学与认知行为.pptx
动物行为学与认知科学研究.docx
动物行为与认知能力
动物的感知与认知能力
宠物认知和情感研究.docx
“聪明动物”背后的认知研究(开卷知新)
动物心理学动物的认知和心理行为研究
探索社交认知的奥秘:动物行为范式与社交记忆测试
网址: 人与动物的认知好奇心研究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71529.html
上一篇: 如何培养宝宝的好奇心 |
下一篇: 保护和鼓励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