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鸟巢的建设历程

鸟巢的建设历程

  2002年3月,中国面向全球公开征集国家体育场设计方案,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事务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及ARUP工程顾问公司设计联合体共同设计的“鸟巢”方案,经过严格的专家评选和群众投票最终脱颖而出。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从2003年破土动工到现在建成启动,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鸟巢”瑞士设计师赫尔佐格:“过去,大多数体育场馆只是由工程师单纯地按照其功能和工艺来建造的。我们认为,奥运场馆应该更强调建筑的艺术、文化、公共性和社会性。”

  赫尔佐格,瑞士著名建筑设计师,与合作伙伴德梅隆一起在2001年获得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茨克奖。“鸟巢”方案也是他们一起合作的作品。

  赫尔佐格:这其中包含所有的评判标准,同时也从静止学标准来看,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需要一个具体的形状,你们称之为的“鸟巢”的这个形状,使我们找到了灵感,你们还可以将其想象是一个巨大的容器,可以去承载更多的人,这也是选择这种特殊形状的缘由。

  “鸟巢”中方设计师李兴钢:你可以想象你是一个运动员,你站到场地中间的时候,你准备进行比赛的时候,周围坐满了观众,九万观众或者八万观众,他们欢呼,人跟人挨着,你就想处在一个舞台的中心,你会非常地兴奋,你会发挥出你最大的可能的成绩,这是体育的内涵。我们这个体育场实际上是希望反映从古希腊的体育场,它就存在着那个体育场的精神。这是真正的最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包括那个外壳都是次要的,这就是这个体育场好的地方。

  然而,伴随这一全新体育场设计方案的是一个新的挑战,这座设计方案空前复杂貌似“鸟巢”的体育场,怎么才能够建成呢?

  2003年12月,李久林和他所在的北京城建集团遇到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挑战。作为项目总承包单位北京城建集团获得了建筑“鸟巢”的机会,李久林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北京城建集团是一个有着特级建筑资质的国有企业,有着多年的工程建筑经验。但是,“鸟巢”不同于他们建造的任何建筑。

  北京城建国家体育场工程总承包部总工程师李久林:难,肯定是难,这个工程不光我觉得难,国内外的同行大家都觉得它的建造难度是非常大的。

  北京城建国家体育场工程总承包部副总工程师邱德隆:而且一开始的时候,说实在的,心里还是没有多少底的。

  这是“鸟巢”开工前留下的照片,当时,面对这一片空旷的土地谁也想象不出,即将在这里建设的“鸟巢”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了使大家对“鸟巢”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工程师们严格按照“鸟巢”的设计图纸做了这个四分之一模型,但是,模型做出来大家才感到施工难度比他们之前预想的还要难。

  邱德隆:“做完以后,原来在图纸上感觉想像就是复杂复杂,但是没拿到这个模型之前,还是没有直观的感觉,做完以后一看,确实是挺复杂的。”

  复杂,主要表现在“鸟巢”的不规则和无序。而恰恰就是这个无序和不规则打破了传统的建筑手法,以往的建筑经验在这里是不起作用的。

  李久林:“它的图纸它又不像我们做的住宅,很多都是标准图、标准层,看一个楼层可能很多楼层都和它一样的,但是‘鸟巢’不一样,可以讲我们没有一个楼层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鸟巢’成千上万个构建里,只有两根是完全一样的,剩下的全部不一样。”

  不规则的设计带来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此外大家还有一个更大的担心。

  李久林:“而且从我们模型做出来的效果看,虽然说花了很大的努力力图把它做得非常的完美,但是实际上大家一看这个就能看出来,我们模型做出来的一个梁并不是直的,斜里拐弯的。我们当时就很担心,说模型都做出来都是斜里拐弯的,达不到我们原来预想的效果,我们说是不是将来做出来的实体的工程也这样呢?”

  2005年10月28日,“鸟巢”开始吊装第一根钢柱。吊装工作人员:“各位员工,我宣布国家体育馆钢结构工程滑移吊装现在开始。”从这一天开始,“鸟巢”工程进入了技术难度最大的阶段——钢结构施工。这是一项极为庞大而复杂工程,即使在设计阶段,钢结构也是非常复杂的一部分。

  李兴钢:“对于这个结构来讲,它很有难度。从结构上来讲,南北方向333米,东西方向298米,很大的一个跨度,巨大的跨度。世界上可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跨度,那么通常的结构会有很多的问题。”

  这个貌似鸟巢的建筑,实际操作起来要艰难得多,因为搭建起这个巨大建筑物的不是树枝,而是42000吨钢铁。首先,在工厂加工好的钢构件被运到施工现场,然后在地面上进行拼装,最后再把它们吊装上去进行空中对接,整个施工过程不仅对传统的建筑施工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很多技术上的难点在世界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李久林:“鸟巢”的钢结构在安装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很担心它做出来以后不直呢?就是我们对口的难度非常大,对口就是我两根构件,吊上去以后之间要把它对起来,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一从它受力的角度讲,设计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对口的误差错边不能超过3毫米,一般来讲也就是2毫米,甚至有的地方是1毫米,要求非常高。而‘鸟巢’还有一个最大的困难在哪儿呢?就是我们在对口的时候往往不是一个口要对。比如说这有一个构件,首先要和这个对,和这边对还要和这边对,接口最多的是立体桁架。它们之间对接口就比较多。最多的大概有24个口要对。所以在调整的时候就非常困难。可能这个口对好了,那个口又对不上了,你调这个对准了,那个又对不上了,这对我们整个施工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这还不是最难的,按照设计师的要求,“鸟巢”42000吨的钢结构,全部要通过焊接完成。

  李久林:一个形象的话叫“焊绣鸟巢”,“鸟巢”是用焊接绣出来的“鸟巢”。

  从“鸟巢”开始动工,先后有1000多名焊工参与了“鸟巢”的焊接,来自河南的小蒲也是其中的一个,“鸟巢”就是靠他们的手一点点焊出来的。

  焊工蒲奎立:在“鸟巢”干,从2005年7月份就来了,我们是第一批过来的。就是说焊“鸟巢”的人就等于是裁缝,把鸟巢一点点缝起来。我们在首钢培训的时候,他们也跟我们说过,就是“焊绣鸟巢”精品。心里边想着一定要焊好焊好。

  来“鸟巢”已经两年多了,小蒲接触过“鸟巢”的各种钢板。其中由河南舞阳钢厂生产的Q460钢是专门为“鸟巢”量身打造的,“鸟巢”是这种钢材在国内建筑上的首次使用,被称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Q460“鸟巢”钢筋铁骨中最坚硬的部分,它们被分布“鸟巢”受力最大的部位,支撑起“鸟巢”巨大的钢筋铁骨。但是,最坚硬的钢材也是最难焊接的。

  李久林:Q460钢的焊接工作,大概是一米长的焊缝需要两个工人轮流不间断焊14到17个小时,这14到17个小时并不是像咱们想象的站着或者其它姿势焊,因为‘鸟巢’特殊的情况,工人有很多的焊接位置是非常困难的。有一种仰焊,就是工人仰着脸对着上面来焊,大家想象14到17个小时你连续焊下来是什么样一个感受。

  除此之外,还有更加艰难的考验。在这14至17个小时焊接过程中,钢板始终是要加热到100度的。

  李久林:“这个焊缝焊了17个小时焊完以后,经过我们百分之百的超声波检验,如果发现一丁点的缺陷,整个焊缝就要费掉,爆掉,重新来做。”

  要求看起来有些苛刻,但却是非常必要的,“鸟巢”钢结构完全是靠焊接连成一个整体的。如果出现哪怕只是一点问题,也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但是,要做到没有任何差错并不容易。“鸟巢”的焊缝总长度达到了30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天津一个来回的距离,怎样做才能保证长达300公里的每一条焊缝都万无一失呢?在工程总承包部,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份记录。

  北京城建国家体育场工程钢结构分部副部长王大勇:“这个P14梁板焊缝示意图,这上面一共是有六道对接焊缝,比如说F 这条焊缝 F板厚20毫米,焊接时间是2005年11月14号到11月15号,14号下午1点到15号的上午9点20,张伟伟和蒲奎立两个人交替焊接20小时20分钟。最终我们对焊缝的质量追溯,是以文字版签字确认为主的,这都有签字的。这是劳务队的负责人,这是由我们城建精工下面的安装单位,它的这个质检员签的字,这个永久存档来追溯焊缝的焊接质量和过程。”

  建造“鸟巢”就意味着去解决一个个世界上最棘手的建筑工程难题,从吊装第一根钢构件到钢结构全部安装到位,前后经历了10月的时间。2006年11月30日,随着最后一件钢结构吊装到位。“鸟巢”工程中最关键的项目钢结构吊装施工全部完成,在之后进行的超声波检验中,“鸟巢”焊接的合格率达到100%,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是工程技术人员当初制作模型的时候没有想到的。

  邱德隆:“在现场你看那个肩部部结构那一块非常非常圆滑的一段,挺漂亮的。然后包括立面结构也是立面就是这一片结构,整个这一条线也是一道比较顺直的曲线,整个也是现场你去看一道一道梁弯上去,非常非常平顺的。”

  在全世界目光的关注下,“鸟巢”的施工在紧张地进行。从2003年开始施工到现在,攻克了种种难题之后,鸟巢终于惊艳亮相。

  “鸟巢”是北京地区主要的奥运比赛场馆中,最后一个亮相的,随着鸟巢的亮相,北京地区的很多奥运场馆都已经进入测试阶段了,有这样一种说法,“大型建筑工程本身通常要完成的并不只是建筑本身的功能需要和建筑工程的技术问题,而是通过建筑体现所在国家和城市的文化价值以及这个时代人们的一种追求和梦想。那么,在鸟巢之前,被称为“水立方”的国家游泳中心和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在建设过程中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赞叹。

  2008年奥运会,北京地区涉奥运动场馆的建设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新建场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别为改扩建场馆和临建场馆。其中,与“鸟巢”比邻的国家游泳中心也因其独特的造型被广泛关注。国家游泳中心是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游泳、跳水、花样游泳,建筑面积有79532平米,2003年12月24日建设开工,2008年1月28日完工。这座晶莹剔透的建筑,以巧夺天工的设计、纷繁自由的结构、简洁纯净的造型、环保先进的科技,成为了百年奥运建筑史上的经典,成为了北京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标志性建筑。

  单军:水立方应该说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膜结构工程,而且它双层的膜结构覆盖的面也是最大的,这种膜能够把光线透进去,从它的构思到材料体系的使用,到它的结构体系的选用,到一些细节的设计,我觉得是一个整个的,完整地去看一个建筑。

  备受关注的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也已经正式竣工交付使用。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建设开工时间:2005年3月29日,计划完工时间:2007年下半年,将承担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篮球比赛。在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金色的外衣之下,更有其深刻的内涵。篮球馆内部采用NBA式的五层12面中央吊屏,这是国内第一套全彩高清液晶显示屏。在NBA,有二十多座球馆所使用的吊屏,与它是出自同一厂家。加之与四周环形屏的相互结合,必将为观众带来极具震撼力的视听感受。此外,舒适的软包座椅,豪华的贵宾包厢,也都成为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的独到之处。

  单军:其实很多内容,它的真正的价值也许是在看不见的那些方面,所以比如说五棵松的篮球馆,它实际上更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建筑。比如说它的人流的人性化设计,一般的场馆总是要上几级台阶,它是平着进去的,没有任何的坡度,非常方便,比如说它这个斗型的显示屏,咱们看姚明他们的比赛,篮球馆中央都有这个,在它的规格上和一些很多技术上的设计,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知识

鸟巢中的建筑学
鸟巢介绍 鸟巢的简介
鸟巢介绍全过程
“鸟巢”为什么成为了一个失败的PPP项目?
鸟巢
鸟巢在北京哪儿 鸟巢在北京什么位置
鸟巢简介
原创 为什么鸟巢称为建筑界的奇迹?它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花了2亿建的合肥鸟巢,现在被网友说成像鸡窝,设计师:意料之中
浙江人是这样揉出“鸟巢”的骨架的

网址: 鸟巢的建设历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7300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RFID应用之宠物管理
下一篇: 狗舍场地选择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