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吃虫,你脑海里第一个画面是什么?
是贝爷的爆浆名场面——
或是我国传统地方美食之一——炸蚕蛹。
还是人们对末日食物的想象:由蟑螂肉制成的“营养蛋白块”——
挺像山楂膏的 | 电影《雪国列车》截图
在以前,我们进食昆虫只是为了换换口味,因此很多昆虫都从野外采集。但在各种新式蛋白成为饮食潮流、环保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 越来越多人考虑将昆虫作为食物来源的可能性,相关的养殖产业也成为焦点。
注:本文讨论的昆虫仅指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同时具有消费意义和养殖前景的可食用昆虫。
到2026年
市面上大多数零食都将由昆虫制成?
我们正在消耗越来越多的肉。
为了跟上70亿人口不断增长的胃口,全球畜牧业的规模过去的半个世纪翻了4番,年均肉类产量达到3.2亿吨。种植饲料消耗的水和耕地资源,已经让土地不堪重负。
畜牧业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也不可忽视。很少有人知道,全球15亿头牛一年打嗝和放屁所产生的废气,甚至超过了汽车、飞机等人类其他交通工具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成为全球温室气体第三大排放来源。
相比之下,昆虫对环境更友好。
它们的成长不需要耗费大量土地和水资源,也几乎不产生温室气体。相反,很多昆虫可以通过粪肥来生活,或者通过其他有机废料生活,如食物残羹、碎渣或是酿酒行业废弃的谷物。
此外,昆虫在蛋白质转化率上极高,生产相同数量的蛋白质,昆虫所需的饲料要只有牛的1/12,所需的水资源只有牛的1/1500。
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至少20亿人正食用昆虫,他们大部分来自东亚和南亚,以及拉丁美洲的国家,昆虫甚至是他们中一部分人的日常饮食来源。
其他地区的人民也在迎头赶上。
2019年,有大约500吨的昆虫投放到了欧洲市场,北美可食用昆虫市场也在以每年7.3%的速度增长。巴克莱银行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可食用昆虫市场规模将突破80亿美元。百事公司首席执行官曾预测,到2026年,市面上大多数零食都将由昆虫制成。
拉丁美洲和欧洲国家的可食用昆虫市场增长幅度最大
除了环保之外,
还能有什么理由说服我吃虫?
作为替代蛋白(指除了牛羊肉以外的蛋白来源)之一的昆虫,最大优势是环保。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只愿意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支持环保事业。一旦影响到真实生活,他们就不愿意了。就如同没有人会为了减少碳排放而放弃去巴黎度假的机票。
那么,除了环保之外,食用昆虫还有哪些好处呢?
营养价值高
牛津大学的实验表明,昆虫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上,比牛羊肉更为丰富,尤其是蟋蟀、棕榈象鼻虫和蜜蜂。此外, 昆虫是自然界唯一能提供人类必需的9种氨基酸的食物。
吃虫更营养
好味道
烤制之后的昆虫口感像坚果。这种相似性来自昆虫所含的天然脂肪,以及它们富含矿物质的外骨骼的脆性。一些昆虫有自己独特的味道——炸蟋蟀的味道和炸虾差不多、蜡蛾毛虫的味道和松树菌一样、蜜蜂幼虫的味道几乎可以乱真培根鸡油菌。
无公害,更健康
人工养殖昆虫不需要杀虫剂,更不用为了收成更快喂食激素,在这点上胜过传统畜牧业。
此外, 昆虫在分类学上与人类相距遥远,这使得它们传播疾病的可能性更低。
经济来源
比起传统农作物需要的大量土地、饲料和机械资源,养殖昆虫所花费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有报告指出,在人均收入约5000美元(约合34000元人民币)的国家,养殖昆虫可以为农民带来5000-10,000美元(约合34000-68000元人民币)的年收入。
不过,如何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标准的昆虫农场,是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如何更愉快吃虫?
在专业的食品圈子中, “昆虫基”食物已经不算太新鲜的概念,已有大量应用产品问世,在国外甚至成为了相当一部分人(譬如健身人士和对豆类蛋白过敏的人群)的常规食品选择。但对于大众而言,食用昆虫仍停留在猎奇的阶段。主要原因还是文化因素,以及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考虑。
琳琅满目的“昆虫基”产品
如何能让昆虫更快被大众接受呢?
建立标准
因昆虫生长的地域性和多样性, 相关食品安全规定迟迟未出台。标准的缺失阻碍了昆虫食品的大规模市场化。不过,这一局面将很快得到改变。近日,欧洲食品安全局称,关于昆虫食品安全相关规定将于最快将于2021年初出台。欧洲人也许能成为全球最快吃上最多昆虫的人。
碾碎它!混进各种食品里!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克服饮食文化导致的心理障碍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商家主要解决方式就是将昆虫磨成粉末,做成各式各样的制品,例如昆虫奶昔粉、昆虫饼干等。入局者以初创公司为主(全球至少有325家“昆虫基”初创公司),但也有食品巨头的身影。
超市设有专门的货架出售昆虫食品
譬如,百事孵化的专门制造昆虫食品的法国公司Jimni’s,主要使用蚱蜢、粉虫和蟋蟀三种原料生产蛋白棒和即食零食。产品已经在欧洲五个国家销售。
我国虽然有6亿人食用昆虫,但多以民间采集或小作坊为主。形成规模的包装食品品牌少,相关产业也刚刚起步。 企业会选择消费者接受度比较高的蚕蛹作为原料,加工方式也以磨成粉末为主。
2018年,泰国蟋蟀食品生产商Bugsolutely看准了中国每年50亿吨的蚕蛹产量,在中国推出了第一款“昆虫基”零食——蚕蛹粉薯片。
去年也有一款国产“蚕蛹薯片”——馋巴拉蚕蛹蛋白脆短暂“网红”过。这款薯片采用蚕蛹作为蛋白原料,生产出的脆片与薯片口感类似,却有着更高的蛋白质含量。一共推出有原味、芥末味、辣味和墨西哥甜辣味四种口味。
不同于起步较晚的昆虫食品产业, 中国是全球昆虫原料出口大国,主要出口黄粉虫、蚕蛹和黄蜂等。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显示,一家名为HAO CHENG的中国企业,每年向海外出口200吨的黄粉虫用于制作宠物粮食。爱在秋天食用黄蜂的日本人,也会向中国进口大量黄蜂幼虫。中国的冷冻蚕蛹主要出口到韩国。
花生和黄蜂幼虫制成的酱汁烤糯米
到2024年,中国食用昆虫市场需求可能会超过8500万美元。
担心别人的眼光?昆虫食物自动贩卖机来了!
日本人为我们示范了“如何将昆虫吃出花”。
今年早些时候,无印良品推出了蟋蟀仙贝,上架半天就卖断货,不少人为了尝鲜,甚至愿意为了这包190日元(约13元人民币)的仙贝花费500日元(约32元人民币)的运费。
除了蟋蟀仙贝,作为拉面大国,日本最近还开始尝试起了蟋蟀拉面。“蟋蟀拉面”是一家名为Antcicada的餐厅镇店之宝,两人份起售,每份1100日元(约为73元人民币),疫情期间卖得火热。
这家餐厅还推出过“蚕沙珍珠奶茶”;今年2月,Anticicada还和日本东野啤酒厂共同研发除了世界首款以蟋蟀为原料的手工啤酒——“蟋蟀黑啤”。
此外,日本还有专门提供昆虫食品的自动售货机,给了让那些碍于他人眼光,又想尝试的消费者一个购买机会。
先喂给宠物也不错
宠物食品市场细分化已经是大趋势,包括无麸质,非转基因,无人工添加剂/防腐剂,无诱食剂,无乳制品的声称开始出现在宠物食品中,有机、功能性、清洁标签的食品饮料趋势甚至也反映在宠物食品中。
国内宠物食品品牌“乐施”就主打昆虫蛋白宠物粮,2018年有了自己的天猫官方旗舰店,店内最畅销的一款产品是含昆虫的奶糕,售价25.9元/500g,月销量1720件。
去年3月,雀巢旗下宠物粮公司普瑞纳就开发出了一系列包括鱼骨粉、蟋蟀粉为原料的狗粮。
全球最大的动物营养品和农产品制造商嘉吉2019年宣布与法国生物技术公司Innova Feed合作,生产更多基于昆虫蛋白的动物饲料。
日本最大的昆虫食品网站BUGS FRAM的负责人最近表示,昆虫食品的下一个目标市场应该是女性,因为它们“吃起来可口,又低脂低卡无负担”。 无论如何,昆虫都已经被贴上了“未来食物”的标签,成为一种可能性、一种文化倾向和一种商业机会。
作者 | 贺哲馨
编辑 | 钟睿
为了深入发掘新消费领域更多的突出表现者,第一财经、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启动2020年中国新消费商业力量评选,从互联网大数据出发,聚焦那些助力中国新消费发展的企业、品牌乃至个人。
评选将最终选出2020年中的 【年度影响力】【年度增长力】【年度新锐力】【年度科技力】【年度产品力】【年度公益力】六大类别奖项,揭晓年度商业影响力人物领袖榜单。
本次评选于2020年6月正式启动,有关“评选介绍、报名条件”等信息请点击 了解详情 。
合作及报名咨询电话:
021-22004431
微信咨询:
bossCBNData
☟ ☟ ☟
关于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成立于2015年,是由第一财经和阿里巴巴共同发起成立的国内领先的消费大数据研究机构、数据传播服务商和金融资讯运营服务商。
依托阿里巴巴和第一财经的优势资源,CBNData以科技为驱动,以场景为延展,面向市场全面输出数据服务、内容服务、整合营销服务、MCN整合运营服务四大核心能力。
CBNData始终致力于用数据驱动商业,用内容连接用户,以“数据+媒体”的倍增效应,全面提升中国商业世界的运行效率。
微信改版,快快将CBNData设为 星标 ⭐
喜欢今天的内容记得点在看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去掉头嘎嘣脆的昆虫,会成为下一个“植物肉”吗?
昆虫蛋白,会成为宠物赛道的风口吗?
狗狗误食了多肉植物会中毒吗
「宠物经济」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么?
吃昆虫补蛋白,食品行业如何掘金下一个十亿级市场?
多肉植物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欧盟为食用粉虫开绿灯,昆虫蛋白应用于宠物食品将成大势所趋?
商洛花鸟鱼虫市场: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哪有卖多肉植物的
【多肉植物(图)】百科知识点
宠物食品蛋白质替代,昆虫蛋白会成为行业新血液吗?
网址: 去掉头嘎嘣脆的昆虫,会成为下一个“植物肉”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73742.html
上一篇: 食品科技企业VEGDOG获350 |
下一篇: 历史一刻,粪终成药!FDA批准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