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慢性压力是什么

慢性压力是什么

主页 > 生命周期健康 > 压力、疲劳与内分泌调节 > 慢性压力管理 >

相关栏目

慢性压力管理→ 甲减→ 桥本氏甲状腺炎→ 甲状腺肿→ 甲状腺结节→ 甲亢→ 格雷夫斯病→ 艾迪生病→ 库欣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压力管理

现代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时刻感觉到压力。有的压力对人体生理健康是必须的,但大部分压力尤其慢性压力却是有害的,导致如消化系统问题、头痛、失眠、情绪和心理症状等,严重

其他名称:慢性应激;心理应激
英文名称:Chronic Stress Management,Chronic Stress,Psychological Stress

会员可深入阅读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试验与营养疗法、文献索引等 >>

概述

现代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时刻感觉到压力。有的压力对人体生理健康是必须的,但大部分压力尤其慢性压力却是有害的,导致如消化系统问题、头痛、失眠、情绪和心理症状等,严重的甚至可致“过劳死”。个体适应压力的能力和时间是存在差异的。维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健康调节是防止慢性压力损害健康问题的关键之一,内分泌支持、适应原草药以及调整不良生活方式等,均可防止或改善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什么是压力?

压力就是医学上所定义的应激(Stress),通常是指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应激源,Stressor )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应激源是指向机体提出适应要求、并引起应对反应或稳态失衡的客观变化的环境事件或情境。
应激反应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

急性应激反应:是人类适应急性刺激物进化而成的,主要表现在“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 -or-Flight Response)”,涉及的应激激素是肾上腺素,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对维持和保护机体健康是有益的和必要的。例如跑步或其他形式运动,一些令人振奋的事件或经历都是应激性压力源。慢性应激反应:是由于应激源长期存在或长时间使人处于困境中而诱发的反应。这导致体内皮质醇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因而对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如胃肠失调、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病,及精神心理疾病如焦虑、抑郁,甚至痴呆症等。

至少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压力:

常规压力:与工作、家庭压力和其他日常责任相关的压力突然出现负面变化所带来的压力,例如生病、失业或离婚等。创伤性压力:当受到严重伤害或死亡的危险时会发生创伤性压力,包括重大事故、袭击、战争或自然灾害等,这类压力往往可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慢性压力与“过劳死”

慢性应激的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已成为“过劳死、猝死”的主要诱发因素。
研究表明,慢性应激是导致压力性/应激性心肌病(Stressful/Takotsubo Cardiomyopathy)或心碎症候群(Broken Heart Syndrome)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自发性的心脏衰弱,使患者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甚至心脏性猝死。虽然机制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慢性应激引起的肾上腺素过度升高刺激心肌,以及改变其功能并引起心房重塑等有关。

长期压力与炎症循环标志物升高和内膜中层厚度增加有关,这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一种指标。慢性压力通过引起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大大增加了焦虑和抑郁的风险。缺乏适当的压力管理和适应慢性压力的男性群体更有可能超重,及发展性功能障碍。

据报道,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估计每年因“过劳死、猝死”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10,000
人。点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心碎症候群 >>

慢性应激发生机制

慢性压力的核心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失调,这是一个生理指令调节的回馈网络,负责控制皮质醇和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的产生。慢性压力导致HPA轴的不同步以及随后的压力激素水平失衡,这是压力相关疾病的一个关键特征。
1.身体对压力的反应
当个体经历身体或精神、内源或环境等压力源时,机体将启动复杂的适应性压力系统。这种反应过程导致肾上腺应激激素(即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的释放,以刺激身体有关系统的适应性变化。

2.“战斗或逃跑”应激反应…。

  3.了解皮质醇作用:皮质醇是肾上腺分泌的最主要应激激素。适量的皮质醇是维持最佳健康所必需的,但过多或过少都可造成损害…。

  4.认知机体对压力反应过程
研究表明,每个人天生适应压力能力是不同的。然而,耐受性是可变的,因为一些人只能处理低水平和短持续时间的压力,而另一些人则可以在更长时间内适应更高水平的压力。1935年,美国H. Selye博士提出了压力/应激概念,并指出在处理压力时身体会面临三种状态…。

慢性应激症状

容易忽略的是压力对健康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头痛、经常失眠或工作效率下降等,压力症状不但影响身体,还包括思想、感觉认知以及行为等。而长期压力结果可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肥胖和糖尿病,以及抑郁甚至痴呆等系列健康问题。
与慢性压力有关的症状常见如下:

表现在身体上包括:头痛肌肉紧张或疼痛胸部不适性欲变化经前综合征生殖能力下降疲劳,有时感觉虚弱睡眠问题慢性过敏,免疫失衡胃肠不适慢性低血压表现在精神或情绪上如:焦虑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思维缓慢,记忆下降经常感到不知所措烦躁、易怒情绪低落或抑郁对日常行为的影响,如暴饮暴食或过度劳累依赖咖啡易怒酒精或药物滥用渴望糖或咸的食物吸烟多社交萎缩对冷敏感,怕冷不愿运动锻炼

上述一些症状可能与甲状腺紊乱、性腺激素失衡、营养不良、抑郁症、慢性疲劳症、感染、物质滥用以及重金属毒性相类似。因此,识别和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疗法

综合治疗最有效,选项可包括如下:

调整饮食与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富含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以及深海鱼、坚果等适度饮酒,尤其晚餐不宜饮酒不要抽烟,或戒烟限制咖啡因,晚餐后不宜饮用良好、充足睡眠经常运动锻炼学会和运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和按摩等

营养与草本综合干预

以下是基于循证医学和循证营养学有关文献综合的结果。

有助于慢性应激管理的营养和草本补充剂,主要包括如下:

抗皮质醇副作用、支持应激反应:脱氢表雄酮DHEA、褪黑素等。维持应激激素产生:维生素C等。支持抗压、防止缺乏症:维生素B族等。改善脑功能、增强抗压:丝氨酸磷脂、假马齿苋等。支持调节HPA轴、抗压:红景天、刺五加、南非醉茄等。安神、助眠,改善抗压能力:香蜂草、西番莲等。支持“脑-肠轴”调节、减少慢性应激症状:特种益生菌等。  

了解更多(仅限会员):临床试验用量及参考文献等 >>

  更多内容可点击其个性化的综合干预方案如下:

慢性压力管理要略:慢性压力管理(调节内稳态)慢性压力管理(增强抗压)慢性压力管理(抗紧张焦虑)慢性压力管理(增加耐力)慢性压力管理(滋补脑神经)慢性压力管理(改善脑分泌)慢性压力管理(舒缓脑神经)慢性压力管理(调节皮质醇)慢性压力管理(睡眠抗压)精神压力缓解:压力缓解(高考)压力缓解(成人备考)压力缓解(短期压力)压力缓解(经常性压力)压力缓解(长期压力)  

以及参阅本网如下专文的相关内容:

艾迪生病(肾上腺不足)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抑郁症焦虑症慢性疲劳综合征  

医疗干预
常规治疗:主要使用精神类药物治疗压力失衡引起的症状。但无法解决与压力有关的生化异常,如肾上腺激素紊乱等。

预防

没有预防慢性应激的指南。
然而,采取下列措施有助于减少压力的发生或其负面作用:

定期进行身体活动、锻炼,尤其有氧运动、徒步旅行。学会和运用各种放松技巧,如:冥想、正念思维、瑜伽、按摩和深呼吸等。与家人、朋友交往。听音乐、读书。专注爱好。幽默。临床验证的替代疗法、营养和草药等。养宠物,如狗、猫。研究表明,这有助于缓解压力。不宜长时间看电视、上网或玩视频游戏。充足、良好睡眠。限制酒精、咖啡饮料。  

参考来源:

  美国梅奥诊所
www.mayoclinic.org 

  美国心脏病协会

https://www.heart.org/ 

  美国国立公众健康网

www.medlineplus.gov

  美国医疗在线网

www.webmd.com 

  加拿大卫生部

www.hc-sc.gc.ca 

  其他参考文献:详见具体的综合干预方案

  免责声明和安全信息

本信息(包括任何附带资料)不是为了取代医生或有关合格从业人士的建议或忠告。任何人如果想要对本文涉及的药物、饮食、运动或其他生活方式的使用、或改变调整,以预防或治疗某一特定健康状况或疾病,应首先咨询医生或有关合格从业人士,并获得他/她们的许可。妊娠和哺乳妇女在使用本网站任何内容前,尤其应征求医生的意见。除非另有说明,本网站所述内容仅适用于成人。本网站所推荐的任何产品,消费者应该以实际的产品标签内容为准,尤其应关注重要的安全信息以及产品最新信息,包括剂量、使用方法和禁忌症等。由于循证医学研究、文献及有关产品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本网站工作人员将尽力更新。本网站不能保证所载文章内容、综合干预方案以及相关成分或产品述及的健康益处,也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新: 2023-09-21
阅读: 1416 次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知识

慢性压力是什么
慢性肾病的宠物,这么吃能缓解
自我压力管理的方法
关注宠物压力,创造人宠和谐生活
2022 WSAVA全球疼痛管理指南:如何评估犬猫慢性疼痛?
心理健康与情绪压力管理知识.ppt
宠物医院领导者管理压力的9种实用方法
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课件
猫也会有压力?猫感受到压力的6个迹象,3个缓解压力的方法
【藏猫猫爱狗狗】270.犬慢性肾衰治疗

网址: 慢性压力是什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756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如何进行压力管理
下一篇: 情绪压力管理与阳光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