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因孩子挑食不爱喝豆浆,福建农林大学关跃峰开发无豆腥味的基因编辑大豆

因孩子挑食不爱喝豆浆,福建农林大学关跃峰开发无豆腥味的基因编辑大豆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豆制食品(豆腐、豆乳等)的主要原料。大豆籽粒中的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 LOX),可催化不饱和脂肪酸的加氧反应产生醛醇酮等挥发性物质,造成“豆腥味”。大豆加工储存过程中,豆腥味会急剧加重,对豆制品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有很大影响。有消费者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中有80%的人不喜欢豆乳中的豆腥味,而福建农林大学关跃峰老师家的娃就是其中之一,这个老爸也因此有了科研上的灵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把这个腥味去掉~

为去除豆腥味,大豆油或豆制品加工中可采用加热或微波处理的方法,但增加能源消耗与经济成本。通过聚合LOX基因突变培育无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大豆品种(如五星4号),可在根源上解决豆腥味问题。然而大豆种子有三个脂肪氧化酶基因超高表达,分别是GmLox1)、GmLox2和GmLox,GmLox1与GmLox2为相邻基因,因此传统育种手段筛选并聚合这些突变位点,是费时费力的过程,并无法发保证其他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关跃峰团队在 The Crop Journal在线发表题为“ Generation of seed lipoxygenase-free soybean using CRISPR-Cas9”的研究论文,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靶向编辑3个GmLOX基因,获得无豆腥味的大豆。

图1.基因编辑植株已失去LOX酶活性。

该研究在60株个转基因株系中,其中两个株系同时编辑了3个GmLox基因,并在T1代获得GmLox全缺失突变体。LOX酶活性测定(显色法)结果显示这些突变体均无LOX酶活性。T2代植株中,筛选到不含转基因的突变体。运用基因编辑方法,可以快速在主推大豆品种中叠加无豆腥性状,提升加工和营养品质,而不影响其他主要农艺性状。这避免了漫长的基因聚合过程及亲本对品种选育的限制。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的 关跃峰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后 王杰为第一作者。 福建农林大学 宋时奎副教授、 杨永庆副教授,以及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的 张孟臣研究员、 闫龙研究员为合作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4514119301539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无腥豆“东富系列”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
原创 营养师家餐桌上的26道豆制品,好做又好吃!(附:健康吃大豆 8个核心问答
原创 泗洪发现野大豆有多重要?美国用1粒中国大豆,改变全球大豆行业
如何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
【福建农林大学】高质量人类驯化猫猫过程流出
转基因黄豆和非转基因大豆,差别很大,全面讲解,看完别再买错
2021年33周大豆:国产豆有价无市
大豆吃对了能改善脱发?具体怎么吃?
市场‖美豆价格&大豆进口成本

网址: 因孩子挑食不爱喝豆浆,福建农林大学关跃峰开发无豆腥味的基因编辑大豆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76672.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近红外大豆蛋白分析仪:快速测定大
下一篇: 毛豆与黄豆的区别及其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