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宠物咬伤成为儿童安全新威胁

宠物咬伤成为儿童安全新威胁

  文/董毅然


8月29日,上海第七届亚洲宠物展上宠物交易火爆,购买者正在和宠物主人讨价还价 供图/Photocome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9月15日,北京儿童意外伤害报告正式对外公布,报告中披露的意外伤害状况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而在种种导致儿童意外伤害的因素中,一些从前并不为人关注的潜在危险突然浮出水面,动物咬伤就是其中之一,令人吃惊的是它在儿童非致死性伤害因素中排名第二,已经成为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

  报告显示,北京每天有三十多个儿童被狗咬伤,全年经济损失过千万。

  平日里活泼可爱的宠物居然成为了儿童健康的“杀手”,这样的结果确实让许多人始料不及。调查发现,在北京一年中平均每天有30个儿童被宠物咬伤,而咬伤主要是由宠物狗造成的。宠物猫也咬人,但是发生数量要少得多。调查显示,60%的咬伤不是由挑衅引起,33%的咬伤发生在宠物狗玩耍时,而5%发生在喂狗时。

  报告同时指出,动物咬伤的严重程度较低,只有不到10%需要住院治疗,但另外90%也需要就诊和注射狂犬病疫苗。由动物咬伤的直接费用和短期间接费用估计达到了1005万元。

  眼见小区内宠物狗的数量不断增长,在一些家长眼里孩子被咬的风险自然也是大大加大了,可是如何让孩子学会和宠物和平共处,狂犬病等疾病潜在威胁更是让家长们伤透脑筋。

  对此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主任林德贵教授。

  猫狗在攻击人之前有特定的行为特征,儿童受伤往往因为没学会如何同宠物和平相处。

  “儿童被咬伤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教育孩子如何同宠物和平相处,人被动物咬伤其实源于动物和人之间的一些误解,只有人的行为激怒它,或者它被逼无奈的时候,咬人的情况才会出现。”提起狗咬人,林教授说。

  林教授介绍,从动物行为学来看,无论猫或狗,它在咬人之前是有行为特征可以参考的。比如猫发怒的时候会龇牙,发出愤怒的叫声,而在狗咬人前会有一个向后坐的姿势,耳朵会立起来,声音是低吼的。看到这种情况表明它们即将对人发起攻击。

  “动物注重形态和眼神的交流,这时你不要和它做眼神的交流,虽然说狗色弱,但是它是可以分辨出来的。你不要理它,也不要跑,缓缓地离开就足够了,这样你能避免90%以上被动物划伤或者咬伤情况的出现。”问及如何发现猫狗们要攻击人类,林教授如此描述。

  对此他进一步解释:人们常常认为狗是咬人的,而实际上,和人相比狗非常弱势。一般的情况在室外你不去理它,它不会攻击你的。狗往往在它畏惧的时候攻击人,行为学上它用身体的姿势作为一种信号,如向后躲,声音低吼警告你不要靠近了,这是用声音作为一种威慑,很少有狗无声无息跑过来咬人一口。

  “你要是看见这种情况,千万收手别再招惹它。这时你去教育它,它会采取自己的方法还击。”林教授强调说。

  问及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保护自己,林教授告诉记者,首先告诉孩子不要逗狗玩,因为具体的程度他们很难把握。有的时候,狗只是想含着你的手,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受伤,所以尽量不要让它咬着你的手玩。其次,见到生狗不要跑,你跑不过狗,你跑反而激起了它的攻击欲望,僵持的效果反而好。要知道它不是你的小朋友,它只是一条小狗。

  狗其实很容易和人相处,没有哪种狗天生就爱咬人,熟悉其习性最重要。

  林教授指出:狗是一种群居动物,其实它跟人很容易在一块相处。但在喂食的时候,它不希望你去干扰它,可能会吓唬你一下。“我们平时自己吃东西吃得很香,别人来干扰,我们也不干。”林教授幽默地说,“于是手不小心被牙划了一下的情况会经常出现。如果是用来看家护院的狗,主人养它的目的就是防盗,一旦发生儿童被咬伤的情况就没什么办法。”

  如何才能让猫狗的脾气好些呢?林教授说:“猫的行为习惯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你经常抚摸它,它的脾气就会变得好一些。而狗也有社会交往期,出生以后三到四个月,在狗群野生状态下,它会学会服从、打斗、选择食物,隐藏适应外界都是跟母狗学的,野生动物至今是这样。在交往期我们有意识的加以训练也会起到好效果。”

  有专家提出,希望详细调查弄清楚哪些狗容易咬伤儿童,并加以限制淘汰,这是不是说有些狗的品种就决定了它愿意咬人呢?

  林教授说:“有的狗是因为攻击性很强,我们才留下来看家护院,作为警卫狗。而有的狗则娇惯,不注意训练,导致脾气大。很难说哪些品种天生爱咬人,哪些不爱咬人。这种分类是不存在的,狗的性情后天训练特别重要。我们是把狗类当成伴侣宠物,但是我们养它也要让它遵循社会规范,它要符合人的社会交往的规范,不能威胁人的健康和安全。”

  “北京地区对养狗类型的限制主要依照其肩高,所以基本全是小型狗宠物犬,猎犬或看家狗在城区是不允许饲养的。在临床上发现,有时大型狗反而比较温顺安全,问题的关键是在于熟悉它的习性。”

  北京的狂犬病预防已经达到很高水平,除狂犬病外猫狗没有严重的传染病通过咬伤传染人类。

  对于大家密切关注的因为被咬而传染疾病的问题,林教授认为,认真防范是科学的态度,但完全没有必要过分紧张。这其中原因又是如何呢?

  据林教授介绍,狂犬病发病通过视神经并不通过血液,也不会咬完之后立刻发作,所以有长达20年的潜伏期。目前完全可以通过给宠物打疫苗来预防,疫苗让狗产生抗体,人即使被咬也应该是安全的。除非人或狗在接种狂犬病疫苗之前已经被狂犬病病毒感染了。在他15年的宠物临床治疗中,每天接触八十多个病例,可一例狂犬病都没有见,这反映北京的狂犬病防治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目前,狂犬病疫苗在狗出生三个月后接种,然后每年接种,效果很好。狂犬病一旦发作死亡率高,我们固然不能忽视它,必须积极预防,但并不是说每个狗都带着狂犬病病毒。当下城市宠物狗已经远离了野生动物圈,野狗非常稀见,狂犬病已经失去了病源。相反家猫却有必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因为城市里还有一定量的野猫。

  林教授表示,除狂犬病之外,动物咬伤不会带来其他严重的传染病。值得关注的是猫身上携带的真菌,处理不当会造成人的感染。如果家中有孕妇,猫必须检查弓形虫,一定比例的猫携带它,而它可能会造成孕妇流产,不过这些都可以预防。另外一种病是“窝咳”,小狗常常整窝发病,夜间咳嗽,由于儿童免疫力差,发病率稍高。

  “一些数据提出狗和人之间有很多种传染病,这要具体分析,有一些疾病是高发的,有的是理论上的,有的是现实存在的,有些只在热带地区出现,有的需要蚊子、跳蚤来传播。如果它真的浑身是病也没有人把它当宠物,谁把危险的传染源带在身边呢?”林教授说。

  对于儿童被狗咬伤集中于5-14岁儿童的情况,林教授分析认为:小孩14岁以后学习比较紧,接触机会会少些。他对狗的习性也有更深的了解,狗和他在一起也会服从他,咬伤情况自然比较少。5-9岁的孩子仍然比较懵懂,只是知道和狗玩,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发生被咬的情况。

  调查报告提出,儿童被动被咬的情况占大多数。林教授对此持保留态度。他认为,儿童主动招惹动物导致被咬伤应该占大多数。这和儿童不了解动物行为学方面的知识直接相关。狗主动攻击人的情况极少,如果发现主动攻击人的狗,它就应该被处死,必须要按人的社会规范来处理它。如果是人主动招惹,导致被咬,那么人不应将责任归到狗身上。从掌握的情况来看,所谓咬伤大部分是轻微性的。较重伤害一定处于特殊的环境和场合,比如遇到黑贝或者大狼狗。


相关知识

小心宠物咬伤掌握避免被咬技巧.pptx
儿童被宠物咬伤处理措施
爱孩子爱宠物——暑期儿童防动物咬伤安全提示
枣庄一景区宠物马咬伤多名儿童,这些马为何会突然咬人?
安旭生物全新发布宠物诊断品牌AlievePet
报告显示非传统宠物威胁儿童身体健康
儿童被宠物蜥蜴咬伤需要打针吗 爱问知识人
儿童养什么宠物干净
预防宠物咬伤,教你如何科学应对!
儿童颜面部犬咬伤的整形外科修复

网址: 宠物咬伤成为儿童安全新威胁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7793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星球爆发探险游戏下载
下一篇: 世界十大秘境 勾起人们潜意识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