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古代中国人喜欢狗吗?有理有据分析中国人养狗史

古代中国人喜欢狗吗?有理有据分析中国人养狗史

最近出现了很多与城市养狗有关的热点新闻,每次出现这种新闻的时候都会引发养狗和不养狗人之间的激烈对抗。自古,狗还没有被这样的主角光环笼罩过。那么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喜欢狗吗?狗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狗在古代并没有特别的意义,既没有人歌颂它的忠诚也没人称赞它的勇敢,古代的劳动人民甚至没有特意把它当做朋友对待。狗在古代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

狗的第一种用途,吃肉

吃肉是狗在古代最重要的用途,吃狗肉也是汉族的标志性传统之一。

鸿门宴上忠心护主的樊哙,是西汉的开国元勋,他早年的职业就是杀狗卖肉。相传他早年卖狗肉的时候,刘邦特别喜欢他的狗肉,时不时地就去赊账吃肉。在秦汉时期,吃狗肉已经是汉族的一项很常见的传统。

到了明代,诗人曹学佺有一幅很著名的对联“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可见屠狗是古代一种很常见的职业,也算是很低级卑微的职业。杀狗干嘛?当然是吃肉了。

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的时候,出土了很多随葬的食物,经过鉴定其中就有用狗肉做成的多种食物。

狗的第二种用途,祭祀

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是用稻草扎成的狗模型,古代达官贵人有钱有势的人用三牲(牛羊猪)祭祀,穷人舍不得杀牛羊猪就用杀狗来祭祀,再到后来狗也舍不得杀了,就用稻草扎一个狗祭祀。

“献”这个汉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左边“鬲”是个祭祀用的器具,右边“犬”是祭祀物品,合起来就是献。如果古代狗是人类的朋友,谁会用朋友来祭祀呢?最大的可能性是人们觉得狗肉味美,天神应该会喜欢。

狗的第三个用途,打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其中左手牵的黄就是大黄狗。这个大黄狗就是狩猎用的,我们可以把狩猎用的狗当成工作犬看待。

既然说到工作犬,古代还有用狗当信鸽用的记载。《晋书》记载陆机客居京师,很久未见家信,就问自己的大黄狗,你能不能给我送信啊?大黄狗摇摇尾巴。陆机就把信封在竹筒挂在大黄脖子上给陆机带信,后来大黄跑顺了就经常给他送信。

狗打猎的传统是传下来了,但是送信这个是真没有听说过。

狗的第四个用途,宠物

古代皇家养狗很常见,甚至还有些朝代指派专门的官员负责宫廷养狗。这种狗的作用是给皇家取乐,取乐包括撸狗和斗狗,当然也包括皇家苑囿中的围猎也少不了狗的身影。

狗的第五个用途,警戒看门

看门是自古以来养狗的重要用途之一,也正是因为狗有看门的这一最接地气的属性,才能让狗与人类越走越近。古代老百姓家里养狗的主要目的是看门和吃肉,跟养牛不一样,养牛的首要目的是耕作,其次目的是吃肉。不过历史上很多朝代是禁止杀牛吃肉的,除非牛已经老到了不能耕作,上报官府,在经过核实以后才可以杀。而古代家庭养狗吃肉就没有官府干涉了。

古代军队里也养狗,除了警戒之用,在缺粮的时候也可以杀狗吃肉。

另外狗的非重要用途还有辟邪,古代曾经流行在大年初一用白狗血淋在大门上保佑平安。至于后来出现用黑狗血糯米驴蹄子来辟邪都没有可靠的传统出处。

另外从古代带有狗或者犬的成语分析,狗在古代并没有太高的地位。

犬马之劳:这还算是比较好的成语了,不过“犬马”还是供人差遣的。

鸡犬不宁:表现出纷乱的状态。

狂犬吠日(蜀犬吠日):不知天高地厚的狗。

丧家之犬:灰溜溜的狗。

声色犬马:给人撸供人斗的狗。

鸡犬升天:家里最低等的动物都跟着沾光。

其他的,比如,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画虎不成反类犬、狡兔死走狗烹、挂羊头卖狗肉、痛打落水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几乎找不到歌颂赞美狗的成语。

而现今,狗在狩猎、看门、祭祀这几种用途上基本已不常见,除了个别地区还保留着吃狗肉的习俗外,狗的主要社会功能已经转变成了宠物。

作为很多家庭中的一员,狗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值得人类信任,比如忠诚、活泼讨喜。几千年来,能够走进人类家庭的动物并不多见,而狗无疑是最成功的,它的成功自然有它的道理。喜欢狗就好好对待它,好好对待它不仅包括喂养,也包括看管。

相关知识

古代中国人喜欢狗吗?有理有据分析中国人养狗史
中国人的养猫史:从护身符到家庭成员
涨知识: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养狗的?这些与狗有关的知识你该知道
世界养狗史简介
为什么外国人都觉得中国人爱吃狗肉?
中国人养宠史
猫是如何取代狗 成为中国人的“首宠”
猫是如何取代狗 成为中国人的“首宠”
中国人最喜欢养的五种猫!你家主子入选了吗?
为什么有些中国人会吃狗肉?

网址: 古代中国人喜欢狗吗?有理有据分析中国人养狗史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7827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博美法斗大比拼,多角度深层次分析
下一篇: 养了2条大狗叫扰民,我打110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