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磨损又称为牙齿磨损、牙磨耗,牙齿自萌出后硬组织每天都会因为摩擦而丧失,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牙合)面,也会发生在邻面。通常正常咀嚼食物产生的牙体硬组织缓慢丧失被称之为磨耗,这种磨耗属于生理性的,无明显危害。另外,高强度、反复的机械摩擦会造成牙体硬组织快速丧失,称之为磨损,这是一种病理性改变,应加以防治。
牙齿磨损的病因包括磨牙症、不良咬合习惯、进食硬质粗糙食物等,牙齿磨损和过度饮用碳酸饮料、牙刷刷毛过硬、牙膏质地粗糙等有关。
牙齿磨损导致牙齿的牙尖与窝沟等结构模糊,使得淡黄色的牙本质暴露。临床中容易看到有高耸的牙尖与锐利的边缘,其表面坚硬光滑,通常无色素附着。牙齿磨损主要发生在牙齿的唇颊面的颈部,呈楔状缺损。
牙齿磨损既可单独出现,也能伴随其他症状。例如牙本质敏感、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颞下颌关节紊乱、创伤等。
治疗牙齿磨损的方针是纠正不良咬合习惯,恢复牙齿正常外观,恢复垂直距离,保护牙神经,针对其他并发症进行相关治疗。
就诊科室: 牙体牙髓科、口腔修复科、牙周科、颌面外科、颞下颌关节科 疾病别称: 牙齿磨损、牙磨耗 是否常见: 是 伴随症状: 食物嵌塞、牙本质敏感症 好发疾病: 磨牙症、肌痉挛 治疗周期: 牙磨损的治疗周期由接诊医师专门制定,需要视情况而定。 常用药物: 牙本质脱敏剂、单氟磷酸钠凝胶、氟化钠甘油、氟化锶、氟化氨银 常用检查: 牙髓活力测试、颞下颌关节检查、X线检查 是否严重: 当磨损程度较深时,可导致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也会影响颞下颌关节功能,需要加以重视。 重要提醒: 发现牙齿重度(牙合)面出现锐利的边缘,有黄色或淡黄色的牙本质暴露时,要及时就医,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避免磨损进一步加重。造成牙齿磨损的原因比较多,患者可能有磨牙症等疾病,或者有进食硬质食物的喜好,也可能是不良的刷牙习惯,或者是由于长期佩戴活动义齿,都会促进牙齿的磨损速度。
疾病因素
磨牙症也称夜磨牙,是在非进食情况下发生的不自主的咀嚼运动,多在夜间睡眠时产生。因无食物缓冲、缺乏唾液的润滑、再加上用力大、速度快,会导致明显的牙齿磨损。
肌痉挛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介导的、不自主的、急性、紧张性肌收缩,较少见。仅有升颌肌痉挛时,患者表现为咀嚼疼痛、开口受限、牙齿磨损。
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或内分泌紊乱等导致的咀嚼功能失调而造成牙磨损过度。唾液减少或唾液内蛋白含量减少,降低了对牙的润滑作用而使牙磨损增加。
相关疾病
磨牙症、肌痉挛
非疾病因素
如牙刷刷毛太硬、牙膏颗粒过粗、刷牙力度过大等,都会加速牙齿唇颊面颈部的磨损。
长期进食硬度过大、质地粗糙的食物,习惯单侧咀嚼,经常嗑瓜子等会引起牙齿磨损。
可摘活动义齿固位不良时,可与牙齿表面反复摩擦,造成接触部位的磨损。另外,反复进行根面平整术、根面刮治术会导致牙根表面磨损。
发育和矿化不良的牙釉质和牙本质容易出现磨耗。
缺失牙过多或牙排列紊乱可导致个别牙或一组牙负担过大而发生磨耗。
如经常使用牙齿咬物或者工作时咬紧牙齿、磨牙等,均可导致牙磨损。
牙齿磨损主要表现为牙齿(牙合)面正常形态丧失、高度变低、牙本质暴露、磨损部位出现敏感不适等症状。除了主要症状外,患者还伴有其他并发症,例如龋病、牙周病、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创伤、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等。
症状分类
牙齿磨损根据磨损程度分为4度:
0度,表现为牙齿无磨损,牙面特点未丧失,牙颈部外形无改变。
1度,牙齿表面结构轻度丧失,牙颈部外形丧失极少量。
2度,少于50%的牙齿表面结构丧失,切缘釉质丧失刚暴露牙本质,牙颈部缺损深度在1mm以内。
3度,超过50%的牙齿表面结构丧失,切缘釉质和牙本质丧失,牙颈部缺损深度在1~2mm。
4度,釉质完全丧失,牙髓暴露或继发牙本质暴露,牙颈部缺损深度在2mm以上。
典型症状
后牙的磨损一般重于前牙,以(牙合)面为重。磨损导致牙齿的尖、窝、沟、嵴等结构模糊,牙本质外露。因磨损不均,常见高耸的牙尖、锐利的边缘。磨损处一般没有色素,表面坚硬光滑,与未磨损部位间没有明显界限。
伴随症状
牙齿磨损单独出现的情况较少,通常都伴随其他症状发生。
牙本质敏感症一般是磨损等原因导致牙本质暴露出现的酸痛感,磨损越快、越重,酸痛感就越明显。
不均匀的磨损会导致高耸的牙尖和锐利的边缘,这些牙尖和边缘容易折裂,同时也容易咬伤邻近的软组织,如颊黏膜、舌黏膜等。
牙齿磨损之后很容易出现尖锐牙尖,继而造成食物的嵌顿。
并发症
(牙合)面的重度磨损可导致颌间垂直距离过短,从而引起颞下颌关节病损,出现关节弹响、疼痛等。
当磨损程度较深时,细菌接近牙髓腔,引发牙髓炎,未经治疗将进一步发展为根尖周炎。
牙齿磨损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较锐利的边缘,引起口腔粘膜产生创伤性溃疡。
由于牙齿高度降低,牙列正常排溢食物的结构丧失,造成食物嵌塞,食物直接撞击牙龈等牙周组织,造成牙周炎的发生。
(牙合)面的重度磨损可导致颌间垂直距离过短,从而引起颞下颌关节病损,出现关节弹响、疼痛等。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牙齿磨损,患者都要及时就医,经医生根据病情制定治疗计划,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并治疗其他并发症。
就医指征
若出现以下警示症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相关处理,具体包括:
牙齿磨损程度较重,出现剧烈的疼痛症状。
颞下颌关节出现疼痛、弹响等症状。
牙齿已形成锐利边缘,口腔内黏膜软组织创伤。
就诊科室
牙齿磨损有或者无疼痛、敏感不适等症状,建议前往牙体牙髓科就诊;全口牙列重度磨耗,垂直距离明显降低,有夜磨牙习惯,建议前往口腔修复科就诊;有牙周红肿症状,建议前往牙周科就诊,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建议去颌面外科或颞下颌关节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有无缺牙情况?
有无夜磨牙症状?
由无进食硬质食物习惯?
是否有什么其他症状?(如牙疼、牙龈红肿等)
是否喜欢咬紧牙齿?
需要做的检查
视诊观察牙齿磨损程度,口腔黏膜有无创伤,牙龈有无红肿等;探诊判断有无牙本质敏感症状;叩诊判断有无根尖周炎。
通过冷热诊或者牙髓电活力测试来判断是否有牙髓炎。
检查颞下颌关节开口度、开口型、有无弹响杂音等。
通过查看牙齿上方硬组织的厚度来判断牙齿的磨损程度。
通过拍片检查有无关节结构和器质的改变。
诊断标准
牙磨损患者通常有磨牙症,或者不良的咬合习惯与刷牙习惯,可通过病史检查来进行初步判断,结合口腔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根据牙齿磨损的表现,即可诊断为牙齿磨损。
鉴别诊断
牙磨损诊断明确,无需进行鉴别。
牙齿磨损的治疗方针是解除造成磨损的病因,尽量恢复牙齿的正常外形,恢复健康的咬合关系,保护牙神经与颞下颌关节,对相关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家庭处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戒除不良咬合习惯,不吃过硬食物,不喝碳酸饮料。选用合适的牙膏、牙刷,减少由于刷牙不当造成的磨损加重。
到院治疗
当牙齿有锐利边缘时,要调磨锐利边,以减少创伤。全口牙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垂直高度明显降低时,可以通过戴咬合垫来改善。食物嵌塞者,通过调(牙合),恢复接触关系等措施加以改善。有牙髓炎或者根尖周炎时,进行系统的根管治疗。磨牙症患者通过(牙合)垫、肌电反馈治疗以及精神、心理干预等方法进行治疗。
当(牙合)面磨损比较严重时,可以采用玻璃离子或者树脂进行充填治疗,但由于(牙合)面在磨损后变得平坦光滑,充填体的固位往往效果不好,容易脱落,此时可以选用全冠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
牙齿磨损需选用牙本质脱敏药物,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必须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脱敏药物主要是一些氟化物,例如单氟磷酸钠凝胶、氟化钠甘油、氟化锶、氟化氨银等。
饮食调理
尽量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汤类等。
避免饮用碳酸饮料,如可乐等。
牙齿磨损的患者可在生活上进行一定的护理,使用改善牙本质敏感症状的牙膏,使用刷毛较软的牙刷,戒除不良咬合方式等。
日常护理
监督患者使用正确的刷牙方式,提供合适的牙膏与牙刷。
监督改变患者的咬合习惯,戒除不良咬合方式。
病情监测
经治疗后,家属要注意患者牙齿的磨损程度是否加重,充填体是否脱落,(牙合)垫是否正常佩戴。一旦发现磨损加重,甚至出现冷热疼痛等牙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心理护理
由磨牙症导致牙磨损的患者在精神与心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生活压力大、神经紧张、过度疲劳、生活长期不规律、情绪焦虑等。家属要密切关注,进行适当疏导与心理干预,通过沟通让患者的精神得到有效的放松,在必要时可以就医治疗。
牙齿磨损给患者身心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应采取针对性的手段进行预防,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以及医疗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对于牙齿磨损的预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睡觉前佩戴(牙合)垫。
戒除不良咬合习惯,不吃硬物和粗糙食物,不喝碳酸饮料。
选用正确的牙膏牙刷,采用正确刷牙方式。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参考文献[1]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1]Bartlett,D.A proposed system for screening tooth wear[J].Br Dent J,2010,208(5):207-209.
[3]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7-148.
[4]张志愿,俞光岩.口腔科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9-50.
相关知识
狗狗牙齿磨损严重,主人为其种植钢牙,看起来真霸气!
猫牙吸收问题及解决方法?
狗狗关节磨损怎么办。狗狗关节磨损原因: 1、遗传因素 2、喂
牙博士常见的狗狗10大牙齿问题
原创 为什么动物不刷牙,却拥有一口好牙?人类天天刷,牙却老坏
为什么动物不刷牙,却拥有一口好牙?人类天天刷,牙却老坏
食草动物牙齿的各个区域在牙齿磨损的敏感性上各不相同
牙掉光的老年犬该吃什么?
“它的牙能磨一磨吗?”“不能”
狗狗洗牙好吗?给狗狗洗牙要注意什么?
网址: 牙磨损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80986.html
上一篇: 狩猎本能和捕食者之眼哪个好 |
下一篇: 专家告诫:长期“软饭”吃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