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法媒:研究发现不同鸟鸣声由基因决定)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新媒体专电;法媒称,研究人员称鸟鸣声的不同是由基因决定的。
据法新社巴黎6月12日报道,研究人员于6月12日提出了有趣的证据,称至少某些鸣禽的独特鸣叫是被编码在它们的基因之中。
幼鸟是如何学习发出自己所属种群的独特鸣叫声?这是由它们的父母通过训练灌输进它们的大脑,还是在它们孵化前就已预先编码?
一项研究发现,还是鸟蛋的时候就被拿出鸟巢并由其他种群孵化和养育的食蝇鸟,在一生中始终对代表其遗传身份的鸟鸣声抱有偏爱。论文联合作者、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戴维·惠特克罗夫特说,这只意味着一件事情,分辨不同鸟鸣声的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教会的。
他对本社记者说:“对鸣叫声的辨别取决于遗传因素。”
在科学家看来,鸟鸣声是研究驱动发声学习(人类和动物都具有吸收和重新表述语言的能力)的行为、神经及遗传机制的一个模型。
鸣禽在很小的年龄就能辨别同类与异类的鸣叫声。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在尝试解答这种能力是天生的还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疑问——即由来已久的遗传与环境之争。
为了进行这项最新研究,惠特克罗夫特与同事安娜·夸恩斯特伦调换了两种食蝇鸟——即杂色食蝇鸟和项圈食蝇鸟——巢穴里的鸟蛋。幼鸟在出生12天内与鸟鸣声隔绝,之后研究人员给它们播放了本种群的鸣叫声录音,以及抚养了它们的“父母”的鸣叫声。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鸟对于自己种群的叫声作出了更多反应。这种反应是通过它们利用鸣叫的求食量、向鸟巢口张望的次数以及来回走动的频率来衡量的。惠特克罗夫特得出结论:“雏鸟可以分辨鸣叫声——尽管它们完全是由属于其他种群的父母抚养长大。”
研究团队观察了这些幼鸟在成年后选择发出怎样的鸣叫声。惠特克罗夫特说,“它们几乎普遍地发出自己所属种群的鸣叫声”,而拒不发出它们养父母的那种鸣叫声。
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能力很可能帮助鸟类识别本种群的成员,并确保不与异类交配。杂交的食蝇鸟没有生育能力。
(原标题:法媒:研究发现不同鸟鸣声由基因决定)
相关知识
听听鸟鸣声,提高幸福感
研究基因50年后,他说基因决定了智力,别操心育儿了
英国研究:仓鼠的自信由居住环境而决定
研究发现,原来养狗和我们基因遗传有关
鸟鸣声
美科学家:羽色由三组基因决定
家犬为何能与人类交流互动?最新研究发现或驯化发挥作用基因
还对不同的狗的品种有偏见?最新研究:狗的性格不是由品种决定的
新知:人鸟“语言”基因相同
科普丨养狗这件事,竟然是由基因决定的?
网址: 法媒:研究发现不同鸟鸣声由基因决定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84609.html
上一篇: 基因为鸟儿披上红衣 |
下一篇: 科学家们公布了363种鸟类基因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