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如何让民警在现场执法更规范?广西柳州公安创新推出“规范化处警训练法”

如何让民警在现场执法更规范?广西柳州公安创新推出“规范化处警训练法”

导 语

执法规范化是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公安执法规范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执法不规范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交通言究社开设“聚焦执法规范化建设 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专题,围绕提升公安民警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安全防护、执法素养和执法能力等方面开展探讨分析、分享经验做法,提供参考。

今天交通言究社为大家介绍广西柳州公安是如何借鉴企业质量管理理念探索总结出“规范化处警训练法”的。这套方法针对性、实用性强,且易于推广实施、深化拓展,更换其中相应的内容和模拟场景,同样适用于交警、巡警、窗口单位民警和相关岗位协警的培训,甚至还可适用于城管、食药监等与群众直接打交道,且同样面临规范执法问题的部门。

当前公安民警现场规范执法

面临的问题

公安民警开展现场执法是整个执法过程中最重要、最前端的环节,也是最不可控、最容易产生各种纠纷的环节。当出现违法当事人不配合民警执法的情况时,需要现场执法民警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并进行规范执法。但在实际情况中,也存在部分民警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执法环境和执法对象时,出现不会执法、不敢执法甚至是执法不规范等情况。广西柳州市公安局柳东派出所的民警在现场执法中也面临着类似情形,尤其在面对现场执法中出现的千奇百怪的问题时,一些民警甚至表露出“出警难、怕出警”的情绪。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柳东派出所总结分析日常执法工作中遇到的执法难题,发现民警迫切需要更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现场处警规范。为了让全所民警能够快速、方便、统一地学习到各种常见状况的应对方法,共享老民警的好经验,让民警胸有成竹地规范处置警情,柳东派出所对影响民警规范执法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得出以下几大原因:

1

虽有法规依据,却差“最后一公里”

目前,指导民警现场规范执法的法律法规很多,但大多都是原则性、抽象性、条款性的,对民警而言,在面对各式各样的执法对象时,找不到具体可以操作的应对标准,导致大多数民警在现场执法时只能在法律规定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来应对。民警个人经验、素质不同,就会使用不同执法方式,必然造成执法结果不同,这并非规范执法的表现。例如:处警民警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法律规定可以实行“口头制止”,但是民警在现场究竟该如何做、如何说并没有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全由民警现场自行决定。反应快、口才好、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民警可能就会出现“教科书式执法”;但是,对于语言能力不强、处警缺乏经验的民警来说,可能会出现不会说甚至说错话的情况。而民警在现场执法时没有规范统一的执法语言和执法行为,往往给当事人造成“态度越凶悍,逃避处罚的可能性就越大”的错觉,这也容易导致更多人选择抗拒执法,无形中给民警的执法带来更多困难和挑战。

从抽象的法律条款到民警具体执法行为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导致虽有相关规范执法的法律法规,但民警在现场执法中仍可能出现执法不规范的情况。

2

虽有业务培训,但效果不明显

大多数民警都有机会参加每年定期开展的新录民警培训、警务实战培训及各业务专项培训等。但这些培训主要侧重于法律、业务等理论学习和警务技能训练,基本不涉及现场执法所需要的语言控制、现场控制等内容,因此,尽管基层民警可以通过以上培训巩固理论水平,复习警务技能,但现场执法水平和能力上的提高并不明显。

图1:警务实战培训班

3

虽有师傅传授,却难以达到真正的规范

一般来说,工作时间较长的民警工作经验相对丰富,这些宝贵的工作经验对于规范现场执法有很大帮助,很多新民警参加公安工作后,都会跟随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民警学习业务。但是,这种“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师傅”的水平有差异,对业务的认知和看法不同,传授方式也不一样,可能会影响到“徒弟”的水平;二是“徒弟”的学习能力、钻研精神和态度不尽相同,接受程度也不一样;三是一些老民警好的经验、做法往往也仅限于“师傅”与“徒弟”之间小范围交流,无法向全警推广。“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方式往往会导致新民警学到的业务知识不同、实际做法不一,在现场执法时容易产生差异,不利于实现规范执法。

图2:“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方式

因此,当前民警现场执法暂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可遵循、可参考。针对这个问题,柳东派出所进行了探索。

借鉴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

创新推出“规范化处警训练法”

为解决基层民警不会执法、执法不规范等问题,柳东派出所在2017年初组织业务骨干成立了现场执法规范应对项目组,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升一线实战民警现场执法质量和水平的方法。

1

考察企业管理模式,受到“工艺卡”的启发

柳州是全国著名的汽车工业城市,扎实的工业基础和浓厚的工业氛围锻造了柳州人的工匠精神。大多数汽车生产企业工人多为职高生,基础的学识、能力并不高,但是在企业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就能够生产出合格产品,这主要得益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

基于此,项目组尝试通过借鉴企业的管理理念来提升公安民警执法规范化水平,先后到多家汽车制造企业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与企业的设计、工艺、质检、生产等部门开展交流活动,比较直观地了解和认识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情况。

图3:项目组到汽车制造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企业的工人是如何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地生产产品呢?这都缘于一张“卡片”。每个零件的每道制作工序都有专门的工艺卡,上面的内容包括加工顺序和方法、所需工具、工装和量器,以及各种注意事项,甚至明确规定了加工完成一个零件需要多少秒、要走多少步。生产工人经过培训和实习,只需按照“工艺卡”上的内容进行加工,就不会因生产个体素质、业务能力、认知等各方面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汽车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整条流水线的正常运转、保证了生产过程按标准进行、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这种规范的管理之道,是否可以借鉴来解决民警的规范处警呢?

图4:汽车企业的“工艺卡”

2

借鉴企业“工艺卡”管理理念,创新推出“规范化处警训练法”

虽然企业的生产特点与民警执法有很大差异,但企业采取的“工艺卡”式的“统一标准、细化流程生产、降低对人员素质的过度要求”的管理理念是可以借鉴使用的。项目组考虑,可以针对民警现场执法存在的典型情形和问题,制定出类似于“执法教科书”的“执法工艺卡”,上面列出标准的法言法语要点、规范化的应对措施等等,供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学习并在现场执法中运用,解决出警时经常遇到的现场执法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

为此,项目组把业务工作与研究工作相结合,经过不断讨论、研究、尝试,系统性地推出了“规范化处警训练法”“规范化处警训练法”是指针对民警日常出警遇到的各种执法情形,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研究,编制成可操作性强、既合法又合理的现场执法语言和动作规范,并开发训练软件和手机APP供民警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从而提高民警现场控制和应对能力,达到规范执法的效果的一种系统性训练方法。那么,“规范化处警训练法”是如何产生的呢?

❖ 收集现场执法典型情形,设计制作“现场执法应对卡”。

项目组组织全所民警收集日常出警时遇到的各种典型情形,以及网络中传播的代表性情形,并根据执法对象的反应特点对这些情形进行分类汇总。目前,已汇总派出所民警出警时最常见的配合服从、反抗阻挠、挑衅滋事、围观起哄等4大类情形,具体每一类情形又细化为配合执法、索要执法证、阻挠执法、拍摄民警、辱骂民警、执刀对抗等32种典型情形。同时,对4类32种典型情形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总结出较为规范的应对语言和动作、在执法现场正确引导围观群众的方式方法、现场执法的注意事项以及现场执法所涉及的法律依据等内容,并参照汽车企业“工艺卡”的模式编制成“现场执法应对卡”,从而形成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了的“教科书”。此外,为确保“现场执法应对卡”的合理合法,专门邀请法律专家和有实战经验的警务教官进行审核,保证内容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这样一来,民警按照“现场执法应对卡”上的内容就可以又快又好地学习掌握处警要点,让每一位民警在执法时胸有成竹、规范应对。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现场执法应对卡”是如何一步一步指导民警在现场规范执法的:

当民警需要传唤当事人时,“现场执法应对卡”会教民警先做好戒备姿态,然后告诉当事人:“我是柳东派出所民警(我是谁),我现在依法对你进行传唤(我要做什么),全程录音录相,请你配合(你要做什么),如果你不配合,我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不配合的后果),造成的后果由你本人承担(后果谁承担)”。如果执法时有群众在旁边拍摄,而执法过程中没有警务秘密时,“现场执法应对卡”会教民警告诉拍摄群众:“你可以拍摄,但不能断章取义、掐头去尾地放到网络上,否则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如果当事人持刀对抗,“现场执法应对卡”会教民警首先保持距离,做好戒备,然后呼叫支援,一边警告当事人放下刀具,一边疏散围观群众……

图5:项目组民警在研究“现场执法应对卡”

图6:现场执法应对卡

❖ 开发视频模拟训练系统和APP ,提升民警学习效果。

为提升民警学习“现场执法应对卡”内容的效果,让民警能够身临其境地开展训练,项目组专门研发了一套视频模拟训练系统模拟真实的执法现场环境。视频模拟训练系统主要由警员管理、课程管理、训练考试、系统维护四大功能模块构成。该系统具有很强的实战性,通过视频模拟现场执法环境,民警可面对屏幕中的“执法对象”开展现场模拟训练,既可练习单一情形,也可以针对多种情形组合起来的复杂情形进行训练,民警在模拟训练中可以培养敢于说话的勇气、底气,并可反复练习语言声调与说话声量,以达到在现场可以合理控制语言、语调的目的。视频模拟训练系统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用于不同地区的基层所队,即装即用。此外,还有操作简单方便的特性。

图7:规范化警务训练系统

图8:民警面对屏幕中的“执法对象”开展现场模拟训练

为了方便民警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项目组还将视频模拟训练系统向移动警务延伸,开发了可在警务通手机上使用的“规范化处警训练APP”。“规范化处警训练APP”支持文字、音频和视频三种不同的内容形式,供民警在不同场景下选择学习,视频版内容还可以当成微型的训练系统开展训练。“规范化处警训练APP”还开设了业务交流区,供民警交流、探讨应对方法和经验、提出执法应对金点子、提交出警时遇到的新情形等。此外,“规范化处警训练APP”还可以对民警的训练时间和训练情况进行统计,既便于考核管理,也便于民警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

图9:“规范化处警训练APP”上的内容

“规范化处警训练法”

明显提升了民警规范执法能力

柳东派出所自2017年初开始探索“规范化处警训练法”,并在所内开展试行,让民警参与训练。这种简单易学、效果明显的训练法得到了民警们的欢迎,大家踊跃参训,并应用于处警工作中

2018年110指挥中心下发给柳东派出所的全年出警总量比2017年增涨了23.9%,而接处警方面的投诉却比2017年减少了26.7%。2018年起,“规范化处警训练法”还在柳州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各派出所试行,民警通过训练学习,准确掌握应对方法,在执法中,清晰明确地告知、准确有效地控制局面,减少了很多纠纷,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一季度柳州市公安局城中分局辖区群众安全感在广西111个县区中排名第一名。

此外,柳州交警支队结合交警现场执法特征,对“规范化处警训练法”中涉及的现场执法典型情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并从今年3月份开始正式在支队开展培训。在6月25日至28日,广西交警总队主办的全区公安交警系统技能比武竞赛中,柳州交警支队获得执勤执法类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规范化处警训练法”发挥了关键作用。

图10:柳州交警使用的“规范处警应对卡”

(资料来源:柳州市公安局城中分局)

欢迎转载!如需获取长期白名单授权,可留言联系我们。转载请标明来源出处。

编校 | 刘林 李芸玥

投稿 | shezhang122@126.com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交警大队开展规范执勤执法培训
规范养犬行为 上海警方启动“现场执法”模式
广西柳州地区淋菌带菌调查报告
广西柳州生态屏障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回放】2023柳州马拉松暨警察马拉松将于4月9日开跑 近2万人报名参赛
“哮天犬”获得第一名!武汉警方“公安先锋杯”科技创新应用技能竞赛落幕
2026柳州·宠物用品展览会
「柳州宠物医师招聘信息」
广西柳州畜牧学校召开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教学模式研讨会
吉林抚松法院 举办行政执法培训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网址: 如何让民警在现场执法更规范?广西柳州公安创新推出“规范化处警训练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8670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训练狗狗一定要懂得正确惩罚和批评
下一篇: 惩罚,最不靠谱的训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