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标题 bcdef
还有什么比跟着优创去大自然里“浪”更愉快的事呢。但是无论多开心,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在哪里,总是会有一些危险因素,但只要我们有保持警惕的习惯,风险就会减小,比如在家要注意防火,在路上要注意车辆等等。那么,在野外,在大自然里,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危险事物呢?
今天,Ayou要谈的是“生物攻击”——从前我们吓唬小朋友,常说“狼来了!”“一会儿老虎来把你叼走!”——当然,这些都是玩笑话,在一百年前,猛兽袭人事件可能是经常发生的。但在现代,因为人的原故,大自然里这些大型猛兽已经接近绝迹了,至少,在华北地区的野外,豺狼虎豹熊羆,已基本灭绝,人和猛兽,伤害对象颠倒了,野兽对人,避之不及,别说伤人了(在野生动物园除外)。但并不是说我们在野外就不会受到动物攻击,按伤人严重性和概率来说,现在,人们在户外活动时受到最常见最严重的动物攻击,是来自“马蜂”,学名“胡蜂”,也称作“黄蜂”。甚至毒蛇的危害都在其次。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胡蜂是一种全球分布的有毒昆虫,在中国,南方比北方略多。胡蜂和蜜蜂不同,胡蜂体型大,毒性强,它们以蜜蜂为食,是蜜蜂的天敌之一。
胡蜂和蜜蜂的体型比较
蜜蜂和胡蜂尾部长有螯针,都会蜇人。蜜蜂毒比较轻微,而且蜜蜂的螯尾尖有倒刺,另一端连着内脏,蜜蜂蜇人后毒针留在人体内,会把自己的内脏带出,随后死亡,所以蜜蜂蜇对人体伤害不大,对它自己却是非常惨烈的。胡蜂就不一样了,它们的螯针能反复蛰人,人被胡蜂蛰伤后,痛苦感比被蜜蜂蜇强百倍,最严重的情况,也有胡蜂蜇死人的案例。
但也不用谈蜂色变,被蜂蜇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别做捅马蜂窝的“熊孩子”就好了。既然胡蜂有危险,那么我们就来了解它,正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胡蜂, 俗名黄蜂、马蜂,是社会性昆虫,其繁殖和活动受气候影响较大。最适活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0-70%,气温过高、风力在3级以上时,胡蜂常暂停外出活动。胡蜂一般在深秋季节气温降至15-17℃时,胡蜂会离巢迁至石洞、草堆、墙缝、树洞等相对较避风、恒温处蛰伏冬眠,于次年4月初温度到15℃时出蛰。胡蜂食性杂,荤素搭配,即吃水果蜜汁,也吃昆虫。
胡蜂捕食螳螂
当胡蜂感觉到危险时,工蜂会暴露尾针,释放毒液,毒液在空气挥发,其它工蜂会接收到报警信息,马上进入备战状态。所以胡蜂的毒液不仅是杀人凶器,还是化学信号,引起了胡蜂群体的社会性行为。
胡蜂除了蜇人特别危险,还是蜜蜂的天敌,经常会捕食蜜蜂,给养蜂业造成损失。但胡蜂又是一类应用价值很高的昆虫,在生物防治方面可利用它们消灭农作物、森林、果树上的害虫。除此之外,胡蜂的幼虫、蜂蛹营养丰富,可开发各种功能营养食品。所在在南方有胡蜂养殖户,即用来为农田防害虫,也产出蜂蛹、若虫卖钱增加收入。
见之则需远避的马蜂窝
1、袭人原因
胡蜂袭人原因有四:一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村镇、道路等人为活动密集区树木增多,便于胡蜂筑巢安家,扩大繁殖,种群数量增加。二是气候变暖,蠕虫类昆虫的增加,为胡蜂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造成胡蜂大量繁殖。三是夏秋季温度偏高、干旱少雨,致胡蜂活动频繁。四是胡蜂活动时间与农忙及核桃、板栗等林产品的收获季节冲突,农民无意识惊扰胡蜂,遭到袭击。
2、袭人特点
胡蜂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畜,只有在受到惊扰时或环境中其他化学品气味刺激时才会袭击人、畜。胡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并排放毒液。
3、胡蜂对人的危害
胡蜂尾部长有螯针,人被蛰伤后,伤口往往肿起小水泡,并迅速化脓,受伤严重者出现无尿,或者尿呈浓茶色、酱油色的症状,特别严重的在3个小时内就可以因中毒性心肌炎死亡。
蜇伤后一般临床表现
人被胡蜂蛰伤后的严重程度与蛰伤针次和进入人体的毒液量有直接关系,其毒素分为溶血毒素和神经毒素。常见临床表现为:
1、蜇伤部位:一般出现局部疼痛、肿胀,12-48小时加重,波及范围扩大,可溃破形成不同大小的溃疡面。
2、过敏反应:一般在蛰伤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出现,表现为迅速扩散的皮疹、憋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是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
3、溶血:后期可表现为不同程度溶血。
4、多器官、系统损伤:严重者可出现肾脏、肝脏、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影响,直至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置人于死地。
目前暂无针对胡蜂蛰伤的特效药,但通过及时的局部处理和对症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
胡蜂蛰伤的紧急救治
若被胡蜂蜇伤,要立即检查伤口,伤势较轻者要挤出毒液,涂抹食醋,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伤口,还可涂皮炎平、南通蛇药等,并就近到医院观察治疗,伤势较重者要在伤口近心端扎止血带,每隔15分钟放松一次,结扎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并尽快送往市中心医院、中医院进行诊治。
胡蜂袭人预防和自救
一、胡蜂预防基本常识
1、发现胡蜂时,注意不要惊扰胡蜂,出门带帽子。
2、庭院要经常修剪树木,翻松土壤,减少胡蜂筑巢的机会,房前屋后避免栽种多汁植物,减少胡蜂进入宅院的机会。
3、不要在村庄附近养蜜蜂。
4、不应在空旷地方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胡蜂集结。
5、化妆品内含的化学合成物质和气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容易招蜂,出行前不要饮酒、使用化妆品。
6、胡蜂是色盲,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
7、被蜂群攻击,应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动,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复扑打。
8、野外活动时应注意观察周边环境,避免惊扰蜂巢,在胡蜂分布密集区活动时要穿深色长衣裤防护。
9、野外活动时如遇见单飞的胡蜂在周围盘旋,表示你已接近它的警戒范围,绝不要挥赶或骚扰它,也不要近距离观察胡蜂,要尽快离开,以免它发出讯息招来群蜂攻击。
10、在人类活动区附近发现胡蜂巢穴,没有完善的防护装备切勿自行摘巢,报告森防、消防部门处理。野外作业人员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醋、蛇药、息斯敏等)。
自救:
一旦招惹蜂群,要马上采取保护措施,如躲进建筑内关好门窗、就地趴下减少暴露面积,用衣物或其他膜状物覆盖身体,尤其做好头面部、手等暴露部位的保护。
如被胡蜂蜇伤,首先应检查有无皮肤内毒刺,发现毒刺应拔除,局部伤口可用食醋或弱酸性物质外敷,冰敷可减缓毒素吸收,也可用减压器(拔火罐等)吸出毒液,对减轻局部反应有效。然后,最重要的一步,是尽快至医院就诊。
文:优创Ayou整理编辑
图: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优知识 | 认识户外杀手:胡蜂阁下
怎么让宝宝认识动物 教孩子认识动物的方法有哪些
与宠物共享户外乐趣:宠物户外装备的创业前景
猫咪夏日的隐藏杀手:如何保护爱宠远离隐藏杀手,让它过一个健康的夏天!
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怎么让宝宝认识动物
宠物的血液阴性杀手:吉斯巴贝斯虫
关于宝宝的居家安全与户外安全知识
“鲜花杀手”名叫“黄莺”
优锐犬舍-江西优锐训犬俱乐部
网址: 优知识 | 认识户外杀手:胡蜂阁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88325.html
上一篇: 全球宠物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
下一篇: 分场长/场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