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铲屎官喜得小崽崽,面对刚刚接触新世界的新主子,有一个问题可能会让铲屎官略显头疼——如何照顾新生幼猫?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看护小常识,建议各位铲屎官一定要收藏码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温度
适宜的温度对于幼猫来说十分重要,幼猫的体温要比成年猫的体温低,需要适环境温度来保持体温。
出生一周的猫咪:出生一周的小猫体温大约为35~36℃,无法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热能,也没有明显的颤抖反射,需要保温器让温度能保持在29~32℃。
2~3周猫咪:可以积极爬行,正常体温是36~38℃,室内温度最好不低于26.5℃。
3~4周猫咪:小猫已经可以产热,环境温度不能低于24℃。
展开剩余83%
保暖用具:保温器、暖宝宝、保温灯、电热毯、温度计、毛毯等,注意温度的调控,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幼猫的生存。
如果是多只幼猫放在一起,建议选择宽敞的幼猫看护箱,防止猫咪“堆积”,影响空气循环,或者造成猫咪窒息的情况。
二、饮食
幼猫在刚出生时,母乳喂养非常重要,母乳营养均衡,还可以增加幼猫的抵抗力,提高幼猫的存活率。所以,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建议最初阶段采用母乳喂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猫咪成长到一定阶段的,为了猫咪更好的成长,可以适当给猫咪补奶。
如歌选择幼猫奶粉?
一般情况下,猫咪四周大的时候就可以喂养幼猫专用奶粉或者羊奶粉,铲屎官可根据医生或者宠物医院专业人士的推荐,选择更加合适自己猫咪引用的奶。
注意:不可以饮用牛奶,因为大部分猫咪乳糖不耐受,喝了会拉稀。
如何给幼猫喂食?
铲屎官需配备一些猫咪饮食专用工具,比如奶瓶、滴管、针筒等。
保持工具清洁:所有使用到的奶瓶、奶嘴、针筒等工具都需要保持清洁,每日用煮过的温水冲洗干净。 将奶粉用温水冲开泡好,温度最好保持在38.6℃左右,不可太冷以防小猫被刺激而呕吐、减缓肠道蠕动、诱发低体温等。切忌用开水冲泡奶粉,避免破坏营养结构 用手托住幼猫,让其头部微微上扬,或者让猫咪俯趴在你的腿上,以原始的进食姿态喂食,不要在猫咪仰面躺时喂奶,容易呛肺。如果猫咪不愿意自主吃奶,可以采用针筒“点推式”喂奶,推一点停一下,让猫咪有节奏的进食。注意:喂奶过程中要有耐心,不可急躁,不要呛到小猫咪,以防造成吸入式肺炎。如果猫咪不愿意喝奶也要暂停一下,不要太强迫,过一阵子再尝试重新喂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生猫尽量采用少食多量的方式进行喂食。
7日前猫咪:每两小时3~6毫升
7~14日猫咪:白天每两小时6~10毫升,晚上每四小时喂一次
14~21日猫咪:白天每两小时8~10毫升,晚间11点到清晨8点之间喂一次。
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吃奶量及健康状况),给小猫咪补奶,如果母猫奶水充足,则不用强制频繁喂奶。
三、排泄
1.排便方式:
三周内的幼猫是不会自己排便的,如果没有母猫,铲屎官就要采取人工干预的形式帮助排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婴儿湿巾,轻轻的擦拭猫咪的屁股,猫咪受到刺激就可排便。
食物进入胃时,会刺激肠道蠕动,所以最好在小猫喝完奶之后再进行刺激排泄,这时候比较容易能排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2.要注意观察小猫的排泄物,可以帮助判断猫咪的健康状况,正常情况下猫咪的尿液呈淡黄色,如果尿液呈淡红色,很有可能是缺水或者其他健康问题,建议去专业人士那里检查猫咪身体。
四、疾病防控
新生幼猫因为抵抗力较低,很容易患上一些疾病,比如猫瘟。
在疾病的初发阶段,症状表现的并不是特别明显,所以铲屎官一定要仔细观察幼猫的日常状况,如果出现了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腹泻等状况,一定要去医院及时问诊。
当猫到两个月的时候,可以接种疫苗来提高猫咪抵抗力,预防多种传染疾病。接种前需要请医生对猫咪的身体状况检查一下,选择在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接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小贴士
保持环境的清洁与卫生,猫咪的喂食工具一定要记得清洗消毒。 小猫避免接触其他的陌生的猫咪,以感染某些病毒或者细菌。 接触猫咪前一定要记得洗手消毒,以免给猫咪带去细菌和病毒。(图片来源于网络)
刚刚出生的猫咪需要额外关注,铲屎官一定要多多关怀,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