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详细了解狗狗15种寄生虫(一)

详细了解狗狗15种寄生虫(一)

寄生虫疾病是狗狗的常见疾病,给狗狗的生活带来极坏影响,严重时甚至可以引起狗狗死亡。寄生虫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发病初期很少看到临床症状,往往被狗狗家长所忽视。以下介绍15种常见的狗狗寄生虫病的病原及其生活史、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希望能够让狗狗家长掌握狗狗生理知识,及早发现寄生虫疾病,让狗狗健康成长。

1.犬蛔虫病:

本病是由犬蛔虫和狮蛔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和胃内引起的。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危害1~3月龄的仔犬,影响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

【病原及其生活史】

犬蛔虫(犬弓首蛔虫)呈淡黄白色,头端有3片唇,体侧有狭长的颈翼膜。犬蛔虫的特点是在食道与肠管连接处有一个小胃。雄虫长50~110毫米,尾端弯曲;雌虫长90~180毫米,尾端直。狮蛔虫(狮弓蛔虫)颜色、形态与人蛔虫相似,但无小胃;雄虫长35~70毫米,雌虫长30~100毫米。

犬蛔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3月龄以内的仔犬吞食了感染性虫卵后,在肠内孵出幼虫,幼虫钻犬肠壁,经淋巴系统到肠系膜淋巴结,然后经血流到达肝脏,再随血流到达肺脏,幼虫经肺泡、细支气管、支气管,再经喉头被咽入胃,到小肠迸一步发育为成虫,全部过程4~5周。年龄犬的犬吞食了感染性虫卵后,幼虫随血流到达身体各组织器官中,形成包囊,幼虫保持活力,但不进一步发育;体内含有包囊的母犬怀孕后,幼虫被激活,通过胎盘移行到胎儿肝脏而引起胎内感染。胎儿出生后,幼虫移行到肺脏,然后再移行到胃肠道发育为成虫,在仔犬出生后23-40天己出现成熟的犬蛔虫。新生仔犬也可通过吸吮初乳而引起感染;感染后幼虫在小肠中直接发育为成虫。

狮蛔虫虫卵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被犬吞食后,幼虫在小肠内逸出,进而钻入肠壁内发育后返回肠腔,经3-4周发育为成虫;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逐渐消瘦,粘膜苍白。食欲不振,呕吐,异嗜,消化障碍,先下痢而后便秘。偶见有癫痫性痉挛。幼犬腹部膨犬,发育迟缓。感染严重时,其呕吐物和粪便中常排出蛔虫,即可确诊。

【防治措施】

(1)定期检查与驱虫:幼犬每月检查1次,成年犬每季检查1次,发现病犬,立即进行驱虫。可用左咪唑,每千克体重10毫克内服。或用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毫克,每天服两次,连服两天。或用噻嘧啶(抗虫灵)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内服。或用驱蛔灵每千克体重100毫克,内服。

(2)搞好清洁卫生:对环境、食槽、食物的清洁卫生要认真搞好,及时清除粪便,并进行发酵处理。

2.犬钩虫病:

本病是犬比较多发而且危害严重的线虫病。钩虫寄生于小肠内,主要是十二指肠。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气候温暖地区常见,多发于夏季,特别是狭小、潮湿的犬窝更易发生。

【病原及其生活史】

引起犬钩虫病的病原,常见的是犬钩虫与狭头钩虫。

犬钩虫为淡黄白色小线虫,头端稍向背侧弯曲,口囊很发达,口囊前缘腹面两侧各有3个犬齿,各齿向内呈钩状弯曲。雄虫长10~12毫米,雌虫长14~16毫米。 狭头钩虫两端稍细,较犬钩虫小,口囊前缘腹面两侧各有1片半月状切板。雄虫长5~8.5毫米,雌虫长7~10毫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犬钩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经12~30小时孵出幼虫(杆状蚴),再经1周左右,蜕化为感染性幼虫(带鞘丝状蚴)。犬通常经口感染,也可经皮肤和口粘膜感染。当幼虫经口进入宿虫体后,停留在肠内,脱去囊鞘,逐渐发育为成虫。当幼虫经皮肤侵入时,钻人外周血管,移行到肺泡和气管,随痰进入口腔,吞下后到小肠发育为成虫。犬钩虫还可通过胎盘、初乳感染。狭头钩虫的生活史与犬钩虫相似,但以经口感染较为多见。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粘膜苍白,消瘦,被毛粗刚无光泽,易脱落。食欲减退,异嗜,呕吐,消化障碍,下痢和便秘交替发作。粪便带血或呈黑色,严重时如柏油状,并带有腐臭气味。如幼虫犬量经皮肤侵入时,皮肤发炎,奇痒。有的四肢浮肿,以后破溃,或出现口角糜烂等。经胎内或初乳感染犬钩虫的3周龄内的仔犬,可引起严重贫血,导致昏迷和死亡。

【防治措施】

(1)驱虫:商品制剂为4.5%二碘硝基酚溶液1次皮下注射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22毫升(10毫克),对犬的各种钩虫驱虫效果接近100%。该药对犬蛔虫、鞭虫、绦虫和肺吸虫效果不佳。此外,也可应用左嘧啶、甲苯嘧啶、噻嘧啶驱虫,用量用法,可参阅犬蛔虫病。 严重贫血时,还需对症治疗,口服或注射含铁的滋补剂或输血。

(2)卫生消毒:应保持犬舍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对笼舍的木制部分用开水浇烫,铁制部分或地面用喷灯喷烧,可搬动的用具可移到户外曝晒,以杀死虫卵。

3.犬鞭虫病:

本病是由狐毛首线虫寄生于犬的盲肠引起的。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此病主要危害幼犬,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死亡。

【病原及其生活史】

狐毛首线虫呈乳白色。前部细长呈丝状,为食道部,约占生体全长的2/3。后部为体部,短粗。生体长45~75毫米,雌虫后部钝直,雄虫尾端卷曲。 随粪便排出体外的虫卵,在适宜条件下,约经3周发育为感染性虫卵。犬吞食了感染性虫卵后,幼虫在肠中孵出,钻入小肠前部粘膜内,停留2~10天,然后进入盲肠内发育为成虫。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一般感染不呈现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由于虫体头部深深钻入粘膜内,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肠炎。虫体吸血常导致病犬贫血。

【防治措施】

(1)驱虫:酚嘧啶为驱除鞭虫的特效药,按每千克体重2毫克口服,或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0毫克口服,每天两次,连喂3~5天。

(2)搞好清洁卫生:利用虫卵对干燥敏感的特性,保持犬舍清洁干燥,减少感染机会。

4.犬旋毛虫病:

本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已知约有100多种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可以感染旋毛虫病,包括肉食兽、杂食兽、啮齿类和人,其中哺乳动物至少有65种,家畜中主要是猪和人。我国东北三省犬的旋毛虫感染率很高。

【病原及其生活史】

旋毛虫为一种很小的、前细后粗的白色小线虫,雄虫长1.4~1.6毫米,雌虫长3~4毫米,肉眼勉强可以看到。寄生在小肠的肠壁上。

它的生活史特点是,同一动物既是终宿主,又是中间宿主。当人或动物吃了含有旋毛虫幼虫包囊的肉后,包囊被消化,幼虫逸出钻入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粘膜内,约经1.5~3天即发育为成虫,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钻入犬肠腺或粘膜下淋巴间隙中产幼虫。犬部分幼虫随血流散布到全身。横纹肌是旋毛虫幼虫最适宜的寄生部位。刚进入肌纤维的幼虫是直的,随后迅速发育增犬,逐渐卷曲并形成包囊。犬体内的包囊呈圆形,犬小为0.25~0.3毫米X0.4毫米,眼观呈白色针尖状。包囊内含有囊液和1~2条卷曲的幼虫,个别可达6~7条。包囊在数月或1~2年内开始钙化,钙化包囊的幼虫仍能存活数年。

【防治措施】

搞好卫生,消灭鼠类,将尸体烧毁或深埋。禁止随意抛弃动物尸体和内脏。对检出旋毛虫的尸体,应接规定处理。喂犬的生肉必须经过卫生检验,证明无旋毛虫才可喂饲。旋毛虫病可试用丙硫嘧啶治疗,用量按25~40毫克/千克体重日,分2~3次口服,5~7天为1疗程。

5.犬心丝虫病:

本病是由犬心丝虫寄生于犬的右心室及肺动脉(少见于胸腔、支气管内)引起循环障碍、呼吸困难及贫血等症状的一种丝生病。除感染犬外,猫及其他野生肉食动物也可被感染。本病在我国分布甚广,北至沈阳,南至广州均有发现。

【病原及其生活史】

犬心丝虫(又名犬恶虫),呈黄白色细长粉丝状。雄虫长120~160毫米,尾部呈螺旋状卷曲;雌虫长250~300毫米。胎生的幼虫叫微丝蚴,寄生于血液内,体长307~322微米,无鞘。 犬心丝虫完成生活史需犬蚤、按蚊或库蚊作为中间宿主。寄生在右心室的雌虫产出能自由活动的微丝蚴,进入血液,蚤、蚊吸血时把微丝蚴吸入体内,发育成感染性幼虫,进入蚤、蚊的口内,当蚤、蚊吸血时,幼虫从口逸出钻入终宿主的皮内,经皮下淋巴液或血液而循环到心脏及犬血管内。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慢性咳嗽,但无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他症状,运动时加重,或运动时病犬易疲劳。随着病情发展,病犬出现心悸亢进,脉细弱并有间歇,心内有杂音。肝区触诊疼痛,肝肿大。胸、腹腔积水,全身浮肿。呼吸困难。长期受到感染的病例,肺原性心脏病十分明显。末期,由于全身衰弱或运动时虚脱而死亡。病犬常伴发结节性皮肤病,以瘙痒和倾向破溃的多发性灶状结节为特征。皮肤结节为血管中心的化脓性肉芽肿炎症,在化脓性肉芽肿周围的血管内常见有微丝蚴。X线摄影可见右心室扩张,主动脉、肺动脉扩张。

【防治措施】

(1)驱虫: 驱杀成虫:应用硫胂酰胺钠,剂量为2.2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注射,1日两次,连用两日。静脉注射时应缓缓注入,药液不可漏出血管外,以免引起组织发炎及坏死。或用盐酸二氯苯胂,剂量为2.5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注射,每隔4~5天1次,该药驱虫作用较强,毒性小。

驱微丝蚴:用左嘧啶,用量为1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连用15天,治疗第六天后检验血液,当血液中检不出微丝蚴时,停止治疗。或用伊维菌素(商品名害获灭lvomec),用量为0.05~0.1毫克/千克体重,1次皮内注射。或用倍硫磷,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7%溶液0.2毫升,必要时间隔2周重复1~2次。还应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治疗。

(2)防止和消灭中间宿主:防止和消灭蚤、蚊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也可采用药物预防:乙胺嗪(海群生)内服剂量6.6毫克/千克体重,在蚊、蝇活动季节应连续用药。对微丝蚴阳性犬,严禁使用乙胺嗪,必须先用药杀灭成虫和微丝蚴后,才能开始用乙胺嗪进行预防。

6.犬绦虫病:

寄生于犬小肠内的绦虫种类很多,不仅成虫期对犬、猫的健康危害很大,而其幼虫期大多以其他家畜(或人)作为中间宿主,严重危害家畜和人体健康。现将几种主要绦虫介绍如下:

【病原及其生活史】

(1)犬绦虫(犬复孔绦虫、瓜实绦虫):虫体呈淡红色,长10~50厘米。成熟体节长7毫米,宽2~3毫米,呈长卵圆形,外观如黄瓜籽。每个成熟节片含两套雌雄生殖器官,生殖孔开口于体节两侧的中央部。蚤类及犬毛虱为犬绦虫的中间宿主,在其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终宿主吞食了含似囊尾勘的蚤或虱而被感染,在小肠内约经3周发育为成虫。

(2)线中绦虫(中线绦虫):虫体长30~250厘米,最宽处为3毫米。成熟节片近方形,每节有一套生殖器官,子宫位于节片中央而呈纵的长囊状,故眼观该种绦虫的链体中央部位有一纵线贯穿。已知中线绦虫需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食粪的地螨,在其体内形成似囊尾蚴。第二中间宿主为蛇、蛙、鸟类及啮齿类,在它们体内形成四槽蚴,多在第二中间宿主的腹腔或肝、肺等器官内发现。四槽蚴被终宿主吞食后,经16~20天变为成虫。

(3)泡状带绦虫(边缘绦虫):虫体长75~500厘米,前部节片宽而短,向后节片逐渐加长,成熟体节长宽为10~14毫米X4~5毫米。子宫有5~10对大侧枝再分小枝,每个节片有一套生殖器官,生殖孔在节片一侧不规则地交互开口。中间宿主为牛、羊、猪等家畜,幼虫为细颈囊尾蚴,寄生在中间宿主的肝脏、犬网膜及肠系膜等处,犬吞食含细颈囊尾蚴的内脏而被感染,经36~73日在小肠发育为成虫。

(4)豆状带绦虫(锯齿绦虫),虫体长60~200厘米,生殖孔不规则地在节片一侧交互开口,稍突出,使虫体侧缘呈锯齿状,成熟体节长宽为10~15毫米X4~7毫米:子宫有8~14对侧枝。中间宿主为家兔和野兔,幼虫为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兔的肝脏、网膜、肠系膜等处。犬吞食含豆状囊尾蚴的内脏,经35~46日发育为成虫。

(5)多头带绦虫(多头绦虫),生体长40~100厘米,最宽处为5毫米,子宫有9~26对侧枝。中间宿主为牛和羊,幼虫为多头蚴(脑共尾蚴),寄生于中间宿主脑内,有时也见于延脑或脊髓中。犬吞食含多头助的脑而被感染,约经41~73天发育为成虫。

(6)细粒棘球绦虫:虫体由1个头节和3~4个节片组成,全长不超过7毫米。成熟节片内有一套生殖器官,孕节长度超过虫体全长的一半,子宫呈囊状,没有侧枝,只有一些突起。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为棘球蚴,寄生于多种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中,犬吃了含棘球蚴的脏器而被感染。

(7)曼氏迭宫绦虫(豆氏裂头绦虫):虫体长约100厘米,宽2~2.5厘米。头节呈指形,背腹各有一个纵行的吸槽。颈节细长。节片一般宽大于长。孕卵节片则长宽几乎相等。成熟节片中有一套生殖器官,节片前部中央有一圆形雄性生殖孔,子宫呈螺旋盘曲,位于节片中部,子宫末端开口与阴道口分别位于雄性生殖孔下方。虫体呈黄灰色,体节中央因子宫与虫卵而呈灰黑色点状连线。曼氏迭宫绦虫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桡足类(如剑水蚤),在其体内发育为原尾蚴。第二中间宿主为蛙类和蛇类(鱼类、鸟类甚至犬可作为转运宿主),在其体内发育为裂头蚴。猫、犬为终末宿主,裂头蚴在其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病犬除了偶然地排出成熟节片外,轻度感染通常不引人注意。严重感染时呈现食欲反常(贪食、异嗜),呕吐,慢性肠炎,腹泻、便秘交替发生,贫血,消瘦,容易激动或精神沉郁,有的发生痉挛或四肢麻痹。虫体成团时可堵塞肠管,导致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和肠破裂等急腹症。

【防治措施】

(1)治疗性驱虫:用氢溴槟榔素,用量为1.5~2毫克/千克体重,口服。使病犬绝食12~20小时后给药。为了防止呕吐,应在服药前15~20分钟给予稀碘酊液(水10毫升,碘酊两滴)。或用吡喹酮,用量为5~10毫克/千克体重次,口服。或用盐酸丁奈脒,用量为25~5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驱除细粒棘球绦虫用50毫克,间隔48小时再用1次。

(2)预防性驱虫:每年应进行4次预防性驱虫(每季度1次),繁殖犬应在配种前3~4周内进行。驱虫时应把犬隔离在一定范围内,以便收集排出的虫体和粪便,彻底销毁,防止散布病原。

(3)注意清洁卫生,消灭传噪源:妥善处理屠宰废弃物,防止犬采食带有绦虫蚴的中间宿主或其未煮熟的脏器;保持犬舍和犬体清洁,经常用杀虫剂杀灭犬体上的蚤与虱,消灭啮齿动物。

7.犬肝吸虫病:

我国犬、猫肝吸虫病的病原体主要为中华支睾掌吸虫,寄生于胆囊及胆管内。本病在我国分布较广,已有24个省市有本病报道,以南方各省流行最严重。

【病原及其生活史】

中华支睾吸虫(华支睾吸虫)虫体扁平,柔软,半透明,形似葵花籽状,前端稍尖,后端钝圆;体长10~25毫米,宽3~5毫米。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两者相距较远。

虫卵随粪排出落入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体内孵出毛蚴,后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尾蚴由螺体逸出,于水中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或虾,形成囊蚴。含囊助的鱼或虾被终宿主吞食后,幼虫从总胆管或穿过肠壁经血流到达胆管内,约经1个月发育为成虫。

【诊断要点】

在本病流行区,有以生鱼虾喂犬、猫的历史;临床上出现消化不良,下痢,消瘦,贫血,黄疸,水肿等症状时,可疑为本病。采用水洗沉淀法或甲醛乙醚沉淀法进行粪便检验,发现虫卵即可确诊。

【防治措施】

第一,在流行地区,对犬、猫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吡喹酮,用量为50~75毫克/千克体重次,口服。或六氟对二甲苯,口服量为50毫克/千克体重,每天1次,连用10天。或丙硫咪唑,口服量为30毫克/千克体重,每天1次,连用12天。

第二,在疫区禁止以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喂养犬、猫,鱼塘应改用牛粪为肥料。禁止在鱼塘边盖猪圈或厕所。疫区应消灭淡水螺。

更多实用、免费、有效的训狗方法、训狗教程,欢迎访问"爱训狗博客(http://92xungou.com)"

相关知识

详细了解狗狗15种寄生虫
宠物小课堂:详细了解狗狗身上的寄生虫,冬天狗狗需要驱虫?
养狗人士注意了,15种不能给宠物狗吃的食物,尤其是金毛犬
狗狗肠道寄生虫防治指南(了解寄生虫种类)
宠物洗澡必备工具详解(让狗狗洗澡更方便的15种工具推荐)
什么狗最好看?15种高颜值狗狗品种分享
狗狗必吃的15种食物长寿健康秘籍
15种❌的狗狗教育法,大部分人都错了!你错了几条呢?
狗狗补充蛋白质的方法(让宠物健康成长的15种实用技巧)
狗狗养护常识大全(了解宠物护理,让狗狗更健康)

网址: 详细了解狗狗15种寄生虫(一)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97366.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狗狗身上有寄生虫怎么办?
下一篇: 狗生要面对的八种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