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近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王瑞贺表示,要把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增加列入今年的立法计划,并加快动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
在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民恐慌,食用野生动物成为千夫所指的现在,连带观赏动物、人工繁育产业,也正在迎来一场舆论海啸。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这场人心恐慌和舆论海啸,会不会变成一场更持久的打击?
在农牧圈子里,更多讨论的是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能不能给食用或者药用野生动物留下一个口子的问题,但对于观赏类的异宠小宠而言,野生动物保护修法,会变成异宠产业的灭顶之灾,还是一个正规化的窗口?
整个行业都在等待一个答案。但毫无疑问的是,强化动物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关系,肯定会是这次修法的新增重点。
目前,大量“异宠”或异域宠物,其实是指被人们当作宠物饲养和观赏的野生动物,大多来源于野外,或是野生种源人工繁育的后代,往往来自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鱼类、两栖类、鸟类及兽类等。
根据新华社媒体报道,目前,全球野生动植物贸易年交易额高达300-420亿美元,其中200亿为非法贸易额,而异宠贸易是主要的推动因素之一。目前全球统计出超过500种的爬行动物以及500种的鸟类被用作异宠交易,其中涉及大量濒危和受保护物种。
同时,有专家还指出“异宠”被遗弃、“放生”或逃逸,已经让中国本土生物多样性深受其害,如常见的巴西红耳龟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对媒体表示,有成熟的繁殖技术,有明确的种源来源,有固定的养殖场所,有严格的检疫标准,有规范的经营程序,所谓的“野生动物”可纳入家禽家畜管理范围,应该允许商业食用、利用。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则认为,应对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全面禁贸。“任何商业利用野生动物的行为都会增加人跟动物的密切接触,都会增加公共健康风险,这种代价绝不是一个野生动物产业可以承担的。”
但归根到底,目前整个异宠小宠产业的分散、弱小和不规范,是导致行业在现在的困境中难以自拔的原因。
由于市场发展时间很短,产业缺少足够分量的大型玩家,在政府监管面前,也缺乏大型企业、协会和专业媒体的建言影响,特别是在当下疫情的恐慌里,全社会公众对异宠产业的接受度都降到了一个新低,如果行业里的商家,特别是头部商家不能找到有效办法让自己正规化,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至少默许,对整个产业也许都会造成长久的冲击。
在当前,头部商家,要尽快证明自己的种源和养殖健康能力,以便在修法中不被作为负面典型;只有证明了行业能与公共卫生安全相容,才能谋得长远发展;
有条件的企业,应该主动提高和专家、媒体的沟通,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
唯有团结自救自律,才能赢得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法难在哪 大数据揭秘超5000亿大产业
异宠爱好者:他在家里养了180多只蜥蜴 被吐槽养宠像在“搞养殖”
异宠爱好者:他在家里养了180多只蜥蜴,被吐槽养宠像在“搞养殖”
异宠流行,亟须引起重视
疫情下的2020:停止一切野生动物交易,“异宠”业该何去何从?
野生动物不是宠物,专家警告“异宠经济”风险丛生
野生动物不是宠物!专家警告“异宠经济”背后风险丛生
合法吗?安全吗?异宠流行亟须引起重视
普法宣传丨爬宠、甲虫......饲养“异宠”须谨慎!法律风险要防范→
为什么说小宠异宠市场的春天来了?
网址: 野生动物保护修法,异宠爬宠产业怎么办?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97709.html
上一篇: 你好,选择哪种宠物需... |
下一篇: 人人 宠物派怎么把物品拖入幸运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