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或者是逃避依恋的你,有想过你家的猫或狗,是哪一种依恋风格吗?
要想知道答案,其实就有一个非常容易操作的办法:观察法。想当年 Ainsworth 分类婴儿与母亲的依附风格,其实就是利用观察法,用了当年非常著名的 「陌生情境1」(strange situation),把孩子分成三种不同的风格。而这次的猫猫依恋风格研究,也是采用类似的方法。
在我继续往下说之前,你可以先拿你家的毛小孩做测试。
测测看你家的猫猫狗狗!首先,你可能要找一个朋友或者是陌生的房间,总之是它们几乎没有去过的地方,然后你和他留在那个房间里面,你可以用纸胶带在地板上贴出一个圆圈,然后你坐在里面。
在 2 分钟当中,你呆坐在圆圈当中,如果它来陪你玩的话你可以跟牠玩。
接着你离开房间 2 分钟。
然后你再回来,观察它跟你的互动方式是下面的哪一种:
A. 很自在自然地跟你玩在一起,就像你没有离开过一样。
B. 刻意地跟你保持疏离、或者是你想靠近你,但却退得很远。
C. 黏着你不放,好像怕你随时会走掉。
你家的毛孩是上面的哪一种呢?,研究者透过动物行为观察法进行分类认为,如果它表现出 A 的行为,可能就是属于安全依恋,如果是 B、C,可能就是属于不安全依恋的类型(当然,如同陌生人情境的原始研究,观察法并不是万能的。在另外的一个幼猫的研究当中发现有 11.3% 左右的幼猫无法被归类)。
猫狗的依恋风格测试Vitale 和她的团队对和 38 只成猫进行了这两种依恋类型的测试2。
首先,将小猫或猫及其照顾者放在一起放在一个房间里,在照顾者的四周画一个圆圈。如果猫进入了圈子,那么照顾者可以与之互动。两分钟后,照顾者离开了,只剩下猫。
又过了两分钟,照顾者回到了房间,再次坐在圈子里。整个测试都被拍摄了下来,科学家们分析了影片并对猫儿的依恋类型进行分类。
结果显示,65.8% 的猫被分类为安全依恋,而 34.2% 的猫是不安全依恋。
有趣的是,这比例与人类婴儿中 65% 的安全依恋率非常接近。
猫的安全依恋率略高于 2018 年发表的 59 只伴侣狗的测试:安全依恋的狗占 61%,不安全依恋的狗则是 39%。——引自 Science alert3。
研究者透过另外那个幼猫的研究,进行追踪调查,把 79 只幼猫分成两组,其中有将近一半的幼猫进行社交培训的活动,总共六个星期;另外一半则当作控制组,然后进行前后测观察。
结果发现有 64.3% 被归类为安全依恋,有 35.7% 被归为不安全依恋(前面谈过,9 只无法被归类),而且此依恋风格似乎不会因为比较多的照顾或社交训练,而有所改变。
我家阿猫阿狗都不理我,该怎么办?换句话说,早期形成的依恋风格,很可能让幼猫「携带着长大」,一方面显示出早期抚育经验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也给那些「家里面猫咪不亲人」的主人一个慰藉——并不是你的问题,而是牠的个性本来就如此。
这让我联想到,在我写依恋理论的这么多年(其实也不到 10 年XD)当中,经常有人询问我「如果我是不安全依恋、或者是伴侣是不安全依恋,那我们要怎么改变(我要怎么改变他、或者是我要怎么改变我自己)?」搞得好像是不安全依恋就一定要改变一样。
没错,不安全依恋「者」的确比较忧郁、焦虑、关系或者生活满意度较低,但仍然会因为不同的关系,而有一些调整4。
所以,「安全感训练」虽然是其中一种方式(你不嫌弃的话可以看我的课程)。
但我觉得另外一种更「接纳5」(acceptance) 的做法是,接受自己或对方「如其所是」,你不需要改变或调整牠,你只需要给他他想要的距离、他渴望的关系,用两个人都可以靠近的姿态,自在而且有界限的生活在一起。
用这样的观点生活,或许有一天你会发现,不论你是哪一种依恋类型,你都有爱、被爱与做自己的权利。
注解与参考文献
1.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N. (2015).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Psychology Press.
2. Vitale, K. R., Behnke, A. C., & Udell, M. A. (2019). Attachment bonds between domestic cats and humans. Current Biology, 29(18), R864-R865.
3. Cats Bond Securely to Their Humans Maybe Even More Than Dogs Do
4. Kirkpatrick, L. A., & Davis, K. E. (1994). Attachment style, gender, and relationship stability: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3), 502.
5. Rohner, R. P., Melendez, T., & Kraimer-Rickaby, L. (2008). Intimate partner acceptance, parental acceptance in childhood,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mong American adults in ongoing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Cross-Cultural Research, 42(1), 13-22.
这研究结果相当有趣,由 488 名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数据表示,伴侣对你的接纳程度,以及童年你(记忆中)父母对你的接纳程度,均与你的心理适应好坏有关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此外,女性(而非男性)在童年时期,(记忆中)父亲(而非母亲)对她的接纳程度,在她与伴侣的关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介效果:女性的伴侣接纳她与否 → 她记忆中,她爸是否接纳她 → 她的心理适应好坏。
本文转载来源:https://haitaibear.tw/archives/7517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猫奴
猫奴如何打造猫咪活动空间?. 恭喜各位买了别墅的猫奴们,你家
猫奴是有“级别”之分的,你属于哪个级别呢?
猫脱毛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处理呢?
这11种不同的“喵喵喵”猫叫声,猫奴们你们知道其中的含义吗?
家里有宠物狗狗该如何打扫卫生呢?
盘点猫奴的10个等级,请各位对号入座,看看是否已“病入膏肓”?
猫咪爱咬人真是惯的?猫咪行为纠正看过来
如何解读宠物的爱和依恋?
研究发现,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往往与宠物有很强的情感联系
网址: 各位猫奴看过来!该如何知道家里的宠物是哪种依恋风格呢?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99928.html
上一篇: 什么叫犬的怀旧依恋心理? |
下一篇: 动物界依恋安全排名出炉:小猫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