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声音的辨别敏感性

声音的辨别敏感性

一、Weber定律

早在19世纪初时Weber(韦伯)便观察到当辨别两物体的重量时,如果两物体分别重0.5 kg 和1kg(相差为 0.5kg)时,辨别起来非常容易。而当两物体分别重 50 kg 和 50.5kg(相差同样为0.5 kg)`时辨别起来则不是那么容易。经过长年的观察和实验,Weber 和Fechner 指出机体感觉系统辨别敏感性遵循以下定律:

△S/S =k

公式中k为常数,‘△S为能分辨出两刺激量有所不同时所需要的最小差异,也就是差阈,S为两刺激量中较小者的值,,△S/S 又称为 Weber 比值(Weber fraction),上式便是心理物理学上广为接受的 Weber 定律(Weber's law)。

声信号有3个主要的声学参数:频率、强度和时程。本节将进一步探讨听觉系统对声音频率及强度辨别的敏感性,以及这一敏感性是否遵循 Weber 定律。

二、频率差阀

声音频率上的改变在心理声学上体现为音调的变化。频率辨别敏感度,也即频率差阈(frequency difference limen,DLF),指的是人耳能够听出两个声音音调不同所需要的最小频率差异。频率差阈的测量是让受试者听两个间隔时程很小(即第一个声音结束后,间隔一段很短的时间,开始播放第二个声音)的声音(配对声音),两个声音在频率上有细微的差异,受试者的任务是指出哪个声音的音调较高。

我们可以选定一个标准频率的声音作为参考声,然后取不同频率的声音与这个参考声组成配对,使其频差按一定等级排列(比如可使其频率差异分别为2H2、4Hz、6 Hz、8 Hz、10 Hz、12 Hz 等),各个频差的配对声随机呈现,但呈现的总次数相等。具体到每组配对声,两声音呈现的先后次序均为随机分配。

对某个特定频差的配对,如果受试者的回答正确率为75%,我们则可把这时的频差作为差阈。我们说过阳性反应率为50%时可作为阈值,那么这里为什么不选正确率为50%时的频差作为差阈呢?这在第一节选项测试法的最后给出了解释,由于这里用的是二选一的选项测试,答对的机会概率为50%。如果对于某个特定频差的回答正确率为50%,不能说明受试者刚好能够辨别这两个频率有所不同,而只能说明受试者完全无法区分这两个频率的声音而基本靠猜。

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刺激强度(分别为5 dB SL、10 dB SL、20 dB SL、40 dB SL和80 dB SL)。当声强接近听阈时(5 dB SL及 10 dB SL),频率辨别能力较差,Weber 比值明显高于声强较大时(≥20 dB SL)的 Weber 比值,对于 20~80 dB SL的强度水平,频率辨别能力彼此无显著差异,且在这样一个强度范围内,中频段(400~2000 Hz)的Weber 比值几乎恒定,遵循 Weber 定律,但在低频或高频时 Weber 比值却不在一个水平。在频率辨别敏感性较高的中频段,Weber 比值在 0.002(0.2%)左右,这意味着对于 1 kHz的纯音,人耳能分辨与之相差1~2Hz的另一纯音的音调。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声音的辨别敏感性
怎样降低小孩子声音敏感性
训练宝宝的声音辨别能力
【画眉鸟公母】探究画眉公母的声音﹢外表辨别
狗的噪音敏感性:原因、迹象和解决方案
Beagle 噪声敏感性和脱敏练习
惊人实验揭示:仓鼠竟然能辨别主人和陌生人的声音!
鸟的叫声辨别?
聪明狗狗:科学家首次证明,它们能辨别你在说“外语”
敏感性肌肤

网址: 声音的辨别敏感性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0000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原创 为
下一篇: 【基于Excel的财务建模】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