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观察日记
孙宜峰
泰戈尔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今年春天,一对小鸟——斑鸠(后来查询才知道的)意外的来临,使我有了真切的感受。
1月26日、考察
今天,正月初二,晴。由于新冠病毒的肆虐,武汉封城,高邮小区加强管理,宅在家里,百无聊赖。下午,站在阳台上,突然眼前一亮,一对小鸟栖息在西边小阳台的框架上,小鸟体型比喜鹊小,比麻雀大许多,有点像鸽子。上体羽毛褐色,头颈灰褐,额部和头顶灰色,尾部长羽蓝灰色,整体活脱脱的灰色。在那儿叽叽咕咕、东张西望,一会儿飞去,一会儿飞回,一会儿又飞到隔壁邻居家阳台上。是什么鸟?它们来做什么?莫非想来做窝?事先还来做个考察?
1月28日、做窝
今天,正月初四,晴。早上,戴着口罩,去菜场买了一点菜回来。蓦然回首,那对小鸟各自衔着树枝蹬在小阳台的框架上,不安的望着左右,然后把树枝放在阳台上的拐角处,飞走了。前天的疑问有了答案,的确想来做窝,心还蛮细的,还先来做个考察。可能是这对小鸟新婚燕尔,做个窝来度“蜜月”,难道新冠病毒对它们的生活没有影响?我把这个情况向妻作了汇报。
“以前只见燕子在家中衔窝,没想到小鸟也有这个需要”
“这可能与我们家生态环境好有关,现在的鸟不怕人了”
“这个小鸟是鸽子吗?”
“不是,一般鸽子会有自己的窝”
“哪会是什么鸟呢?”
“可能是布谷鸟,也可能是斑鸠吧”
“不管它什么鸟,就让它们在这里安心做窝吧”。
2月8日、成窝
今天,正月十五,元宵节,晴。知道小鸟来做窝,我每天都留神一下小鸟的工程进度。小鸟并未受新冠病毒的影响,每天都衔来树枝,横放一根、竖搭一根、斜插一根,一圈一圈的,结构简单。十天下来,成窝,形状为平盘状,六角形,不深。有的像燕子窝,但没有泥土,外径约20多cm,内径约8cm。我怕鸟屎从栅栏的缝隙掉到阳台的瓷砖上,也想为小鸟的底部挡挡寒风,特地找了一个硬纸板垫在鸟窝的下面,但没有跟小鸟打招呼。
2月13日、怀蛋
今天,正月二十,晴。斑鸠做好窝没几天,在窝里产了两只蛋,白色,比鹌鹑蛋大一点。我忙领着小王子隔着玻璃来看这两只蛋,小王子手舞足蹈。“我要吃蛋,我要吃鹌鹑蛋”“把这两只蛋煮了吧,给小王子吃”“不行!怎么能这样。要吃,买鹌鹑蛋给王子吃”,我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前几天,晚上看见斑鸠窝在那儿一动不动,曾经萌发过一个想法,把两只斑鸠抓住,美餐一顿。幸亏没有说出来。这对“新婚夫妇”,也有了自己的使命——开始轮流孵蛋。
这个是什么鸟呢?是布谷鸟还是斑鸠呢?下午,闲着无事,用手机上网查询。
斑鸠,别名:斑鸠咕咕(高邮可能叫布咕咕)、鹁鸪。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飞行似鸽,常滑翔。鸣声“咕咕、咕咕”单调低沉,警惕性甚高。巢筑在树上,用树枝搭成。巢形为平盘状,外径约30×40cm,内径约8.0×8.5cm。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卵径33×24mm。孵化期约18天,雏期约18天。上体羽以褐色为主,头颈灰褐;额部和头顶灰色或蓝灰色,肩羽的羽缘为红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为蓝灰色;尾的端部蓝灰色;颏和喉粉红色;下体为红褐色。雌雄羽色相似。
布谷鸟,别名大杜鹃。额浅灰褐色,头顶、枕至后颈暗银灰色,背暗灰色,腰及尾上覆羽蓝灰色,中央尾羽黑褐色,羽轴纹褐色,沿羽轴两侧缀白色细斑点,且多成对分布,末端具白色先端,两侧尾羽浅黑褐色,羽干两侧也具白色斑点,且白斑较大,内侧边缘也具一系列白斑和白色端斑。常常发出“布谷、布谷”的鸣叫声,繁殖期5~7月。无固定配偶,也不自己营巢和孵卵,而是将卵产于其它雀形目鸟类巢中,由这些鸟替它带孵带育。
我天天看到小鸟的形态、颜色、习性,又看见是两只蛋,特别是小鸟亲自搭窝孵蛋。我确定,小鸟不是布谷鸟,是斑鸠。
2月14日、孵蛋
新冠病毒防控,众志成城抗击,小区封闭管理,窝在家里不出。今天,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就带着小王子看看斑鸠孵蛋。仔细观察,发现一只斑鸠在孵蛋时,另一只就出去觅食,它们“交班”的时间大概在上午9点至12点之间。斑鸠每天坚持趴在两只蛋上不动窝,不觉单调和枯燥,乐此不疲。
在和斑鸠接触了十几天后,它们就不怕人了。在孵蛋时,我还近距离地观察它们,甚至用手摸它们,并不反感。不过,有时斑鸠对这种亲近行为也会“感冒”,有一天,当我抱着小王子准备摸它时,一只斑鸠竖起羽毛,用尖喙啄他,容不得对它的“调戏”,吓得小王子赶紧把手缩回来。
3月2日、破壳
今天,3月2日,阴有小雨。看见两只小斑鸠破壳而出,湿漉漉的、光秃秃的,在窝里不停的蠕动,心中窃喜。之前,我为孵蛋的斑鸠送过水和食物,一点大米和切片的苹果,斑鸠似乎并不领情,没有动过食物。我还怕斑鸠受冻,用一个牛奶盒放在窝的旁边,为其挡风遮雨。但后来也未见它们在牛奶盒里待过。就这样,经过两只斑鸠18天的轮流孵化,两个小生命诞生了。
3月3日、哺育
今天,我带小王子去看看斑鸠如何哺育小斑鸠。有了爱情的结晶后,这对斑鸠变得更为勤劳。它们会轮流守护它们的小宝宝,一只在家里陪伴,另一只则去觅食,有耐心、有规律。雏鸟长到10天后,斑鸠就不在窝里过夜。一到晚上,斑鸠夫妇就飞到树林里去觅食,第二天早上才飞回来给小斑鸠喂食。而且斑鸠喂食并不是将食物喂到雏鸟的嘴里,而是让小家伙在自己的嘴里取食,应该是在锻炼雏鸟的捕食能力。一日又一日,足足观察了一个星期。小王子也在家模仿这种取食方法,还唱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也来了一句“小斑鸠、穿灰衣,今年碰巧来这里”。
3月20日、飞去
今天,气温回升,阳光很好,晒被。两只小斑鸠的成长速度非常快,不长不短的18天下来,已经褪毛长羽,能够独立飞翔。昨天,四只斑鸠还在嬉戏,今天,斑鸠不见了,可能是雏鸟获得了飞翔能力,翅膀硬了,开始新的生活了。我清理了鸟屎栅栏窝,冲洗了瓷砖,心里有的失落,五十多天了,有新冠疫情的袭扰,幸好天天见着它们,多少有的感情,感觉生活的实在,今天飞去了,心中有的慌慌的、空空的。
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布谷、布谷”的叫声。我心中一直以为它们是布谷鸟,今天飞去了,或是提醒叫唤农民去“布谷、布谷”,或是去远方布下属于自己的种子。
飞去的是斑鸠,但愿它明年还会再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孙宜峰 | 《斑鸠》观察日记
观察小鸟的日记5篇
小鸟观察日记汇总八篇
观察小鸟的日记6篇
观察小鸟的日记合集八篇
鸟类观察日记(精选23篇)
【精华】动物观察日记汇总5篇
学生观察小鸟的日记作文
小动物观察日记15篇(精选)
鸟类观察日记
网址: 孙宜峰 | 《斑鸠》观察日记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00701.html
上一篇: 市民用镜头记录斑鸠“小爱侣”40 |
下一篇: 帮阳台斑鸠朋友拆了旧窝盖新窝,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