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刚出生的小袋鼠眼睛还未睁开,就能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与小袋鼠的行为相同的是( )
A . 蚯蚓走迷宫 B . 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的植物 C . 大山雀偷喝牛奶 D . 黑猩猩钓取白蚁
2.
下列科学家被尊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的是( )
A . 法布尔 B . 弗里施 C . 廷伯根 D . 劳伦兹
A .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B . 弗里斯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C . 廷伯根对银欧求食行为的研究 D .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1.
下面是“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中的迷宫示意图及小鼠从迷宫“入口”到“出口”所用时间的实验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2分37秒
1分46秒
54秒
A . 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迷宫路线 B . 用一只小鼠做一次实验即可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C . 不同小鼠在第一次走迷宫时所花的时间一定相等 D . 若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可能会减少
A . 观察法 B . 实验法 C . 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结合 D . 抽样调查法
3.
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动物甲乙丙完成绕道取食前尝试的次数分别为180次、8次、50次,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 . 甲→乙→丙 B . 乙→丙→甲 C . 丙→乙→甲 D . 丙→甲→乙
1.
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2.
动物的行为分为 行为和 行为。涡虫在多次“光照—电击”的配合下,最后只要给光照,涡虫就做出的反应,这种行为属于行为。蜘蛛结网,鸟类孵卵属于行为。
3.
科学家利用鸟环志对鸟类的迁徙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
1.
试根据下面报道回答以下问题:
印度曾经有过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崽的母狼疯狂闯进了主人不在家的一户农舍,对园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在家里的婴儿受到惊吓而大声啼哭起来,于是母狼循着哭声便跃窗进入房内……闻讯赶回家的主人正看到衔着婴儿的母狼进了山林。十余年后,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了被母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的不懂人言,只会嚎叫追随着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齿撕咬生肉为食的“狼孩”。
(1)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母狼哺乳婴儿长大的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是由母狼体内的决定的。
(2)
狼营群居生活,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3)
狼是肉食性动物,它的发达,适于撕咬食物,与它们的食性是相适应的。
(4)
“狼孩”的表现说明:正常人的许多行为是通过和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
2.
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图甲为“迷宫”示意图;图乙为实验中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
267秒
第二次
193秒
第三次
90秒
(1)
请在图乙中绘出小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时间的柱形图.
(2)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行为,通常小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的作用.
(3)
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
3.
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分隔成两部分,但是隔板的高度低于鱼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游向另一侧,若将小虾放在章鱼的另一侧,章鱼发现食物后,多次撞击玻璃板才能学会绕道取食,而猴子则可以很快学会绕道取食,请分析回答:
(1)
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获得食物,都属于学习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和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
上述实验证明,某些动物也可以形成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过大大增强了的能力。
1.
观察动物的行为非常有趣,下列观察笔记合理的是( )
A . 幼小的黑猩程模仿成年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技从蚊穴钓取白蚁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 . 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C . 刚从受精卵孵化出来的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子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D . 马蜂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进攻,其行为属于攻击行为
2.
某实验小组探究三种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结果。
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高等到低等的顺序最可能是( )
A . 甲→乙→丙 B . 乙→丙→甲 C . 丙→乙→甲 D . 丙→甲→乙
3.
下表是小鼠走迷宫的实验数据。在迷宫中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右转也可左转。将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每天进行相同次数的实验。A组小鼠走完迷宫会得到食物奖励,而B组小鼠走完迷宫不会得到食物奖励。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天数
平均转错次数
组别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第8天
第9天
第10天
A组小鼠
9
8
7
8
6
5
4
2
1
1
B组小鼠
10
9
10
9
9
10
9
8
9
10
①实验说明A组小鼠学习能力强,B组小鼠学习能力弱
②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作用下,A组小鼠形成了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
③A组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形成后不会改变
④A组小鼠通过学习能迅速走出迷宫获取食物是复杂反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相关知识
研究动物的行为下列可采用的方式有()①实验室中②在家养的状态下③野外的自然状态下④笼子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研究动物的行为下列可采用的方式有( )①实验室中 ②在家养的状态下 ③野外的自然
用实验法研究动物的行为,下列可采用的方式有( ) ①实验室中②在家养的状态下③野
动物行为研究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下列有关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法布
5.16.2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与研究(课件)
下列对动物行为研究的案例中,纯粹属于观察法的是( )A.训练蚯蚓走迷宫B.探究蚂蚁
16.3动物行为的研究.docx
5.16.3动物行为的研究1
【最新】八年级生物上册 16.3动物行为的研究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不可能的是()
网址: 研究动物的行为下列可采用的方式有( )①实验室中 ②在家养的状态下 ③野外的自然状态下 ④笼子里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02009.html
上一篇: 我国模式动物行业现状与环境分析: |
下一篇: 学习与记忆研究的动物模型主要的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