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练习题为邯郸瑞达学员2021年强化刑法第一个周末学习内容的练习检测,涉及内容为前三章,本套题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计50分。建议练习时间:60-70分钟;
* 1.①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刑法修正案,但不包括其作出的立法解释
②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罪状的描述需要根据其他法律加以补充,这种立法体例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③扩大解释得出的结论没有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而类推解释得出的结论超出了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
④对同一法条中的同一术语,既可以进行文理解释,也可以进行论理解释,这并不矛盾
关于上述四句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B.第①④句正确,第②③句错误C.第①②③句正确,第④句错误D.第①③④句正确,第②句错误* 2.关于构成要件要素,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传播淫秽物品罪中的“淫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B.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中的“签订、履行”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C.“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是诈骗罪中的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D.“国家工作人员”是受贿罪的主体要素、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3.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当然适用于不作为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B.在特殊情况下,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不需要行为人具有作为可能性C.不真正不作为犯属于行为犯,危害结果并非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要素D.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中均存在不作为犯* 4.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比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的范围,与紧急避险中的“危险”相同B.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危险是否“正在发生”的认定相同C.对正当防卫中防卫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避险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相同D.若正当防卫需具有防卫意图,则紧急避险也须具有避险意图* 5.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先天双目失明,在大学读书期间因琐事致室友重伤。甲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B.乙是聋哑人,长期组织数名聋哑人在公共场所扒窃。乙属于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C.丙服用安眠药陷入熟睡,致同床的婴儿被压迫窒息死亡。丙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D.丁大醉后步行回家,嫌他人小汽车挡路,将车砸坏,事后毫无记忆。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A.以贩卖为目的,在网上订购毒品,付款后尚未取得毒品即被查获B.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现金支票后,未到银行提取现金即被查获C.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将价值5万元的财物送给国家工作人员,但第二天被退回D.发送诈骗短信,受骗人上当后汇出5万元,但因误操作汇到无关第三人的账户* 7.甲以杀人故意放毒蛇咬乙,后见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便开车送乙前往医院。途中等红灯时,乙声称其实自己一直想死,突然跳车逃走,三小时后死亡。后查明,只要当时送医院就不会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不对乙的死亡负责,成立犯罪中止B.甲未能有效防止死亡结果发生,成立犯罪既遂C.死亡结果不能归责于甲的行为,甲成立犯罪未遂D甲未能阻止乙跳车逃走,应以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论处* 8.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将自发攻击路人的宠物打死的,虽然不成立正当防卫,但可能成立紧急避险B.将个人面临的10万元财产损失的危险不得已转嫁给国家财产的,可能成立紧急避险C.同一行为同时导致不法侵害人与路人伤害的,可能成立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竞合D.假想防卫过当有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但假想避险过当不可能成立故意犯罪A.甲破坏公共汽车,致使飞出的螺丝将路人乙砸死的,甲成立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基本犯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B.甲非法行医,发现患者乙病情严重,遂要求其去县医院就诊,但乙再三请求甲为其治疗,一段时间后乙病死的,甲成立非法行医罪的结果加重犯C.甲故意轻伤害乙,致使乙心脏病发作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的,只要甲对乙的死亡具有预见的可能性,甲都成立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D.无论甲劫持船只、汽车还是劫持航空器,只要劫持行为致人重伤、死亡的,都成立劫持船只、汽车罪或者劫持航空器罪的结果加重犯* 10.关于故意与过失的关系,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无法证明行为人引发的火灾究竟是故意还是过失导致的,按照存疑时有利于行为人的原则,行为人不成立犯罪B.对于强奸妇女的违法事实,行为人主观上也可能仅具有过失心理联系,但因刑法未将其规定为犯罪而无罪C.行为人致使被害人死亡,只要证明其认识到自己的危害行为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而实施该行为,就应认定行为人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造成15万元经济损失、玩忽职守造成经济损失20万元经济损失,即使按照司法解释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成立需要30万元的经济损失,也可以认定行为人成立玩忽职守罪,造成经济损失35万元* 11.关于刑法的解释,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多选题】
A.未经允许经营合格香烟成立非法经营罪,那么,将“未经允许经营伪劣香烟”认定为非法经营罪,属于当然解释B.为实现赌债而强取他人财物不成立抢劫罪,那么,认定“为实现合法债权而强取他人财物”不成立抢劫罪,属于当然解释C.盗窃财物后为抗拒抓捕使用暴力成立(事后)抢劫罪,那么,将“抢劫财物后为抗拒抓捕使用暴力将被害人打成重伤”认定为(事后)抢劫罪,属于当然解释D.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成立行贿罪,那么,因被勒索给予非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也不成立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属于当然解释* 12.关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多选题】
A.对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只有被害人告诉的,人民法院才能追究刑事责任B.利用信息网络侮辱他人,如果被害人提供证据有困难的,属于非亲告罪C.虐待幼儿的,因幼儿没有能力告诉,人民检察院或者幼儿的其他近亲属可以告诉D.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致使他人因绝望而自杀的,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13.关于构成要件要素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多选题】
A.刑法规定“情节严重”才成立犯罪的,即使行为人动机极为卑劣,也不属于“情节严重”,不成立犯罪B.只要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危害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客观上没有预见的,就足以证明行为人存在疏忽大意的过失C.根据《刑法》第389条第3款的规定,因被勒索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只要获得了不正当利益的,就成立行贿罪D.非法侵入住宅罪中的“非法”、“住宅”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侵入”属于客观的、积极的、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14.关于持有类型的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多选题】
A.甲在路边捡拾一包裹,回家后发现内装一堆假币,遂将其焚毁。即使甲没有依法上缴违禁品,甲也不成立持有假币罪B.甲将装有枪支、假币与毒品的皮箱交给乙保管,无论乙是否知道真相,甲都成立非法持有枪支罪、持有假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应当数罪并罚C.甲误以为乙交给自己保管的是其盗窃的假币,但实际上是乙抢劫的毒品,甲存在事实认识错误,既不成立持有假币罪,也不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但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D.甲在乘坐高铁进行安检时,被发现其密码箱中装有2公斤海洛因,如果证明甲制造了该毒品,则甲成立制造毒品罪;如果无法证明其制造毒品,可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论处A.甲将吸食毒品的工具借给乙吸食毒品,乙因吸食过量造成自己身体遭受严重伤害。丙给丁注射毒品后,丁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在这两个案例中,甲、丙都成立不作为的故意伤害罪B.路人将路边遗弃的女婴抱到民政局门前的,高速公路上的司机将被前一车辆撞伤的被害人送到加油站后放置不管的,一同进餐的人将醉酒者送回其住处的,在这三个案例中,即使后来被害人因没有得到救助而死亡,行为人也不成立不作为犯C.甲与乙共同以暴力抢劫丙女,在丙昏迷之后,乙准备对丙实施强奸行为,但甲只是站在一旁观看,未予阻止。本案中,甲成立不作为犯D.乙抢劫甲未遂后逃走,甲为了将乙抓获而追赶乙,乙在前方走投无路时坠入深水中。乙求甲救助自己,但甲未理会而是直接离去,后乙死亡。本案中,甲不成立不作为犯A.夫妻二人与年迈的母亲共同生活。在母亲生命垂危时,夫妻二人在具有救助能力的前提下都没有救助年迈的母亲,最终导致母亲死亡。本案中,夫妻二人均成立不作为犯罪B.夫妻二人与年迈的母亲共同生活。在丈夫出差期间,母亲生命垂危,妻子在具有救助能力的前提下没有救助年迈的婆婆,最终导致婆婆死亡。事后查明,如果妻子及时救助婆婆,婆婆本不会死亡,妻子成立不成立不作为犯罪。但即使丈夫返回家,年迈的母亲也必然会死亡。此时,夫妻二人均成立不作为犯罪C.妻子杀害婆婆时,在场的丈夫不予阻止,导致老母亲被杀死。此时,妻子成立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丈夫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但是,丈夫杀害母亲时,在场的妻子不予阻止,导致婆婆被杀死。此时,丈夫成立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妻子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D.医生不救助患者导致患者死亡的,母亲不哺乳自己的婴儿导致婴儿死亡的,并不必然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消防队员不灭火导致火势蔓延的,并不必然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17.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多选题】
A.护工甲受雇照看残疾人乙的日常起居。当甲发现有人抢劫乙的财物时,甲直接逃离现场,致使乙被抢劫的,由于甲具有照看乙的义务,故甲成立不作为方式的抢劫罪共犯B.李某意外导致王某重伤,打算将其送往医院抢救。路人丁极力劝阻李某,唆使其放弃救助,最终导致王某流血过多而死。丁没有救助王某的义务,故不成立不作为犯罪的共犯C.乙驾驶摩托车飙车,飞速撞向停在路边的汽车,车主甲发现乙身受重伤,但仍然驾车离开现场,乙因流血过多而死亡的,甲不救助乙的行为与故意杀人罪之间不存在等价性,不成立不作为犯罪D.甲男假装熟睡,此时邻居幼女李某对其实施猥亵行为,甲男知晓后不予制止。由于甲没有阻止李某行为的义务,故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18.关于不作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多选题】
A.甲是某杀人案件的唯一目击证人,法院通知其出庭作证,但甲拒不出庭作证的,甲的行为成立包庇罪B.甲发现自己销售的商品存在爆炸可能,但拒不召回,以至发生爆炸事故的,甲的行为成立作为的过失犯罪与不作为的故意犯罪,属于想象竞合犯C.甲不小心将乙撞倒在地,乙有死亡的危险,但甲不予救助,致使乙死亡的,甲成立作为与不作为相结合的犯罪D.甲使用暴力手段,拒不缴纳应当缴纳的税款,由于对甲的行为非难重点是其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故甲成立不作为的抗税罪* 19.下列哪些选项中,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犯罪()? 【多选题】
A.在丈夫殴打孩子时,妻子甲担心儿子的哭声被外人听到而将房门关上,后来丈夫将孩子活活打死的B.甲驾车将被害人撞成重伤后,将被害人抱上车,然后开车往郊外方向赶,被害人死于路上的C.纳税人甲对有的纳税项目不申报,进而逃避缴纳税款,同时为逃避纳税而毁坏了部分账簿的D.出租车司机甲见男乘客乙在汽车后排对被害人实施强奸行为,而应乙的要求驾车继续前行的A.甲给丙注射了一剂毒药,在该毒药的药性刚要发作时,乙对丙实施暴力,丙由于中毒而无力逃避乙的暴力,最终死亡。本案中,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B.在行为犯的场合,由于行为与结果同时发生,故不需要判断因果关系C.甲伤害乙后,乙在医院治疗期间没有卧床休息,因伤情恶化而死亡。丁在旅行期间被丙打伤,丁为了尽快返回原居住地,导致治疗不及时而死亡。非法行医的M让身患肺炎的被害人N到药店购买感冒药治疗疾病,导致被害人N没有得到正常治疗而死亡。在这三个案例中,行为人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之间均具有因果关系D.甲酒后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驾驶机动车,撞死了突然违章横穿高速公路的行为乙。本案中,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21.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项选项是正确的()? 【多选题】
A.甲诈骗了乙5万元卖肾钱,致使乙自杀身亡的,甲的欺骗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B.甲以杀人故意开车撞丙(5周岁),却将推开丙的乙撞死的,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C.甲诬告乙故意杀人,致使乙被法院判处并执行了死刑立即执行的,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D.甲驾驶没有经过年检的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将突然横穿马路的行人撞死的,甲的违章行为与行人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22.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多选题】
A.甲以杀人故意用铁棒将刘某打昏后,以为刘某已死亡,为隐藏尸体将刘某埋入雪沟,致其被冻死。甲的前行为与刘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B.乙夜间驾车撞倒李某后逃逸,李某被随后驶过的多辆汽车辗轧,但不能查明是哪辆车造成李某死亡。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C.丙将海洛因送给13周岁的王某吸食,造成王某吸毒过量身亡。丙的行为与王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D.丁以杀害故意开车撞向周某,周某为避免被撞跳入河中,不幸溺亡。丁的行为与周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23.严重精神病患者乙正在对多名儿童实施重大暴力侵害,甲明知乙是严重精神病患者,仍使用暴力制止了乙的侵害行为,虽然造成乙重伤,但保护了多名儿童的生命。
观点:
①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不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
②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
③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不以防卫人是否明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
④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以防卫人明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
结论:a甲成立正当防卫b甲不成立正当防卫
就上述案情,观点与结论对应错误的是下列哪些选项()?[多选题] 【多选题】
* 24.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多选题】
A.虽然单位犯罪不是负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之间的共同犯罪,但对负责任的自然人可以共犯论处B.单位犯罪处罚单位的,仅适用罚金,但如果单位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则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C.单位贷款诈骗的,对单位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但对负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以贷款诈骗罪论处D.单位犯罪后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无论刑法是否规定处罚单位,都不得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只应追究负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A.逃犯甲、乙均持枪瞄准追逃的警察丙开枪射击,但甲的子弹击中了乙,造成乙的死亡。本案中,甲的行为系偶然防卫,故无罪B.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一样,都不要求具有防卫意图和避险意图C.乙遭遇歹徒甲的追杀,不得已破门闯入丙的住宅藏匿,成立紧急避险。乙遭遇歹徒甲的追杀,不得已破门闯入甲的住宅,使甲不能进入的,也应认定为紧急避险D.在狂风暴雨之际,两位乘客不顾船工的“危险”警告,执意要求船工送自己过河。船工在送二位乘客过河时,渡船翻沉导致二位乘客死亡。本案中,船工的行为无罪* 26.关于被害人承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多选题】
A.甲应派出所所长乙的要求而砸毁其警车的,乙承诺无效,甲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B.甲应犯罪嫌疑人乙的请求而毁灭其有利证据的,乙承诺无效,甲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C.医生甲在乙签字同意后为其婴儿做开颅手术的,乙承诺有效,甲的行为不成立犯罪D.甲摘取乙(17周岁)的一个肾脏,无论乙是否作出承诺,甲都成立故意伤害罪* 27.关于罪过,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多选题】
A.所有犯罪的成立都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罪过心理B.“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中的“法律”仅指刑法C.无论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还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都是反对结果的发生D.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的危害结果与其认识到的危害结果具有法律评价的一致性* 28.关于故意犯罪形态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多选题】
A.甲绑架幼女乙后,向其父勒索财物。乙父佯装不管乙安危,甲只好将乙送回。甲虽未能成功勒索财物,但仍成立绑架罪既遂B.甲抢夺乙价值1万元项链时,乙紧抓不放,甲只抢得半条项链。甲逃走60余米后,觉得半条项链无用而扔掉。甲的行为未得逞,成立抢夺罪未遂C.乙欲盗汽车,向甲借得盗车钥匙。乙盗车时发现该钥匙不管用,遂用其他工具盗得汽车。乙属于盗窃罪既遂,甲属于盗窃罪未遂D.甲在珠宝柜台偷拿一枚钻戒后迅速逃离,慌乱中在商场内摔倒。保安扶起甲后发现其盗窃行为并将其控制。甲未能离开商场,属于盗窃罪未遂* 29.甲为杀乙,对乙下毒。甲见乙中毒后极度痛苦,顿生怜意,开车带乙前往医院。但因车速过快,车右侧撞上电线杆,坐在副驾驶位的乙被撞死。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多选题】
A.如认为乙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驾车行为,则甲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中止B.如认为乙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投毒行为,则甲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C.只要发生了构成要件的结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立中止犯,故甲不成立中止犯D.只要行为人真挚地防止结果发生,即使未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也应认定为中止犯,故甲成立中止犯* 30.关于犯罪未遂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多选题】
A甲以杀人故意将郝某推下过街天桥,见郝某十分痛苦,便拦下出租车将郝某送往医院。但郝某未受致命伤,即便不送医院也不会死亡。甲属于犯罪未遂B乙持刀拦路抢劫周某。周某说“把刀放下,我给你钱"。乙信以为真,收起刀子,伸手要钱。周某乘乙不备,一脚踢倒乙后逃跑。乙属于犯罪未遂C.丙见商场橱柜展示有几枚金锭(30万元/枚),打开玻璃门拿起一枚就跑,其实是值300元的仿制品,真金锭仍在。丙属于犯罪未遂D丁资助林某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但林某尚未实施相关犯罪活动即被抓获。丁属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未遂相关知识
2021邯郸瑞达第3周刑法综合练习
邯郸宠物用品/食品电话
邯郸宠物店/服务电话
邯郸宠物赠送/领养电话
腾讯投资宠物综合服务平台 2021宠物经济消费细分领域发展趋势
第九课 宠物摄影后期之综合练习
邯郸宠物美容师电话
python+flask计算机毕业设计在线考试与练习系统(程序+开题+论文)
慈心冥想练习【第6天】对动物慈爱的练习
ssm本地宠物综合服务平台app(开题+源码)
网址: 2021邯郸瑞达第3周刑法综合练习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05213.html
上一篇: 梦幻西游2,我在藏宝阁上卖个宝宝 |
下一篇: 京回收下载2024安卓最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