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行为原理

行为原理

“行为”一词的概念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工作动机、思想情绪、行为与工作、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影响生产率因素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一门科学,也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一门自然科学。近代的一些动物学家和训兽家指出,要训养动物,就要了解和研究动物,只有了解和熟悉它们,你才能养好它训好它。 

一、对犬应有的知识 在日常的饲养管理和训练中人们发现,人类也有自已的心理和特殊的行为活动,如求生心理、等级心理、孤独心理、求偶心理、占有心理、好奇心理、好胜心理、争功心理、报复心理、恐惧心理、害怕心理、嫉妒心理、痛苦心理、撤娇心理、求助心理等。 但是,由于犬没有人类语言,所以它们的这些心理活动从来没有也不可能达到意识的程度。因此,人们只能从它们的某些行为活动的变化和动作的表情中,来分析判断它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某种含意。犬虽然不懂人心,但通人性,懂得了这些理论,才能正确的训练犬,培养人们所需要的能力。

二、犬行为的概念和分类 

1、行为的概念犬的行为是指它对其所感受到的一切刺激(无论来自体内和体外的一切刺激)而做出的各种回答性动作,称之为犬的行为。 犬的行为不仅仅是指它明显的运动着的现象,而且包括了犬体局部的微小反应和静态表现,以及在训练中根据口令和手势使它所产生的动作。 2、犬的行为分类 犬的行为很多,目前没有统一的界线。根据有关资料,有四个方简述。 

(1)从形成过程讲,犬的行为分先天遗传,后天获得两部份。 

(2)从来源讲,犬的行为分内部引起和外部引起两部份。 

(3)从生理和科学实验的角度讲,犬的行为分生理和实验两个部份。 

(4)从表现和形式讲,犬的行为分感情式和表情式。 

三、犬行为的产生 犬在自然界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形为模式,都是神经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产物,它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由肌体表现出来的。

1、犬的行为是神经活动的产物。 

2、犬的行为是外界环境的产物。 

3、犬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

四、犬行为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1、犬的行为活动的规律是刺激与反应。刺激与反应是一种因果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的作用在于有机体的感受,感受的结果决定反应;二是在于刺激物的生理学性质,它决定着有机体反应的形式和范围。例如食物刺激,它能引起犬的食欲,调节犬的兴奋,这种刺激作用于犬的味觉,犬感受的结果对它是有利的。犬不但对食物反应兴奋,而且对给食的人也表现出特别亲切。 

又如棍打刺激,它能引起犬的痛感,使犬产生害怕,这种刺激作用于犬的痛觉,犬感受的结果对它是不利。犬不但对棍子反应害怕,而且对打过它的人以及拿着棍子的人都会产生畏惧。 

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有刺激并直接作用于有机体的感受,犬就有反应。在训练中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刺激手段,使犬做出与刺激相应的动作,进而形成条件反射。 

2、犬的行为活动的特点 

犬的行为活动的特点是协调一致,高度集中和同一行动。

所谓协调一致,就是犬的任何一个行为活动,不是机体某个器官或组织能独立进行的,它必须在有关器官和组织协调一致的配合下才能完成。 

所谓高度集中,就是犬的每一个行为活动的产生和进行,都必须经过神精系统的调节,并集中于大脑和相应中枢的指挥。 

所谓统一行动,就是犬在实施每一个行为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机体整体活动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二者缺一不可。 

五、犬的行为节律和应激反应 

1、犬的行为节律 

行为节律是指犬按照一定时间的间隔,有规律地反复出现的活动现象。具有代表性的是日周期和年周期。

(1)日周期:犬本属夜行动物,但犬被家畜化后,人为地改变了它们的行为节律, 犬的行为活动具有恒定的时间性,其活动的高峰期是每天黄昏(17-21点)和黎明前后(5-8点),在这两段时间里犬的大脑最清醒, 神精活动最兴奋,所以训练多安排在早上和晚上进行。

关注微信公众号,随时参与沟通

(2)年周期:指犬在一年中出现的常规现象。如性周期,母犬每年发情两次,每次数15_20天。一般年产两胎,每胎孕期为58-62天。 

2、犬的应激反应 

指犬因受到环境因素和人为的压力,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过度紧张,而采取的应激措施。 

在正常情况下,犬对限度范围内的刺激,一般能通过生理的恒定性和本能的保护性予以调节,但超过了调节的范围和限度,犬就会出现应激反应。轻者产生超限抑制,使训练受阻,重者则要导致神精症的发生,使犬的行为失常,训练归于失败。 

研究犬的行为节律和应激反应,对于我们掌握犬的活动规律,利用最佳时间,采用最佳方法对它进行训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六、犬的语言浅析

犬的行为是机体机能在外部的具体反应,它虽然不能用人类语言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喜、怒、衰、乐,但它却能用不同的声音和体表的不同姿势来表达其行为活动的含意。 

1、声音语言 

声音语言是犬用来沟通同种间相互联系和互为理解的工具。它用不同的发音和声调,表示不同的内容和含意,用以激发同类之间的情感,两性结合,母子联系,趋利避害,一致行动等。

(1)吠声(汪汪):这是犬提高警觉时使用,不过高兴时也会发生这种声音。 

(2)鼻声(吭吭或哼哼):这是表示有什么事要告诉你,想外出、肚子饿、无聊时都会发出这种声音。

(3)喉声(呵呵):心情好时发出的声音,犬做梦时也有此声音。

(4)吼声(嗡嗡):这是恐吓声,此时犬一定会皱鼻子,裂开上唇,露出獠牙,形成一种特别的表情。而且在发出吼声时,通常前脚会用力踏,背毛竖立,尽量表示自己是不可战胜的。

(5)高啼(铿铿):表示疼痛的悲鸣。 

(6)远吠(喔喔):呼叫远方同伴的声音,对方听到这种声音也会以同样的远吠回答,犬在听到口琴声、警报声或号声等,会被诱发出这种远吠声。 

又如嚎叫声是肚子饿了,表示衰求;尖叫声是不快,表示疾苦和求助;众犬齐鸣,表示欢快,可激发同类的情感,汪汪汪,叫一叫,停一停,表示它发现或听到什么动静,汪汪汪声急促,说明有人或其他动物已接近它,表示要攻击等等。这些都可视为犬的声音语言,在搜毒、搜索、搜户中我们要求犬就是用吠叫声报警的。

2、体表语言(动物学称体语) 

体语是犬用身体的不同姿势和动作,以此来沟通同种和个体间相互为理解的一种形体语言。 

如趴下不动表示屈服;背部着地,四脚向上,表示投降。又如犬的两眼直视,表示友好;犬肜歪眼看人,表示有防御;犬的尾巴高翘来回摆动,表示高兴;尾巴不动,表示事不关已;尾巴下垂,表示不安;尾巴夹着,表示害怕等等。 

训练中,一个科目成功与否,都能通过犬的动作和表情反应出来。因此,我们不公要掌握犬的声音语言,同时还要掌握犬的体表语言,只有掌握这些语言,训练中才能因势利导,提高它受训的积极性。 

3、气味语言(称信号语言) 

气味语言是指犬用自身排放出来的特有气味,作为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

相关知识

行为治疗——模仿学习原理
犬的行为原理绪论
5.1犬的行为原理.ppt
动物行为原理与物种保护方法
犬的行为原理
训练宠物犬所依据的原理是()A.食物反射原理B.非条件反射原理C.条件反射原理D.自有反射原理
行为遗传学原理
社会生物学: 个体、群体和社会的行为原理与联系
宠物训练的心理学原理了解宠物行为背后的原因
宠物行为学研究揭示宠物行为背后的科学原理

网址: 行为原理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0573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犬的心理与行为—犬的安定讯号(宠
下一篇: 犬的心理与行为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