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因为这种效应,越爱宠物的主人可能越容易害了宠物

因为这种效应,越爱宠物的主人可能越容易害了宠物


来源 The Atlantic

作者 Emily Anthes

翻译 SME科技故事

2003年,一个由美国几所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小型临床试验,试验结果有些意外。试验组中,即服用了真药(一种减少癫痫发作的抗惊厥药物)的患者中,有86%认为癫痫发作频率下降了,而另外那些服用安慰剂(不含任何有效成分)的患者中癫痫发作频率下降的竟然也有79%。

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关于安慰剂效应的经典案例,但不同的是,上述临床试验的所有患者都是狗。在进行试验的数据评估时,结果似乎显示参与试验的这些狗在安慰剂的作用下也有好转,这种情况是以前不曾报告过的。

当时,在兽医领域,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是很罕见的,但是如果没有进行这个双盲试验,那当时就很有可能会误判这种治疗癫痫的成分左乙拉西坦的药效。但结果显示它的效果与安慰剂的差别不大。

虽说安慰剂效应在人类患者中是普遍存在的,但很少人会关注动物医疗中的是否存在安慰剂效应。因此,安慰剂效应的存在成为了一处兽医盲区,它会破坏我们在兽医护理中的努力。

早前就有医生注意到一些虚假的医学疗法,比如服用糖丸或注射生理盐水,真的可以让很多病人感觉更好。现代科学倾向于用自我暗示的作用来解释这种现象。当人真正相信治疗一定会减轻病症,实际上就真的很可能会真的有效,即便治疗是虚假的。


尽管我们对动物的意识和思维还并不足够了解,但宠物们肯定不会抱着一定会被治好的心态进入兽医诊所的,以它们的认知水平理应不会对疾病有什么了解,更别说是治疗。然而,临床上对猫、狗和马的大量研究表明,安慰剂似乎真的对宠物有效。

有多种机制可以解释这样的研究结果,其中一些和人类的安慰剂效应类似。最简单的一种可能只是病情的自然发展,一些疾病在未接受医疗干预的情况下也会有变化,比如自愈或慢性病的病情波动。以癫痫为例,宠物主人通常会在病情最严重阶段参加新药的临床试验或尝试新的疗法,但过程中癫痫的病情可能会出现自然的好转。

研究还表明,当人们知道被观察时,往往会改变自己的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霍桑效应。比方说在那个左乙拉西坦药物的试验中,所有的狗都至少有接受过另一种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当宠物参加试验时,主人可能会更加严格遵守药物治疗的要求。

此外,参与临床试验的动物还会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关爱。有证据表明,主人的轻柔接触对一些动物(狗和马)有安抚作用。在另一些情况下,起作用的有可能是经典的条件反射,例如长期注射胰岛素的大鼠在更换注射生理盐水之后仍然会出现血糖的变化。


但这些因素或许并不是最主要的,研究指出了一种所谓的“看护者安慰剂效应”或“代理安慰剂效应”。在动物医学中,接受治疗的患者本身并不能与医生交流,它们无法主动告知症状和不适之处,而在实际中,这些通常靠宠物主人的观察的推断。

在很多犬类癫痫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常依赖于狗主人来跟踪狗的癫痫发作情况。大多数情况下,癫痫发作是非常确定,但也存在一些模棱两可的情况。有些狗在癫痫发作时会无法控制地流口水,当主人发现地板上有唾液的痕迹,就必须靠主观判断以决定是否记录一次发作。那些坚信自己的狗正在接受有效治疗的主人就会更倾向于不把这种模棱两可的情况记录为一次发作。

所以,安慰剂效应欺骗的不是宠物,而是人类。当我们自己或宠物正在接受治疗,都会期望它有所帮助,这就带来了一种自我暗示。“看护者安慰剂效应”在儿童的研究中也提及,即便只是旁观者,潜意识里的期望也会欺骗你。这就是为什么宠物主人报告的状况可能与客观事实不符的原因。

在一项FDA批准的犬类关节炎消炎药的试验中,研究人员同时使用了主观和客观的方式来评估它们的肢体功能,除了让狗主人和兽医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狗的关节情况外,他们还使用了测力平台来确定狗的关节承受重量,承重变大则表明狗的疼痛减轻了。

最终安慰剂对照组的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存在差异,主人和兽医经常报告狗的情况有好转,但客观的步态分析表明并非如此。

有时候这种渴望治疗有效的强烈欲望甚至让人们对动物的真实情况视而不见。某位兽医回忆起一个案例,一只患有某种骨癌的罗威纳犬在他看来非常痛苦,然而狗的主人却拒绝了开止痛药的建议。这只狗的主人正在采用“顺势疗法”(一种替代医学,即不属于现代医学体系内的玄学疗法,顺势疗法理论认为治疗某种疾病需要用一种能够产生相同症状的药剂,即所谓的顺势而为)给狗治疗,并且确信治疗有效。

这就是“看护者安慰剂效应”要比传统的安慰剂效应更有害的原因。传统的安慰剂效应至少的确能让没有接受有效治疗的患者减轻痛苦,但看护者安慰剂效应只消除了我们自己的焦虑感,但那些需要治疗的宠物仍然在遭受痛苦。

看护者安慰剂效应的确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不过这也是基于人类的正常心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现象证明了人类对宠物的关心,以及希望改善它们生活质量的巨大决心,但另一方面,你越爱你的宠物就越可能受到看护者安慰剂效应的影响,也就越可能让你的宠物更痛苦。

原文链接:https://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19/11/danger-pet-placebo/601489/

相关知识

宠物越养越像主人
因为寂寞而养宠物,可能越养越寂寞......
为什么猫越撸越舒服?
狗狗越喂越瘦的原因解析(探究宠物饮食的坑点)
小猫咪这种东西,就是越可爱越捣蛋!
为什么现在的宠物越养越爱惜?
宠物心理学:狗狗越缺爱,越会做出这些行为
主人责骂狗狗夜里吠叫,它反而越起劲?置之不理可能更有效
实话实说:养狗越久,越明白这些道理!
脸越扁,越可爱?加菲猫和京巴犬,更容易生这些病

网址: 因为这种效应,越爱宠物的主人可能越容易害了宠物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0762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犬类植入“电子身份证”
下一篇: 主人宠爱自己的宠物是一件好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