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动物的本能行为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动物的本能行为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问动物的本能行为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2024-06-27 15:15:27 230次

问题描述:

动物的本能行为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答推荐答案

非条件反射是随着有机体的生长发育而出现,是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与生俱来的固定神经联系。而条件反射是发生在人大脑皮层中暂时性的神经联系,任何无关的联系的事物长期一起出现都有可能引起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1非条件反射的种类

非条件反射: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等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

动物先天的反射,称为非条件反射。它是相对于条件反射而言的。在对条件反射的研究中,作为应该与条件刺激相结合的非条件反射常常应用食物性反射(唾液或胃液的分泌)。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梅子是一种很酸的果实,一吃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但"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是条件反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是根据后天经验而形成的反射)

2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例如,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应用,使狗建立了条件反射;然后,反复单独应用铃声而不给予食物(不强化),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会逐渐减少,最后完全不能引起分泌。条件反射的消退是由于在不强化的条件下,原来引起唾液分泌的条件刺激,转化成了引起大脑皮层发生抑制的刺激。条件反射的消退并不是条件反射的丧失,而是从原先引起兴奋(有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转化成为引起抑制(无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前者称为阳性条件反射,后者称为阴性条件反射。在机体生活过程中,条件反射可以不断建立,而由于环境的改变一些条件反射发生了消退,又有一些新的条件反射建立,这样使动物对环境的变化能更好地适应。

答其他答案

本能是指多方面的能力,如好奇也是,求生欲,母性本能等包括情感的能力。 而非条件反射只是简单的对外界刺激作出发应,是一种应激性。 所以总的来讲,本能包含非条件反射。本能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的一种。非条件反射是不需要大脑记忆中枢参与的先天性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物在长时间的进化中形成的本能反射,由大脑皮层及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

本能反应是更高级的非条件反射行为,比如性反应。

为你推荐

考消防证有什么好处 想要从事建筑工程、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消防安全评估和管理等工作性质的技术人员,必须持有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上岗。消防工程师证书的用处全国消防技术企业和重点消防单位是40多万家,按照每家单位配备4—6名消防工程师来算,预估市场需求量在20 二建缺考会不会禁考两年 二级建造师缺考一次一般不会有什么后果,但是随着每年缺考人数的增多,有的省份针对缺考两次的人员会有一些惩罚政策,具体要以本省的考务文件为准。二级建造师弃考会被禁考吗在大部分省份,二级建造师缺考一般不会被禁考,但是2020年陕西出台了相关政策, 成人高考专科费用是多少钱 成考大专学费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根据你报的学校和专业来确定,通常医学类和艺术类的收费贵一些,考试费在40-200之间,学费每年1600——2000之间,总学费在4000——5000左右。成考的学费一般是多少钱成人高考的学费都是教育局统一规定的 cpa跨专业可以考吗 cpa可以跨专业报考。cpa考试不限制考生的专业,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即可报名参加cpa考试。cpa考试的报名条件(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 网络教育刚毕业能报考二建吗 网络教育刚毕业只要满足具备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等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工作满两年就可以考二级建造师。网络教育属于国民教育系列,是受国家认可的,符合报考二建的学历要求。成考、自考、电大、网络教育等非全日制学历从事相关工作经历

相关知识

动物的本能行为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以及相关举例
非条件反射
狗狗的四种非条件反射
狗狗的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各10个例子有哪些?
狗狗的非条件反射有哪些?
狗狗的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作文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关于犬的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网址: 动物的本能行为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0912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都是犬神经
下一篇: 09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原则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