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普洛夫的狗指一个人反应或做事不经大脑思考。
巴普洛夫是一个德国的心理学家,他用狗来做了一个条件反射的实验:他要求实验人员每次给狗送食物之前打开红灯并且要响铃。一段时间以后,每当铃声响或红灯亮的时候,狗就开始分泌唾液。所以巴甫洛夫的狗可以理解成不经过大脑的条件反射。
后来有人用巴普洛夫的狗(巴甫洛夫的狗)用来形容一个人反应不经大脑思考,如意识形态的先入为主、对逻辑思辨的抗拒。
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
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狗就会逐渐“学会”在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就开始分泌唾液。
1、用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实验步骤则是:
无条件反射:狗+食物(无条件刺激)→分泌唾液
条件刺激:狗+食物(无条件刺激)+铃声(中性刺激)(N次摇铃以后)
条件反射:狗+铃声→分泌唾液
2、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分
无条件反射:是一种不学而能的反射,是一种本能(人+动物先天就有的)
如:吮吸、眨眼、膝跳反射、见风流泪
条件反射:经过学习习得的(人+动物后天学习)
如:狗摇铃的实验、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就进教室
条件反射又分为两类: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①第一信号系统: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物理性刺激包括声光电热类的具体的刺激;人+动物)
如:幼儿看到穿白大褂衣服的人就哭、你家宠物狗听到你喊它的名字就跑到你身边
②第二信号系统: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语言为中介的有口头语、书面语、交通语言,是抽象的刺激;人独有)
如: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看到红灯就停下。
相关知识
巴甫洛夫的狗讲的什么?
巴甫洛夫的狗实验过程
巴甫洛夫狗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的狗摇铃实验知识点: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规律
巴甫洛夫的狗实验
巴甫洛夫与狗的爱恨情仇
巴甫洛夫与狗的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狗:条件反射之谜
什么是巴甫洛夫效应?
网址: 巴甫洛夫的狗讲的什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09182.html
上一篇: 允吸反射是什么 |
下一篇: 吃西瓜放糖对《改变心理学的40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