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鸟类的复杂行为及其意义

鸟类的复杂行为及其意义

进行求偶。

3. 身体接触、舞蹈、婚飞

水禽和海鸟在求偶时,雌雄鸟身体的某一部位经常发生接触。如喙的相互撞击或“亲吻”、颈部缠绕、身体相依偎等。

大多数鹤类在求偶时由雄鸟首先起舞,如果被雌鸟选中,则两只鸟互相跳舞。猛禽等有很强飞行能力的鸟类在求偶时,雌、雄鸟在空中上下翻飞,互相追逐。这是一种空中舞蹈的形式,称为“婚飞”。

4. 公共竞技场求偶

有些鸟类(如黑琴鸡等)的雄鸟会来到一个公共的竞技场,进行各种形式的炫耀比赛或格斗。在竞赛中获胜的雄鸟来到求偶场的中心并获得与多只雌鸟交配的机会;而失败者则只能退居公共竞技场的边缘地带,并失去繁殖机会。

5. 求偶喂食

有些鸟类在繁殖期间常常通过向异性喂食或类似动作来吸引异性,建立并稳定配偶关系。

6. 装饰求偶场:

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一些鸟类还常常通过修建凉亭、装饰求偶场来吸引雌鸟。

鸟类的所有这些求偶表演,实际上是鸟类性行为的信息传递,其功能是用来维持配偶、促使两性的性器官发育和性行为的发展处于同步,达到成婚交配的目的,使繁殖的进程得以继续。

二、候鸟的迁徙行为

鸟类迁徙是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的,方向确定的,有规律的和长距离的迁居活动。在动物界中,类似的活动非常常见,在昆虫则称为“迁飞”,在鱼类则称为“洄游”在哺乳动物则称为“迁移”。迁徙是鸟类生命周期中风险最高的行为,受到体能、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人类的活动常常有意无意地破坏鸟类迁徙的补给站点,而给他们的迁徙制造更大的困难,有时甚至对某些物种的存续产生严重影响。

对于鸟类迁徙的原因至今也没有定论,较多的学者给以这样的结论:地球上交替出现的冰川期与鸟类迁徙行为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冰川活动期

 

生活在纬度较高区域的鸟类被冰川逼迫南移,冰川北退后出于本能鸟类又迁回高纬度的繁殖地,从而形成迁徙的行为;也有学者认为迁徙行为源自自然选择的压力,由于迁徙行为是鸟类生命周期中最为艰苦和死亡率最高的阶段,因而有着迁徙行为的鸟类在迁徙过程中都经历了严苛的自然选择,有着这一行为的鸟类种群会在生存竞争中占据有理地位,正式这种原则压力造就了鸟类迁徙的行为。

影响鸟类迁徙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既有外在的气候、日照时间、温度、食物等,也有鸟类的内在生理因素。

1. 气候和温度

在纬度较低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候鸟较少而留鸟较多,而在中高纬度地区候鸟较多而留鸟较少。其主要原因低纬度地区气候变化较小,每年间各项气候指数相对稳定;而中高纬度地区季节鲜明气候变化较大。

温度不仅仅影响了鸟类本身的感受同时也会影响鸟类的食物来源,当高纬度地区温度降低时,鸟类便会随之迁徙,而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中高纬度地区也会有一些区域会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生活在这里的候鸟就有可能转变为留鸟(不进行迁徙的鸟类)。

2. 日照的时间

有相当一部分候鸟,每年开始迁徙时间非常稳定,据室内实验的验证,这与日照时间有关,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以上或以下之后,会触发鸟类体内的某种反应机制,诱发其迁徙行为。

3. 食物的影响

食物状况是影响鸟类迁徙一个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由于鸟类是恒温动物,本身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较不敏感,因而温度因素对鸟类迁徙的影响主要就是通过食物来实现的,温度降低不仅食物本身的活动停止,而且鸟类的觅食活动也受到很大限制,正是这一因素迫使鸟类开始迁徙。

4. 鸟类的生理

根据对笼养鸟类的观察,每到繁殖季节鸟类会出现所谓“迁徙不安”的行为,部分物种会终日朝向迁徙方向站立;或不断试图起飞,一些夜间迁徙的物种会颠倒昼夜节律,在夜间显示出异常的活跃,由于在笼养条件下,

 

气候、温度、光照、食物的条件终年不变,因而笼养鸟在迁徙季节的“迁徙不安”行为说明至少对部分物种而言,迁徙是其生命本能的一部分,受到其内在生理因素的调节。

二、鸟类的集群行为

集群行动是鸟类最常见的活动方式。大群飞鸟在天空盘旋翱翔的壮观场面总是让人激动不已。探索鸟类集群的奥秘不仅有趣,也对更好地了解鸟类群落,更有效地保护鸟类群落有重大意义。

1. 同种鸟的集群行为

大约有80%的鸟类都喜欢集群。其中特别突出的有八哥、丝光椋鸟、白头鹎、黑鹎、麻雀、蜡嘴雀、白鹭、夜鹭、鸿雁、灰眶雀鹛、黑领噪鹛、栗头凤鹛、棕头鸦雀等。白天它们多以5—30只的小群觅食,不时发出各种鸣声互相招唤。据观察,这些集群鸟的食物也多呈集团分布,例如一棵结满果实的樟树总是蜡嘴雀群和白头鹎群的最爱;而小鱼虾遍地的河口滩涂,则云集着大群的鹭类、雁鸭类、鸻鹬类。这现象提示:鸟类集群与食物分布密切相关。到夜晚,这些集群鸟一般有固定的夜栖地。例如八哥和丝光椋鸟的夜宿地常选在河岸的小树丛上,傍晚时分,它们三五成群一波接一波地向夜宿地飞来,一处夜宿地常常聚集着300多只的八哥或椋鸟。这些鸟儿到达夜宿地后,往往还要喧闹一二小时,充分交流感情和信息后才安静下来。通过交流感情,集群鸟变的更聪明,群体更牢固,社会性更强,食物信息更灵通,种群也更兴旺。事实上最聪明易训养的鸟,如八哥、椋鸟、蜡嘴雀等都是强集群鸟。它们种群都很兴旺。

 

夜宿地的鸟群比觅食地鸟群更大得多,这现象暗示着集群鸟也许起初仅仅为了食物而凑合,但后来肯定进化出更复杂、更有意义的社会关系。

2. 鸟类的混群行为

有许多小鸟,虽然同种鸟并无明显集群现象,但总喜欢混进别种鸟群中活动。这种现象在生境结构复杂的天然阔叶林里最为常见。例如黄腰柳莺、白腹凤鹛、斑姬啄木鸟喜欢混入灰眶雀鹛和红头长尾山雀群中活动。到冬天,这种混群现象也变得更为明显,在同一生境的活动的小鸟几乎全都集中到一块。形成一波波的鸟浪。例如07年12月1日在大湖石牛山口,我们就见到一个相当大的鸟类混合群:树林下层的草灌丛间,有画鹛、斑胸钩嘴鹛、红头穗鹛、灰眶雀鹛;上层则有:灰喉山椒鸟、黄颊山雀、红头长尾山雀、大山雀、黄腰柳莺、斑姬啄木鸟、白头鹎、栗背短脚鹎、领雀嘴鹎等13种100多只鸟。

森林鸟类群落的混群鸟种类虽丰富,但是数量却不如田鸟群落庞大。在长乐古槐等地的田野上,可以轻易地看到100-300只一大群的丝光椋鸟和金翅雀。其中往往还混入许多八哥、灰头鵐、树鷚、水鷚、麻雀和鶺鸰,有时还会有凤头麦鸡,这些混群鸟总数可达500只。

但田野混群鸟与生境最为优越的湿地混群鸟比较,又是小巫见大巫。曾在闽江口鳝鱼滩湿地看到一个超大规模的鸟类混合群;内有鸿雁1200只,小天鹅及其它雁鸭类也1000多只,鸻鹬类2000多只;鹭类、鸥类各数百只;这个混合群内鸟的总数达到5000只以上。

鸟类混群的一个好处是能及时发现敌害,共同防御。但因各种鸟食物不同,觅食的策略也不同,所以并不容易发生食物竞争。而且,前面已提到集群鸟的食物也呈集团分布,只要一只鸟能找到食物,通过群体间交流信息,整群鸟一天的生活基本就有保障。由于集群的这种好处,所以越是寒冬食物匮乏时,鸟类集群越是强烈。冬天观林鸟,我们常能感受到鸟浪一波接一波,鸟况很好,其原因也就在这里。

混群鸟对于观鸟者的意义还在于:鸟群中常会混入某些珍稀好鸟,给我们许多意外惊喜。例如;灰喉山椒鸟群中可能混入冕雀、黄颊山雀;灰眶雀鹛群中可能混入短尾鸦雀和栗头鶲莺;白鹭群中可能混入黑脸琵鹭。观鸟时,对于混群鸟中的陌生面孔或异常的声音可要特别关注哦。

 

3.不爱集群的鸟

虽然鸟类集群的好处很多,但仍有少数鸟喜欢单独行动。它们是:各种猛禽、卷尾、虎斑地鸫、某些柳莺等。这些鸟都为食肉或食虫鸟。由于它们的食物很分散,便无法集群觅食。这样它们就享受不到集群鸟安全上的好处。幸好猛禽和卷尾又凶猛又有空中优势,一般动物伤害不了它们;而虎斑地鸫和柳莺都有特别强的保护色。

鸟类的这些复杂行为使其得以都更好生存和繁衍,二我们人类事实上在他们的这些行为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威胁或伤害到了他们,尤其是在其迁徙的过程中。 鸟类在迁徙活动中其实是十分脆弱,容易受到伤害的。在北美就有人大肆狩猎迁徙过程中绿头鸭。

人类设施也对其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许多鸟类是在夜间迁徙,有时会把灯光当成黎明的光线,这种趋光性造成许多鸟在夜间撞上量着灯光的建筑物或车辆。具FLAP(Fatal Light Awareness Program)统计,多伦多一个秋季有约2000只鸟因受灯光的吸引而撞上高层建筑。

车辆也威胁着迁徙中的鸟。在中国额尔古纳地区通向海拉尔的公路上,春秋时节车辆在草原中的公路上撞上迁飞的候鸟是很常见的。有些公路的修建阻断了鸟类迁移的通道,例如台湾的阳明山公园2003年就有1千多只的动物不幸被车辆辗毙,其中还包括珍贵的鴒角鴞。为了避免阳明山公园的这一状况,许多国家在动物出现频繁的路段上都有警示动物出没的标志,但这一做法收效甚微,对哺乳动物有效的“地下通道”对鸟也意义不大。

裸露的高压线对于对鹳类、雕类和其它大型鸟类也是一个危险因素。据国际鸟盟的报道,每年有30%初飞的西班牙雕(Spanish Imperial Eagles)(Aquila adalberti)是触电致死。这么高的死亡率对于这个世界上只剩不到200对的物种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有些国家正在通过对电力塔、电缆等套上塑胶管套的方法来降低对鸟类的威胁降到最低。当西班牙国家公园周围的电力线被清除掉后,6月龄的西班牙雕的存活率很快从17.6%上升到了80%。

鸟儿在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愿我们大家都能重视起来,保护他们,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美好的生存环境。

相关知识

鸟类的复杂行为及其意义.docx
鸟类的复杂行为及其意义
鸟类的求偶行为及其生物学意义
鸟类音乐行为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
鸟类的各种繁殖行为对鸟类有什么意义
动物的求偶行为及生物学意义
有些鸟类具有复杂而令人惊讶的认知能力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哲学意义
鸟类行为图鉴 .pptx
鸟类的社会行为与群居结构.pptx

网址: 鸟类的复杂行为及其意义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0940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上海“爱鸟周”引发市民观鸟热
下一篇: 我市将举办“爱鸟周”宣传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