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
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 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 展开
壹加壹是不等于二
高能答主
2019-07-28 · 主要是一些数学资源,比如教案、体会等
关注
1、苗种培育
培育池面积20-40平方米,水深0.6-0.8米的水泥池为主,也可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较好的池塘,建好排水和防逃设施。放苗前对池子严格消毒,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提供开口饵料,移植水草面积占水面的30%。每亩投放0.8厘米稚虾10-15万尾,早期以天然饵料为主,适当投喂豆浆和鱼糜,随着个体的增大以人工饲料为主。
2、池塘养殖
每亩投放幼虾1-1.5万尾,定期泼洒生石灰增加水体中钙的含量,增加夜间饲料投喂量,以配合饲料为主。
3、苗种放养
小龙虾放养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稻谷收割后的9月上旬将种虾直接投放在稻田内,让其自行繁殖,根据稻田养殖的实际情况,一般每亩放养个体在40克/只以上的小龙虾20公斤,雌雄性比3 :1。二是在5月份水稻栽秧后,投放规格为2-4厘米的幼虾1500-2000尾/亩或30公斤/亩。小龙虾在放养时,要注意幼虾的质量,同一田块放养规格要尽可能整齐,放养时一次放足。在晴天早晨或阴雨天放养,放养幼虾时用3%~4%的食盐水浴洗10分钟消毒。
扩展资料
强化疫病防控
小龙虾在高温季节已超过生长温度,应做好抗应激管理,宜全池泼洒维生素C,泼洒时应在下午进行,每亩1米水深用250~300克。
1、预防烂壳病。病虾体壳和双螯上有明显溃烂斑点,斑点灰白色,严重溃烂时呈黑褐色,斑点中端下陷。该病由假单孢菌、气单孢菌、粘细菌、孤菌等感染虾体所致。可定期用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适当加大换水量,改善养殖水质,在饲料中添加1%磷酸二氢钙,连喂3~5天。
2、预防褐斑病。病虾体表甲壳有斑点状黑褐色溃疡,常卧于池边处于濒死状态。该病由虾体受伤和环境恶化致病菌感染所致,每年可进行池塘清淤,保持虾池水质良好,定期换水或全池泼洒生石灰。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谨慎操作,防止损伤虾壳。发现虾患病时,每立方米水体用0.3克二溴海因全池泼洒,待3天后每立方米水体用硝化细菌1克全池泼洒;每公斤在池虾用10~15毫克茶粕液泼洒,促使虾体蜕壳,修复损坏甲壳。
3、细菌性肠炎病。应加强饲养管理,使池水呈弱碱性、溶氧充足,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措施,加深池水使水温变化较小。每亩水面用生石灰5~6公斤溶水全池泼洒或每立方水体0.5克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龙虾
梦色十年
高粉答主
2019-07-26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96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0.6万
关注
1、苗种培育
培育池面积20-40平方米,水深0.6-0.8米的水泥池为主,也可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较好的池塘,建好排水和防逃设施。放苗前对池子严格消毒,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提供开口饵料,移植水草面积占水面的30%。每亩投放0.8厘米稚虾10-15万尾,早期以天然饵料为主,适当投喂豆浆和鱼糜,随着个体的增大以人工饲料为主。
2、池塘养殖
每亩投放幼虾1-1.5万尾,定期泼洒生石灰增加水体中钙的含量,增加夜间饲料投喂量,以配合饲料为主。
3、稻田养殖
选择水质良好、周围没有污染源、保水能力较强、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的田块进行稻田养虾,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要开挖养虾沟,沟宽1.5米,深1米,田块面积较大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田间沟,田间沟宽1米,深0. 5米,养虾沟和田间沟面积约占稻田总面积20%左右。
田埂面宽3米以上,田埂高1米。在离田埂1米处,每隔3米打一处1.5米高的桩,用毛竹架设,在田埂边种瓜、豆、葫芦等,待藤蔓上架后,在炎热的夏季起到遮荫避暑的作用。
在养虾沟和田间里要移栽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等沉水性植物,水草覆盖面以30%为宜,且以零星、分散为好,这样有利于虾沟内水流畅通无阻塞。田四周用塑料薄膜、水泥板、石棉瓦或钙塑板建防逃墙,以防小龙虾逃逸。
4、苗种放养
小龙虾放养要试水,试水安全后,才可放虾。小龙虾放养方法有两种:
一是在稻谷收割后的9月上旬将种虾直接投放在稻田内,让其自行繁殖,根据稻田养殖的实际情况,一般每亩放养个体在40克/只以上的小龙虾20公斤,雌雄性比3 :1。
二是在5月份水稻栽秧后,投放规格为2-4厘米的幼虾1500-2000尾/亩或30公斤/亩。小龙虾在放养时,要注意幼虾的质量,同一田块放养规格要尽可能整齐,放养时一次放足。在晴天早晨或阴雨天放养,放养幼虾时用3%~4%的食盐水浴洗10分钟消毒。
扩展资料
小龙虾在世界各地都有养殖,并形成数量巨大的野外种群。中国20世纪30-40年代从日本引进,日本于更早时期从美国引种,主要用作食物和宠物。小龙虾常常混养在农作物(如水稻)田中。不需要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种,可实现自我维持,收获后,不需要再投放原种。
逃逸个体在堤坝上挖洞生存下来。它们能在临时性水体中生存,且食性广泛,建立种群的速度极快,易于扩散。对当地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破坏当地食物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龙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星空影之魅
2019-11-14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万
采纳率:86%
帮助的人:1012万
关注
一、养殖池的准备
1.水草
水草在小龙虾的养殖中很重要,水草方面的误区主要集中于种植的水草种类和水草覆盖面积上。伊乐藻适宜于水温30℃以下的养殖时期,温度持续过高会老化、作用效率急剧下降甚至因管理不当而腐烂产生危害;轮叶黑藻30℃以上时比伊乐藻更有优势,但是温度在35℃以上生长也变弱。故而,必须适当搭配水花生、空心菜、双穗雀稗这些可漂浮于水的植物做补充。温度适宜时,水草生长较快须及时刈割,防止覆盖面积过大形成危害:一般池塘控制在50%左右的覆盖面积,且要求留出足够的过水透光的空间;稻田养殖的覆盖面积不宜过大,控制在20%左右即可,养殖中要注意保护。
2.水深
养殖池的水深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多关注水位的控制,水位控制的意义主要体现于调节水温和提升出虾品质上。建议低温养殖期以0.7米左右适宜,高温养殖期以1~1.2米为宜。特别是稻田养殖户,目前普遍存在的误区是认为浅水一样也能出好虾,有许多人长期水深只有不到0.4米甚至更浅,这不利于提高养殖效益。水太浅的池容易出铁壳虾、小规格虾,而深水池容易出青虾、青红虾、大规格虾品质更好。
3.水质及底质预处理
稻田由于有大量稻梗,上水之后很快就会败坏水质,要及时使用益生菌和水质改良剂处理,待水质良好之后才能投放苗种,不能急于放苗;也可以泡水之后整体更换新水,换水之后再及时补肥,由于此法既造成肥力流失又污染环境故而并不推荐。
老鱼塘改养虾的,应先清除过多的淤泥,并留10厘米的淤泥层曝晒,待曝晒至泥层较为干燥但手感较软时即可。淤泥过少不利于水草的种植,淤泥过多不利于底质的后期控制,池底曝晒过于干硬不利于水草的生长耽误投苗。
二、苗的投放
1.投苗密度
市场上很多养殖户在盲目投苗,不会或根本不知道根据自己的养殖池的实际情况来投放苗种;部分从业人员为了促销故意推荐新养殖户高密度放苗;还有不懂行的技术员乱建议放苗的。小龙虾的苗一般指数量在70尾/斤以上的幼虾。
目前,常见的技术指导多以单批8000~10000尾/亩(按照100尾/斤规格、80~100斤)投苗的居多。这对于小龙虾这个品种而言,已经是属于高密度放苗了。该水平投苗密度,只适合水草状态理想,有一定增氧能力的精养池塘,同时还要求养殖户有相匹配的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的池塘,最多只能放6000尾/亩(按照100尾/斤规格、约60斤),推荐5000尾/亩即可。根据市场调查显示,以高密度投苗的养殖户最终收获统计的成活率多只能达到60%左右的水平,一方面虾苗成活率低,苗种投入浪费可达500~1000元/亩;另一方面长速不理想、规格长得慢养殖周期长,中等密度25~30天可以大批量出虾,高密度要推后10天以上,出虾价格落差可达4~10元/斤;同时还病害多发、一旦发病损失严重,投资风险高、回报率偏低。
稻田养殖的,根据实际情况只建议投放3000~5000尾/亩的密度,切忌照搬池塘养殖的投放密度。在这个密度下,配以适当的管理,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一般根据市场对商品虾的规格需求,可以在25天左右即可开始起捕上市。
2.苗的运输
目前普遍采用干法运输虾苗,虾苗的供应也多以短途运输为主。0.5小时左右的运输距离一般不会造成明显损耗。1~2小时的运输距离需要适当注意,装虾苗的工具应当使用可透水的塑料框,并在框内设置密眼无节网片将虾体与塑料框隔开减少擦伤,每0.5小时喷水一次保持虾体湿润;虾苗堆叠的高度不宜超过15厘米。超过2小时的运输距离,虾苗堆叠高度应控制在10厘米以内,喷水时应添加抗应激物质,有条件的应在虾苗上下两层覆盖少量水草帮助保湿。气温高时使用空调车运输的,要注意温度的变化,防止放苗时虾体温与水温差距过大产生温度应激造成大量损耗;气温高时,要尽量在早上7点前下塘。
3.下苗前的准备
下苗前要试水调水。用网兜装小规格虾苗放入池塘观察24小时,达到95%以上成活才能投苗;否则,应使用调水产品改良水质之后再试水。
特别要指出,不同时间段苗的品质差距很大。通常,4月中旬以前出的苗都比较好,此时放苗前一般只需要提前使用益生菌和常规调水产品改良水质即可;从4月下旬之后,进入病害高发期,而5―6月份尤甚,故补充虾苗时,建议放苗前第4天全池用复合碘消毒,第2天补充益生菌,在放苗前第1天泼洒优质的解毒抗应激的产品提高虾苗成活率。
三、饵料的使用
1.饵料种类的选择
很多养殖户认为小龙虾是杂食性的,所以选择的饵料多偏向于植物原料为主;实际上小龙虾是杂食偏肉食性的,应当提高其饵料中的动物性饵料比例。
饵料的选择上,随着虾价的攀升,目前多数地区都以商品饲料为主;同时,依然还有较多人使用原粮如大豆、玉米、小麦等投喂的,特别是在稻田养殖区;还有少量人使用豆粕、菜籽粕(饼)、畜禽屠宰下脚料的。
由于小龙虾的商品饲料从2016年才正式兴起,2017年才大范围大量使用,关于小龙虾的具体营养需求的实验研究都还很欠缺,所以目前市面上的商品小龙虾料质量差距很大,大多数虾料的质量都只能是差强人意。通常,建议选不低于28%蛋白质的料,最好生产厂家具有特种水产料生产能力,若有30%或32%蛋白质的则更佳;另外,推荐使用正规螃蟹料养龙虾,效果较为理想。
原粮的选择上,以大豆为佳,但是单纯投喂原粮的小龙虾生产性能往往不及使用相对优质的商品饲料;也有使用劣质饲料还不如使用大豆的案例。建议原粮作为辅粮,掺杂比例不超过20%,而以相对优质的商品饲料为主。除大豆以外的粮食或者粕类不建议使用。
2.投饵率与次数
一般养殖鱼类或者虾蟹类的成品养殖期的日投饵率在3%左右,苗种培育期在5%左右;小龙虾生长快速,实际养殖效果显示,其日投饵率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从放苗后可以维持在8%~12%的水平。参照鱼的标准养小龙虾,将使养殖周期拉长、规格不高、成活率降低。许多养殖户只投喂下午一顿,这会造成饵料浪费或不足。养殖效果显示,日投2~3次更利于其快速生长。
3.投料方法
常规鱼类以及游泳性虾类,因游动较快活动范围广,集中投饵反应迅速;小龙虾有所不同,其常规活动方式以贴地、贴草爬行为主,想要到达目的地需要翻越各种障碍物,故而不太可能迅速到达单一或小区域投料点,故投料方式有所不同。根据实践,建议投料区域以长条块设置为佳,均匀抛撒,一般使用人工抛撒或者农用电动撒肥机,每一投料区覆盖范围以料区边线往外延伸5~10米。
四、动保产品及环境改良剂的合理使用
1.正确认识相关产品
动保产品和环境改良剂不仅是一个物质化的事物,其还内涵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其能够帮助广大养殖户提升效益,减少病害发生几率,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方面所有产品都有其适用范围,并不是万能的;同时,也并非所有的病害都有合适的产品或药物来治疗,如病毒性疾病。要想达到较为理想的处理结果,既要用对产品,使用产品介入的时机也极为重要,这点养殖户需要充分认识。另外,在使用时务必按照相关人员的推荐用量正确使用,不宜盲目加大用量,避免产生不利后果。
2.正确选择产品
由于多数养殖户并不具备专业知识背景,市场上产品和商家也是多的让人眼花缭乱,养殖户想选好、用对产品建议参考以下几点。
其一,选人:售卖产品的人或者店铺,要求有专业知识背景或者有执业证书;相关人员能够通过水质监测、专业的问询向养殖户了解池塘及虾的状况;相关人员对于养殖户的疑问能够给予专业解释;相关人员能在销售活动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事遵循原则。符合这四点要求的人员能够给出合适合理建议和方案,往往更值得信赖。
其二,选公司:最好选择从业多年、品牌过硬、口碑良好的正规大公司产品,大公司往往具有良好的生产设备,专业的研发生产能力,专业的技术团队,能够提供符合标准规范、可靠、稳定、高效的产品,保证产品的适用性。
其三,选产品:要求产品包装规范,标识清晰、清楚,标签内容规范完整,有相应的标准编号、批准文号。
其四,选价格:同种类型同种规格的产品,正规厂家的价格相差都不大;过于便宜的产品,往往达不到应有的作用,费时费力费钱还误事,不宜贪便宜。
五、树立小龙虾病害处理信心
2015年之前小龙虾以自然粗养的模式为主,投入少、产量低、市场价格便宜。一方面,虾发病后,养殖户投入意愿不高;另一方面,处理方法不当、防治效果差致使许多养殖户对病害处理缺乏信心。但是,随着近几年小龙虾消费端的火热,科研人员、饲料和动保企业都开始投入精力服务于小龙虾的各个环节,为小龙虾养殖保驾护航。市场调查显示,除了极少数案例出现发病几日便全池虾死完的,多数案例在得到正确处理之后能得到较好解决,及时减少损失。所以,在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下,养殖户要树立病害防治的信心,出现问题及时找相关技术人员咨询解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万剑度追
2018-07-11
知道答主
关注
龙虾的生命力极强,可充分利用池塘、稻田和一些荒滩、小坑塘等水体进行养殖,面积以2001一3335m2为宜。由于该虾有掘穴打洞的习性,一般洞穴的深度在50一80cm,部分洞穴深度超过1m,为避免掘穴外逃,养殖水体的四周埂宽应在1.5m以上,并在埂上四周设置0.5m高、内壁光滑的防逃墙或防逃板,建好注、排水系统。同时,池塘中间要搭建几条泥埂,泥埂两头不要与池埂相连,埂长约为池长的4/5,埂宽lm以上,埂高出水面5-10cm,为龙虾创造打洞穴居的场所。池水深以0.5-1m为宜,最好是中间水深,四周有浅滩。池底放置树根、竹筒等,水面移养水草。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