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间,正是候鸟迁徙的高峰,不少地方都将迎来最佳观鸟季,甚至许多“鸟友”还会为此远渡重洋,比如保加利亚就是欧洲最具战略意义的观鸟点之一,这里是巴尔干半岛的一部分,更是观鸟人的天堂。在这里,人们有机会看到很多鸟类:水鸟、山鸟和草原鸟,它们都是中欧和北欧的典型鸟类。
在观鸟的背后,在人类历史上,鸟类有着许多或者迷人、或者惊心动魄的故事,许多创世神话更与鸟类有关。比如在古埃及神话中,名为贝努(
bennu
)的神鸟从原始的茫茫洪水上空飞过,它的一声鸣叫揭开了世间万物存在的序幕。在北欧,19世纪的史诗《卡勒瓦拉》(
kalevala
)记载的芬兰创世神话中,将这个水茫茫的场景设置在了一片黑暗、无尽头的海洋上,一只神圣的鸭子飞在海面上,想要寻找休息的地方……
千百年来,鸟类以其迷人的羽毛、行为方式、飞行技能和象征隐喻等特质攫住了人们的想象,其影响深刻体现在人类多元的文化信仰中。艺术史学家、植物学家西莉亚·费希尔从鸟类文化史的视角,结合全世界关于鸟类的众多古老艺术、传说和文献,阐述了鸟类经久不衰的魔力——自古以来鸟就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母题,在创世神话、寓言、诗歌、绘画中无处不在,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自由和囚禁、噩兆和吉祥、端庄和诙谐……使鸟类身上蕴含着无数的魅力。
在《鸟的魔力——一部绚烂的鸟类文化史》一书中,费希尔从中世纪手稿、古地图、绘画和博物书中选择了百余幅鸟类图谱,从文化的视角,讲述了鸟类与人类的关系,毫无疑问,鸟类是长着翅膀的精灵和信使,而人类与它们息息相关的历史,非常值得一读。
《鸟的魔力——一部绚烂的鸟类文化史》,(英) 西莉亚·费希尔 著,王晨 译,未读·探索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8月版。
以下内容选自《鸟的魔力——一部绚烂的鸟类文化史》,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撰文|(英) 西莉亚·费希尔
来自波斯的思摩夫可以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
思摩夫(
simurgh
)来自波斯,它像凤凰一样被认为可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浴火重生。思摩夫还以救世主或者至少是拯救者的身份出现过。
在一个17世纪版本的《皮尔佩寓言集》中,众所周知的《老人星之光》(
Anvar-iSuhayli
)这个故事,思摩夫张开华美亮丽的尾羽,被召集而来的众鸟簇拥着从高空飞下,救走被河水冲走的一窝鹬(
sandpiper
)。思摩夫还能驼着人飞翔。波斯史诗《列王记》(
Shah nameh
)中记录了被丢弃在山里(
王子有时候就是会遭到这种对待
)的扎尔王子如何被一只思摩夫养育,后者在王子重回人类世界时赠给他一根有魔力的羽毛,可以在危急时刻时应召前来,救助王子。在印度传说中,思摩夫还能将人从灾祸中拯救出来。在莫卧儿王朝的许多细密画中,这只令人惊叹的鸟时常出现在郁郁葱葱的山间和遥远的城市上空,爪子上还吊着某个小英雄。
《一窝鹬漂在水面上,此时思摩夫率领众鸟前来营救它们》。细密画,摘自《老人星之光》,《卡里来和笛木乃故事集》的一个版本,印度,1610-1611年。《鸟的魔力》插图。
但在与思摩夫有关的、令人难忘的故事中,这种鸟却未出现。这个故事约在公元1200年,由苏菲派诗人法里德·阿尔丁·阿塔尔(
Faridal-DinAttar
)
在波斯的呼罗珊创作,鸟儿们再次聚集在一起推选鸟王,从而有了这首诗的标题《群鸟会议》(
The Conference of the Birds
)。戴胜(
hoopoe
)建议推选传奇的思摩夫,许多鸟儿在这段艰辛的路途中死去,这后来成为一种寻求觉悟、与神结合的隐喻:
思摩夫第一次出现在俗世面前,是在中国的一个漆黑的深夜;一片羽毛从空中翩然飘落,它的盛名从此传遍四面八方。
戴胜解释道,所有灵魂都携带着这片羽毛的印记,渴望回溯到它的源头。但是许多不幸的鸟儿都有其弱点,这让它们的追寻注定失败:夜莺(
nightingale
)深陷对玫瑰的尘世之爱;游隼过分爱惜自己的自由;鹦鹉只想长生不老;鸽子和鹧鸪(
francolin
)太过陶醉自我——“在生活被摧毁的地方自我陷入旋涡”;山鹑(
partridge)
过于留恋自己的山坡,苍鹭过于留恋自己的沼泽,猫头鹰过于留恋自己的废墟;燕雀甚至害怕出发本身。最终只有三十只鸟抵达思摩夫的王宫,但却被拒之门外。它们发现了一座湖泊,在凝视湖中的倒影时,它们与之合而为一。实际上,在波斯语中,思摩夫这个名字可以被理解成一种文字游戏——三十只鸟。
在阿拉伯世界,思摩夫常与其他的神话鸟类混淆,包括能够抓走大象并以“roc”之名进入欧洲神话中的“rukh”(汉语均译为大鹏),后者看上去更像是一只巨大的鹰。此外,还有所谓“天鹅凤凰”(
swan phoenix
),其波斯语原名的英文转写是“qaqnus”,这种鸟的喙有三十个孔,可以像芦笛一样发出不同的音调。它用喙奏出哀歌,让鸟和人都入迷,或者使之失去知觉。这种海鸟拥有爪子和钩状喙,它可能与用歌声引诱古希腊水手触礁的塞壬有关。
天鹅凤凰,摘自《动物之书》(Kitab Na-t al-hayawan),一部关于动物及其身体各部位医药功能的专著,是对亚里士多德和伊本·巴克提书(ibn Bakthishu)的作品的汇编,13世纪。《鸟的魔力》插图。
凤凰是一种能使用引火柴筑巢(
在这个过程中造成巨大骚动
),然后焚烧自己刚诞生的雏鸟的鸟类。当它死去时,它会用带孔的喙吹奏出极为悲伤婉转的曲调,因此与天鹅产生了联系。“白天鹅终生不曾发出一个声音;当死亡来临,它沉默的歌喉才被解除封印。”英格兰作曲家奥兰多·吉本斯(
Orlando Gibbons
)在一首著名无伴奏合唱曲中这样写道。
这个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
欧洲科学和阿拉伯科学共同的奠基人
):“天鹅基本上在临近死亡时才会展现音乐天赋,唱起歌,此时它们会飞到海上。乘船经过利比亚海岸的人见过许多天鹅发出悲哀的调子,甚至还见过一些天鹅垂死的样子。”之所以存在这种误解,可能是因为将只会发出咕噜声和咝咝声的疣鼻天鹅(
mute swan
)与小天鹅比尤伊克亚种(
Bewick swan
)、大天鹅
(whooper swan
)弄混了,后两者从头顶成群飞过时,鸣叫声和翅膀拍打声令人震撼。这种歌唱实际上是一种罕见现象,正如1898年美国动物学家丹尼尔·吉劳德·艾略特射中一只天鹅之后所记录的那样:
中枪后,它的翅膀不再动,歌声立刻响起,并且持续到它掉落在将近一英里外的水面上。一般情况下,对于天鹅的每一种叫声,我都耳熟于心,但是这只被打中天鹅的歌声,我此前从未听过,之后也没再听过。音调哀伤,曲调悦耳,听上去像是柔和流畅的八度音阶。距离让它的声音显得更加圆润,听后,我们只能震惊地呆立在原地,呼喊道:“我们听到垂死天鹅的歌声了。”
在阿塔尔的诗中,思摩夫那片神秘的羽毛是在中国落下的,而在中国,凤凰是一种只有在和平盛世才会出现的鸟(
它在中国受到赞美和珍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一种吉祥的生物,而非是一种神秘的生物
)。凤凰与同样带来吉祥的中国龙一起代表着空气、火、土和水四大元素,还代表雌雄、阴阳的和谐。
喜多川歌麿正在用巨幅凤凰图装点一座青楼的室内,妓女们满怀仰慕之情在一旁观看。摘自《青楼绘本年中行事》(Seiro ehon nenju gyoji),十返舍一九(Jippensha Ikku)著,喜多川歌麿绘,1804年。《鸟的魔力》插图。
在中国和日本画家的笔下,凤凰是一种结合了多种鸟类特点的七彩神鸟,有如鹤一样的长腿,身后拖着华丽的尾巴,以及雉鸡的头——和它最相像的是绿雉或红腹锦鸡,它们是东方鸟类中最具标志性且最常被描绘的鸟。在欧洲人知晓之前,由于对极乐鸟的迷恋,那些被卖到中国的极乐鸟,可能也影响了凤凰的外貌。
来自东方的鸟儿和来自大西洋对岸的鸟儿一样丰富多样
在古代中国和日本,画集、系列鸟绘画和版画都是珍贵的财物,不管主攻方向是什么,几乎所有画家都会画这些东西。
然而,中国和日本绘画的作画过程本身的确存在一种神秘主义。捕捉某样事物,比如枝头小鸟的灵魂,不只是将它准确地描绘出来,还要让自己成为小鸟、树枝、吹动树叶的风以及小鸟的叫声。类似冥想或者武术,这需要无穷尽的练习,有时要观察自然,但更多的是临摹之前画家的作品。勤奋刻苦的练习让画家掌握了笔墨的娴熟用法,画家先在画纸上沉思布局,再用蘸满墨水的毛笔灵巧地扫过纸面,最终这只鸟被呈现出来。这只噪鹛一眼就能被认出来,它有白色的冠和贯穿眼睛的黑色条带,落在枝头上时尾巴朝下保持平衡的蓬松姿态;而张开的喙让人觉得它仿佛在轻笑,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
大凤头鹦鹉,摘自《罕见鸟类自然史》,乔治·爱德华兹绘,1743-1751年。《鸟的魔力》插图。
由于水墨画与书法的联系,这种画常常具有强烈的隐喻意味,技艺高超的水墨画家可以让笔下的形象流露出额外的意义或者巧妙的视觉双关含义。对于鸟类而言,这些隐喻可能是飞翔、自由或者是某种具体的象征意义,如与鹤有关的长寿,鸳鸯和大雁代表婚配之喜。(
尽管很有误导性。
)
在一本日本画集附赠的书法作品中,被命名为《鹰》的画作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佛教典故。日本没有黑色的鹰,不过这种黑色的秃鹫(
cinereousvulture
)遍布亚洲,在各地被称为“僧鹫”(
monk vulture
)或“神鹰”(
holyeagle
)。
秃鹫,摘自《鸟类百科集》,一部彩色绘画图集,日本,约 1860-1870年。《鸟的魔力》插图。
如果这幅画里是一只神鹰,那它就在暗指位于印度北部中央邦的灵鹫峰(
Mount Grid hrakuta
),在这座山峰延绵千里的山石小路上方,前来朝圣的日本佛教徒建了一座巨大的舍利塔。他们追随的是公元5世纪中国佛教僧侣法显(
《西游记》中三藏的原型
)的足迹,法显游历印度,寻觅真经,并对众人讲述了他在灵鹫峰上冥想的那个夜晚:
朝南的岩壁上有一个山洞,佛陀本人曾在里面打坐冥想。西北方还有一个山洞,佛陀的弟子阿难在其中打坐时,魔王摩罗化身为一只秃鹫坐在洞口恐吓这位门徒。此时佛陀在岩壁中开出一条裂缝,他从裂缝中伸出手触碰阿难的肩膀,阿难的恐惧便立刻消失了。这只鸟的脚印和佛陀伸出手来的那个岩缝都留在原处,这座山峰也因此得名灵鹫峰。
至今,灵鹫峰上仍然生活着数千只秃鹫,这些鸟在印度被视为净化者。在佛陀的《妙法莲华经》中,这座山被称为纯净之地:当众生变得虔诚、忠实且平和,就算付出自己的生命也想要见到佛陀时,我将与众比丘一起现身于灵鹫峰。在这里,秃鹫所带来的鼓舞与思摩夫非常相似。
黄嘴琵鹭(
yellow-legged spoonbill,琵鹭属有六种,只有黄嘴琵鹭的地理分布和外貌与此鸟相符,但其英文名一般是yellow-billed spoonbill——字面是“黄嘴琵鹭”,而非书 中的yellow-legged spoonbill——字面是“黄腿琵鹭”
),摘自约翰·古尔德的《澳洲鸟类》,1848-1869年。《鸟的魔力》插图。
在为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帝王们绘制的华丽画册中,最常见的是描绘他们功绩的精美绚丽的插图,其中也有一些画作展现了他们对漂亮鸟儿的喜爱。16世纪时,该王朝的建立者巴布尔(
Babur
)就以热爱花园而闻名于世,那种热爱不亚于他对征服领土的狂热。在他的回忆录《巴布尔纳玛》(
Baburnama
)中——这本书是他孙子阿克巴在位期间(1590年左右)编写的——在描写战争内容时画了鸟、鲜花和树木的插图,整个版面设计仿佛让人想起巴布尔修建的伊斯兰花园。
阿克巴的儿子贾汉吉尔(Jahangir,1605—1627年在位)是一个狂热的博物学家,他在阿格拉(
Agra
)的王宫里养了许多珍奇鸟兽,还派驻了代理人驻守在果阿(
Goa
),负责检查驶入港口的每一艘船,搜寻更多稀有的动物。他的主要供应商是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不过贾汉吉尔打通了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关系。他的宫廷画师乌司达·万舍(
Ustad Mansur
)在贾汉吉尔的《回忆录》
(Memoirs
)中记录下了他的收藏品,包括一只从美洲运来的火鸡和一只来自毛里求斯的渡渡鸟。
从上到下分别是,印度树鹊(
Dendrocitta ruffa
)、红尾鸲、雨燕(
Cypselus affinis
)。细密画,摘自《巴布尔纳玛》,即《巴布尔回忆录》,约 1590-1593年。《鸟的魔力》插图。
鸟类贸易是双向的。乔治·爱德华兹在他的《罕见鸟类自然史》中写道,来自东方的鸟儿和来自大西洋对岸的鸟儿一样丰富多样:
我已经收藏了20多年,伦敦的许多有好奇心的绅士雇我为他们所拥有的、稀有的外国鸟画像,同时也为我自己的收藏绘制草稿。对于我画过的任何一种鸟,虽然我没有去过它们所在的国家,不过它们都是我参照活生生的实物画出来的,而且因为种类的多样性,我尽可能让它们呈现出多种不同姿态。
爱德华兹还画了汉斯·斯隆收藏的中国雉鸡和八哥:
东印度公司的船运来的八哥,在吹哨、唱歌和学人说话方面,被认为拥有第一流的水准,吐字比鹦鹉或者任何其他学舌鸟类更接近人声。个头较小的那只是我在河岸街(
Strand
)白鹿场(
White-HartYard
)的一个收集珍奇鸟类的商人那里发现的,大一点的那只属于乔治·沃顿医生(
Dr George Wharton
),他是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的财务主管。
已经灭绝的鸟类中渡渡鸟最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
从大海雀到旅鸽,在那些已经灭绝并令人深感痛悔的鸟类中,渡渡鸟(dodo)最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
最先造访它们的栖息地毛里求斯岛(
Mauritius
)的,是穿越印度洋的葡萄牙人,但他们没有留下有关渡渡鸟的只言片语;荷兰人在1598年占领了毛里求斯,用拿骚的莫里斯总督(
Stadtholder Maurice of Nassau
)的名字给它命了名。
《鸟的魔力》插图。
范涅克上将(
Admiral van Neck
)于1601年出版的长途探险游记中收录了一张港湾地图,地图上的字母“D”标记就是渡渡鸟被发现的地方,上面还画了一只非常健壮的渡渡鸟匆匆逃走的样子。“它们的体形像硕大的火鸡,身披绒毛,小小的翅膀像衣服的短袖一样挂在身上,完全无法用来飞行。”康沃尔郡的旅行家彼得·芒迪(
Peter Mundy
)在1638年写道。但他随后提供的插图却充满了误导性,那是一只双腿粗短的胖鸟,它要么是一只在动物园以杂食维生的鸟,要么是制作水平不佳的标本。在毛里求斯,渡渡鸟的食物很可能是掉落的果子、坚果和根茎,它们会在食物丰富时大量进食,为匮乏时期做准备,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观鸟者说它们贪食了。
为渡渡鸟这种形象负主要责任的是画家罗朗·萨弗里(
Roelant Savery
),他在17世纪开启了在风景画中加入异域鸟兽的风尚。他的第一幅有渡渡鸟的画作是在1611年完成的,当时他在布拉格为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鲁道夫二世工作。这幅画描绘的是俄耳甫斯面向一群动物弹琴的场景,其中有一只灰白色的渡渡鸟。据推测它的原型应该来自鲁道夫收藏的标本,后来还有相关的记载。
将马蹄铁喂给鸵鸟,摘自《玛丽女王诗篇》,1310-1320年。《鸟的魔力》插图。
对欧洲渡渡鸟的唯一描述来自哈蒙·莱斯特兰奇(
HamonL’ Estrange
),他被一条广告所吸引,1638年他在伦敦见到了一只展览中的渡渡鸟[是约翰·特雷德斯坎特(
John Tradescant
)收藏的那只吗?之后他把它移交给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
Ashmolean Museum
)]。也许渡渡鸟活着的时候曾被运到了欧洲的动物园里,死后被做成标本。如今,它们只剩下(在英格兰和丹麦)一对头骨和脚,还有布拉格的一个鸟喙,但在毛里求斯却发现了大量骨头,这些证据表明渡渡鸟是一种滨海鸟类,而且在欧洲人抵达毛里求斯时就已经完成了栖息地的区域化。它们是在欧洲人抵达后的一个世纪内灭绝的。
彼得·芒迪在1634年、1638年先后两次来到毛里求斯,他在这里没有见到渡渡鸟,但他在印度苏拉特(
Surat
)王公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从别处运来的渡渡鸟。他推测“它们为什么只分布在毛里求斯,不在别的地方……距离其他陆地如此遥远,而且不能飞也不能游泳。要么是不同种类杂交创造出了奇特怪异的形态,要么是气候、空气和土壤的特性在漫长的时间里改变了它们最初的形态”,这一理论比达尔文早了200年。
罗朗·萨弗里在1616年回到荷兰后创作的画作,以及他的侄子扬·萨弗里(
Jan Savery
)1651年在牛津绘制的复制品[这启发了路易斯·卡罗尔(
Lewis Carroll
)在《爱丽丝漫游仙境》(
Alicein Wonderland
)中加入渡渡鸟的灵感]都表明渡渡鸟是灰色的鸟。其中一幅画先后由汉斯·斯隆和乔治·爱德华兹(《罕见鸟类自然史》的作者)收藏,后者在1759年将其赠给了大英博物馆,据说它“是参考荷兰的活鸟画的”,因此推测这只鸟很可能是拿骚的莫里斯(
死于1625年
)的收藏。萨弗里的另一幅画的视角是渡渡鸟的身后,他画出了它卷曲的尾羽,单腿站立,用巨大的喙清理自己的脚。
很多荷兰画都包含谚语和双关语,因此这可能是在玩文字游戏,因为它名字的“dodaars”在荷兰语中的意思是“肥屁股”。萨弗里最后的作品也是最漂亮的一幅画是1628年的《鸟的风景画》(
Landscape With Birds)
,画中的渡渡鸟有黄色的尾巴、翅膀簇羽和脚,站在一只鹤鸵和一只鹳之间。在它们头顶的高空中,没有腿的极乐鸟披着金色羽毛从天空飞过。画家想要描绘的是田园画,但画面中鸟类不寻常的丰富程度是以捕捉和毁灭为基础的,古尔德和奥杜邦等鸟类学家,以及达尔文和华莱士等理论学家都知道,有很多鸟活着的时候曾被运到了欧洲的动物园里,死后被做成标本。
《一个来自丹罗斯的老人:一只鹦鹉咬住了他的鼻子》,摘自爱德华·李尔的《更多废话童谣》,1862。《鸟的魔力》插图。
如今,它们只剩下(
在英格兰和丹麦
)一对头骨和脚,还有布拉格的一个鸟喙,但在毛里求斯却发现了大量骨头,这些证据表明渡渡鸟是一种滨海鸟类,而且在欧洲人抵达毛里求斯时就已经完成了栖息地的区域化。它们是在欧洲人抵达后的一个世纪内灭绝的。彼得·芒迪在1634年、1638年先后两次来到毛里求斯,他在这里没有见到渡渡鸟,但他在印度苏拉特(
Surat
)王公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从别处运来的渡渡鸟。他推测“它们为什么只分布在毛里求斯,不在别的地方……距离其他陆地如此遥远,而且不能飞也不能游泳。要么是不同种类杂交创造出了奇特怪异的形态,要么是气候、空气和土壤的特性在漫长的时间里改变了它们最初的形态”,这一理论比达尔文早了200年。
罗朗·萨弗里在1616年回到荷兰后创作的画作,以及他的侄子扬·萨弗里(
Jan Savery
)1651年在牛津绘制的复制品[这启发了路易斯·卡罗尔(
Lewis Carroll
)在《爱丽丝漫游仙境》(
Alice in Wonderland)
中加入渡渡鸟的灵感]都表明渡渡鸟是灰色的鸟。其中一幅画先后由汉斯·斯隆和乔治·爱德华兹(《罕见鸟类自然史》的作者)收藏,后者在1759年将其赠给了大英博物馆,据说它“是参考荷兰的活鸟画的”,因此推测这只鸟很可能是拿骚的莫里斯(死于1625年)的收藏。
知更鸟,摘自《红胸知更鸟图画书》,1873年。《鸟的魔力》插图。
萨弗里的另一幅画的视角是渡渡鸟的身后,他画出了它卷曲的尾羽,单腿站立,用巨大的喙清理自己的脚。很多荷兰画都包含谚语和双关语,因此这可能是在玩文字游戏,因为它名字的“dodaars”在荷兰语中的意思是“肥屁股”。萨弗里最后的作品也是最漂亮的一幅画是1628年的《鸟的风景画》(
Land scape With Birds
),画中的渡渡鸟有黄色的尾巴、翅膀簇羽和脚,站在一只鹤鸵和一只鹳之间。在它们头顶的高空中,没有腿的极乐鸟披着金色羽毛从天空飞过。
画家想要描绘的是田园画,但画面中鸟类不寻常的丰富程度是以捕捉和毁灭为基础的,古尔德和奥杜邦等鸟类学家,以及达尔文和华莱士等理论学家都知道,有很多鸟成了科学研究的牺牲品。
以上内容节选自西莉亚·费希尔所著的《鸟的魔力——一部绚烂的鸟类文化史》一书,内容较原文有所修改,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发布。
作者 | (英) 西莉亚·费希尔
摘编 | 何安安
编辑 | 余雅琴
校对 | 薛京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人类文化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鸟类,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
动物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
鸟类启示:鸟的文化史
宠物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随着宠物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如何保持宠物健康成
猫咪如何在家中扮演重要角色:伴侣、治愈师和家庭成员
鸟类生态位:解读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图5 宠物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鸟儿对人类为什么那么重要?
狗在人类世界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它又是如何影响人的生活的?
网址: 人类文化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鸟类,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20099.html
上一篇: 观鸟与拍鸟为何让人如此痴迷? |
下一篇: 赏析汉代金银饰品的设计美学与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