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以其绚丽的色彩、婉转的歌喉和精湛的飞行技艺令人类羡慕和陶醉。具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沉淀着大量的鸟类文化素材。在中国五分之一的汉字源自于鸟类、凤凰源自于中国文化。大雁、鸳鸯以及鹤产生了一系列中国文化现象。
鸟语花香是中华民族体现幸福感的隐喻,鸟禽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灵感和启迪,通过了解鸟禽,能获得许多乐趣,能得到精神的享受和人格的升华。 [2]
适应专业
中国鸟禽文化赏析课程适应哲学类专业进行学习。 [2]
中国鸟禽文化赏析课程共四章,绪章主要讲述了鸟禽文化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任务的介绍课程;第一章分析了鸟类在适应飞行生的过程中是如何变化其结构,以高效便捷的方式完成其生活和后代繁衍的;第二章从动物分类学角度,介绍了世界上现存的三个总目的鸟类;第三章从汉文字入手,简单介绍了几个有关鸟禽元素文字的形成和演化,选择了20多种鸟,逐一介绍了它们的生物学知识,阐述了该鸟名称的来由以及该鸟相关的中国文化元素,其中涉及到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和故事传说;第四章从动物保护的角度阐述了野生鸟类面临的困境和威胁,分析了野生鸟类的价值,罗列了我国的一级保护鸟类,最后介绍了中国国内和国际上保护鸟类的有关法律法规。 [1]
绪章中国鸟禽文化赏析课程简介
0.1 空中精灵古今谈
第一章 精微至巧的结构
1.1 至轻至巧的羽毛
1.2 至轻至强的骨骼
1.3 特化的肌肉
1.4 足以碎石的肠胃
1.5 双倍功能的肺
1.6 功能强大的心脏
1.7 奇特的排泄
1.8 季节性器官1
1.9 季节性器官2
1.10 卓越的中枢
1.11 敏锐的视觉
第二章 天下羽族知多少
2.1 今日之羽族
2.2 走禽
2.3 水禽———企鹅
2.4 游禽1
2.5 游禽2
2.6 游禽3
2.7 涉禽1
2.8 涉禽2
2.9 地禽
2.10 猛禽1
2.11 猛禽2
2.12 攀禽1
2.13 攀禽2
2.14 鸣禽1
2.15 鸣禽2
第三章 中国文化中的鸟禽元素
3.1 汉文字中鸟禽的形成与演化1
3.2 汉文字中鸟禽的形成与演化2
3.3 汉文字中鸟禽的形成与演化3
3.4 九天凤凰落凡间1
3.5 九天凤凰落凡间2
3.6 九天凤凰落凡间3
3.7 云中谁寄锦书来1
3.8 云中谁寄锦书来2
3.9 云中谁寄锦书来3
3.10 低头乍恐丹砂落1
3.11 低头乍恐丹砂落2
3.12 只羡鸳鸯不羡仙1
3.13 只羡鸳鸯不羡仙2
3.14 春来秋往依人燕1
3.15 春来秋往依人燕2
3.16 春来秋往依人燕3
3.17 染红春色杜宇声1
3.18 染红春色杜宇声2
3.19 闲客源自海上来1
3.20 闲客源自海上来2
3.21 怨声载道声声鸠1
3.22 怨声载道声声鸠2
3.23 怨声载道声声鸠3
3.24 更听钩辀格磔声1
3.25 更听钩辀格磔声2
3.26 更听钩辀格磔声3
3.27 更听钩辀格磔声4
3.28 世间苦恶何时了
3.29 百啭千声随意移1
3.30 百啭千声随意移2
3.31 两个黄鹂鸣翠柳1
3.32 两个黄鹂鸣翠柳2
3.33 相逢俱喜鹊横流1
3.34 相逢俱喜鹊横流2
3.35 相逢俱喜鹊横流3
3.36 乌鸦谁说一般黑1
3.37 乌鸦谁说一般黑2
3.38 乌鸦谁说一般黑3
3.39 猫头鹰值夜班1
3.40 猫头鹰值夜班2
3.41 豪气九重鹰隼天1
3.42 豪气九重鹰隼天2
3.43 鹦鹉学舌本无心1
3.44 鹦鹉学舌本无心2
3.45 浅滩泽国话鴴鹬1
3.46 浅滩泽国话鴴鹬2
3.47 东飞伯劳西飞燕1
3.48 东飞伯劳西飞燕2
第四章 生态文明与不解的人鸟情缘
4.1 不该发生的故事
4.2 野生鸟类的价值1
4.3 野生鸟类的价值2
4.4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
4.5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
4.6 保护鸟类人人有责1
4.7 保护鸟类人人有责2
(注:课程大纲排版从左到右列 [1])
开课次数
开课时间
参与人数
第1次开课
2016春夏
1128人
第2次开课
2017春夏
1989人
第3次开课
2017秋冬
885人
第4次开课
2018春夏
5896人
第5次开课
2018暑假
742人
第6次开课
2018秋冬
1865人
第7次开课
2019春夏
2147人
第8次开课
2019秋冬
2536人
第9次开课
2020春夏
4787人
第10次开课
2020秋冬
2220人
第11次开课
2021春夏
2989人
第12次开课
2021秋冬
待定
该课程授课教师均为邓学建、李建中、莫小阳、王斌、吴倩倩 [1]
1、了解自然精灵的生活方式,从中学会直面社会,坚韧自身。
2、一睹中华民族鸟禽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情操,提升素养。
3、通过学习意识到保护鸟类热爱环境的重要,将意识外化成行动。 [2]
平时成绩50分
平时成绩=学习进度分 (15.0分)+学习行为分 (35.0分)
章测试成绩10分
单项类目名称
卷面分
单项满分
绪论 单元测试
1
0.1
第一章 单元测试
20
2.5
第二章 单元测试
20
2.5
第三章 单元测试
20
2.5
第四章 单元测试
20
2.4
期末考试成绩40分
1、期末考试得分=期末考试实际得分/期末考试总分* 权值
2、采用线上期末考试形式作为期末考试成绩
3、试卷:教程考试 [3]
2019年1月8日,该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5]。
邓学建,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6]
李建中,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系主任,生物学博士学位,教授。 [7]
莫小阳,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系党支部书记,博士,教授。 [8]
王斌,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系副教授,东北林业大学马建章院士的博士、硕士生导师。 [9]
吴倩倩,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系博士生,主要从事脊椎动物学研究。 [4]
相关知识
中国鸟禽文化赏析
湖南师范大学公开课:中国鸟禽文化
《中国鸟黄腹角雉》
中国鸟
试读 | 陈勤建:江南稻作生产与中国鸟文化
稀缺的普票小本票——《中国鸟黄腹角雉》
中国的国鸟是什么
SB(22)2002 中国鸟(第一组)
从灵禽崇拜到生态文化科普教育——生态文化视域下的满族鸟文化
澳大利亚国鸟是什么
网址: 中国鸟禽文化赏析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20101.html
上一篇: 你好,良渚|艺术商业新力量,在玉 |
下一篇: 观鸟与拍鸟为何让人如此痴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