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跳出思维的惯性丨心理学效应之鸟笼效应

跳出思维的惯性丨心理学效应之鸟笼效应

跳出思维的惯性丨心理学效应之鸟笼效应

作者:心理健康中心    编辑:孙婷婷    时间:2023-05-29

导读: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在网购消费节如 “6.18”、双11,因商家的促销而购买了各种本非必需的商品;因添置了一个新物品,而忍不住开启了与这个物品相关的系列消费,而这些消费本不在你的计划当中……这些行为都可以用心理学中的“鸟笼效应”来解释。

鸟笼效应的概念

鸟笼效应起源于心理学家詹姆斯的一个故事。詹姆斯和他的好友卡尔森打赌,不久就会让卡尔森养上一只鸟。对鸟不感兴趣的卡尔森听了之后并不相信。没过几天,卡尔森过生日,詹姆斯送上了一只精致的鸟笼。

此时的卡尔森依然认为,即使詹姆斯给了自己鸟笼,自己也不会养鸟。可是,从此之后,卡尔森家里只要来客人,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就会问:“你养的鸟去哪了?”卡尔森为了不再疲于向客人一次次解释,无奈之下,只好买了一只鸟。

(图片来源网络)

可以看到,鸟笼效应的背后,是强大的惯性思维在起作用——人们很容易被心理暗示影响自己的行为。这些暗示就好像一个个鸟笼,当我们没有觉察时,让我们不断添置一只又一只的小鸟,直至可能不堪重负才幡然醒悟——自己本不需要那么多;自己也像小鸟一样,被心中的笼给困住了。

鸟笼效应的一些应用

(1)停一停,问一问,不被物质欲望牵着跑。当自己有消费冲动尤其是相对大额的时,提问自己“这是真实需要的吗?”“是否非购买不可?”“是否有超过自己的支出预算?”,如果都得到了确定的指向购买的答复,才去做出消费行为;又或是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冲动消费,而依然选择做,也是可以的。

(2)给自己设置正向“鸟笼”,养成好习惯。我们可以反向地利用惯性思维,例如在自己的床头放置一本书,并于每晚睡觉前将书打开。因为鸟笼效应,敞开的书会更让人联想到读书。刚开始你可能只是看到书翻开着,就拿起来随便看看,长此以往,你发现自己越来越习惯这个动作,慢慢看的页数就多了,阅读的习惯也被培养起来。

(3)清晰内心真实需求,跳出环境的“笼”。当周围的人认为一个东西很好,一个选择很好时,我们很容易因不够清晰自己真正的需要,迫于环境的压力而选择了跟随,从而落入了大环境的“笼”中,慢慢迷失了自己的方向。选择本身没有对错,只是符合自己真实心意的选择,才能减少内耗,让自己过上真正想要的生活。

(图片来源网络)

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鸟笼”很多,当我们慢慢养成有觉察、清晰选择、理性思考的习惯后,我们才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行为和浪费,将精力和资源用在真正更为重要的事情上。 

相关知识

鸟笼效应
8个与动物有关的心理学效应
原创 如何利用鸟笼效应将消费者留在营销的“鸟笼”中?
如何利用鸟笼效应将消费者留在营销的“鸟笼”中?
心理学鸵鸟效应
鸟笼效应:走出“鸟笼”,过敢于舍弃的人生
心理学踢猫效应:一种不良行为的连锁反应
十大心理效应
适用于游戏设计中的72个心理学效应理论
心理学:提高工作效率的4个心理学效应

网址: 跳出思维的惯性丨心理学效应之鸟笼效应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2186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鸟的心理启示我们什么道理?
下一篇: 养了鸟类宠物是种什么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