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冰郎
端午节期间,我发了文章说,我在加州的临时住所发现了老鼠,逮它不着,还喜欢上它,每天给它喂奶酪拌白米。没错,现在还在喂,唉,世界上啥事儿都不怕,就怕喜欢上谁了。嘿,昨晚它出来活动,我又见着了,很可爱,上百度查了,它叫“仓鼠”,样子很萌,也很有灵气,算不算通灵动物不知道,听说不少人还把它当宠物养。
Well,言归正传,回到咱们三色旗下的墨西哥吧!
上期谈到房东婚姻是跨文化的,不错,房东先生在信中就给我作了介绍,说他家本身就是不同文化的结合,我又来自中国、文化完全不同,担心我住着不习惯。
其实,有他们的悉心照顾,我有啥不习惯的!
我没感觉什么不习惯,这,恐怕跟他们文明层次高、说话轻言细语、凡事轻手轻脚、尽量不打扰我休息有关吧! 房东太太在UBS(瑞银集团)是高管,每天起早摸黑,晚上经常参加酒会,可进出门、上下楼一点响声没有。
房东酷哥在给美国的推特(Twitter、社交平台)做事,承包了一块推特在墨西哥的广告、媒体文化业务,经常像上图那样坐着发愣,像在筹划什么似的。一个生活在以农耕为主、不少人还像下图中姑娘那样在密林里做手工编织的国度,像房东酷哥那样已经是超越两个时代了。
一般来说,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是农耕时代往前发展的必经阶段,可我房东酷哥很悠闲地轻松跨越。说他悠闲,是他在家办公,虽说是做跨国公司的外包业务,却不用租写字楼,也不用每日朝九晚五坐班。他的办公室就是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里面不仅装有推特的东西,也装有他家的东西——他家的水路、电路出了问题,他也捧着”苹果“到厨房敲键盘。他是IT专家,难怪我在机场网约Uber,他让我“热点分享”。
回想起来,我们三种文化在一起没有冲突,是因为他们把两种文化合起来照顾我这一种文化。
墨西哥城比美国加州时间相差两个小时,酷哥就清晨6点开始办公,这样,能与美国推特总部工作时间早上8点保持一致。每次我在床上闻到咖啡香,就知道他已经开始上班了;而每次我去厨房冲咖啡,他已经让出了厨房,并把咖啡壶洗得干干净净。几乎每次在我吃完饭喝茶时,他就进厨房找我聊天,我请他喝茶吃零食他也从不推辞,像熟悉的老友一样自然;每次我准备去哪儿玩,他都会提前一天告诉我怎么去,还打印出一张地图,向我介绍当地的特点和一些掌故。上图我去参观一个古代遗址,就是完全照他的地图找到乘车地点的。
在墨西哥这种现代与传统随时都在发生冲突的社会,你感觉自己每天都被美所包围。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冲突是一种文化比较和人类文明进程的展示,好像你到了埃及、到了印度一样,处处给你历史性的美感。
走在上图这个旧时皇宫、现已改作国家美术馆的人行道上,你感觉穿梭的人流个个都有来历。在这个壁画之都,你随时随地都在图腾、造型和色彩的浸染中大饱眼福,甭说下面这幅色彩斑斓的壁画,就街边随处可见的涂鸦都让你觉得有味道,害得你东张西望,走路跌跌撞撞,全身陶醉得东倒西歪。
连下面这种禁不住想去“喝一杯”的地方,也是古色古香。
但是,我的漫步得打住。我想起了我的承诺,给大家讲房东夫妇的“浪漫情史”。其实,浪漫不多,更多的是感人的爱情故事。
房东酷哥的妻子是比利时人、纯白的西欧人,12岁就随她父亲到墨西哥城。她父亲是比利时鲁汶大学宗教哲学教授,墨西哥国立大学高薪聘请他主持该校宗教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当时欧洲人在墨西哥已不多见,他一家人在墨西哥城比较显眼,但教授并不搞特殊,他让女儿就在当地普通中学上学。西班牙语需要从头学起的女儿,遇到很强的跨文化障碍,心理压力很大,孤独得每天想哭;正巧遇上房东酷哥是她同班同学,他英语天生的好、又能帮她学西班牙语,还能帮她面对在墨西哥城所有麻烦。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由此开始。
当然,恋爱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女孩儿的父母坚决反对,全家回国后,又碰上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比利时经济不景气,教授还遭遇了一点儿政治迫害。面临窘境时,墨西哥国立大学又伸出援手,全家再次返回墨西哥城。这样,对女孩爱恋坚定不移的房东酷哥又得到转机。
现在女孩儿已是房东太太,并与房东酷哥有了一儿一女。女儿在上文我们已经见过,儿子正在布鲁塞尔上大学。房东太太现任UBS在墨西哥的客户部总经理,很忙,每天都有很多应酬。有一天,她请思科、爱立信和美国通用的客户在上图花园里吃饭,专门请我和她先生酷哥一起作陪。席间,酷哥陪客户喝酒,我得空与房东太太聊天。
她说,第二次到墨西哥,很不幸,她遇到了车祸,腰部受了伤,而酷哥追她一如既往,由此他们订下了终身。由此她感慨道:“冥冥中有神在相助!”这时,花园里响起悠扬的音乐。夏冰郎,唱一个?好嘞:
那一年
阳光碰上雨露
谁知他和她走到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