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幽秘的长耳精灵——狞猫

幽秘的长耳精灵——狞猫

它拥有棕红色的皮毛,以及时而狡黠时而凶狠却又迷离与忧郁的双眼。最引人遐思的还是那高耸着的尖尖长耳朵。在非洲广袤的草原上,狞猫犹如童话中孤寂的精灵,撩起我们心中探寻它隐秘踪迹的丝丝渴望。

狞猫

幽秘的长耳精灵

撰文 / 王世骐

狞猫的拉丁文名为Caracal caracal,英文名是Caracal,属猫科。体重8〜20千克,身长60〜100厘米,寿命约为16年。狞猫特别的耳朵是它在视觉上区别于其他猫的最显著特征,这无疑为它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与生俱来的高贵

骄傲的形象和家世

狞猫可以栖息在亚热带的刺槐林以及多岩石的山中,但偏好的生境还是干旱的草原。它们是最神秘而迷人的猫科动物之一。茶色或棕红色的皮毛,狡黠而羞怯的目光,以及耳朵上的那一簇高耸的绒毛,勾画出了这个神秘小家伙的面容。狞猫进化出了极为灵活的耳朵:前面生有丰富的白色绒毛,背面却呈黑色,加上具有标志性特征的耳毛,使狞猫的耳朵在茶色的皮毛上非常显眼。耳朵不但用于捕捉自然界中全方位的天籁之音,更是相互之间交换想法、表达情绪的第二张脸。两只狞猫不期而遇后,经常会眨着大眼睛,不时把头从一侧偏到另一侧——它们在不太友好地相互猜度,然后就各走各路。

狞猫也有极度凶狠的一面。

狞猫的面容传递着简单而迷离的表情,它们被人们描述为傲慢、慵懒或者疏离,却掩饰不住与生俱来的高贵雍容之气,这很可能由于它那永远都眯成一条缝的眼睛。这双黑眼睛印在白色的底子上,相当引人注目。然而,狞猫骄傲的真实原因却是,这种夜行动物的眼睛对哪怕是很微弱的光线也相当敏感。因此,在白天那足以伤害它们眼睛的光线下,狞猫就不得不将眼睛眯成一道缝,表现出一副从来都不屑一顾的样子。然而在夜间,它们会充分地张开那一双大眼睛,在沉寂的夜色下点染出幽灵一般的冷色光点。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狞猫是一种典型的非洲动物,其实狞猫在亚洲也有广泛的分布,从阿拉伯半岛往东,它分布的最北限是中亚的土库曼斯坦,最东端则到印度中部。当然,狞猫最大的起源地和集散地还是非洲,除了极旱的撒哈拉沙漠和非洲中西部的茂密丛林,狞猫在其他各地区都是常见的动物,但要除去大岛屿马达加斯加。

非洲是狞猫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它们喜欢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活动。

猫科动物的演化是生物进化史上最令人着迷的事件之一。关于猫科动物的记录告诉我们,这类动物最早出现在距今三千万年左右。当时的原猫(Proailurus lemanensis)头骨即有15厘米长,远大于狞猫(头骨不到12厘米)。到了距今两千万年时则出现了假猫(Pseudaelurus),它被认为是后来繁荣无比的各种猫类的祖先。此后,猫类的进化就在两条道路上分头进行:一支是长有利剑般牙齿的剑齿虎类,人们对它们的进化历史更加熟悉,但在大约一万年之前,这些奇异而恐怖的猫全部灭绝了;而另一支牙齿不那么夸张的类群则生存至今,包括大大小小的狮、豹、猎豹、狞猫和各种小型的猫。关于现代猫类的起源和演化,我们不那么了解。有人认为晚中新世的阿提卡猫(Felis attica)是现代猫类的祖先,不过,最近在中国甘肃上中新统地层发现了完整的真猫化石,有望揭开包括狞猫在内的现代猫类进化之谜。

小型猫类头骨比较,以反映其进化的多样性。其一是美洲狮,虽名为狮但属于小型猫类,是体型最大的小型猫;其二是猞猁,个体中等;其三是狞猫,个体大于兔狲;其四是兔狲,其个体几乎是猫科动物中最小的。(摄影/高伟)

狞猫的头骨呈拱形。在进化中,由于它的高度肉食性,其上、下颌骨很短,牙齿的数量很少。犬齿非常发达,用以杀死猎物;裂齿成刀刃状,用以切下肌肉;门齿较细弱,用于咬住猎物。(摄影/高伟)

欲望与风流

猎手与精灵的孤寂生活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偶然邂逅一只孤独的狞猫在悬崖上方或丛林边缘的小径上急驰快走——狞猫每天例行的夜生活开始了。小型动物需要不断地进食来补充自己快速消耗的能量以维持体温,因此这些小猎手们必须比大它们很多的同类(如狮、豹等动物)更加勤奋才行。狞猫的食谱中有各种小型的哺乳动物,包括犬羚、麂羚、蹄兔、野兔,各种啮齿类动物,以及猴子。然而,狞猫最重要的食物来源是各种鸟类。这些鸟类会在夜间睡觉的时候不幸被捕获,但白天也经常不能幸免。除了鹧鸪、鸠鸽、珍珠鸡这些素食性鸟类经常沦为狞猫的盘中佳肴,连那些傲视天下、舍我其谁的猛禽,如茶色雕、猛雕一类,也难逃狞猫的爪牙。明代江盈科在《雪涛谐史》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寓言:“雕鸟哺雏,无从得食,搂得一猫,置于巢中,将食以饲雏。猫乃立啖其雏,次第将尽。雕不胜怒。猫曰:‘你莫嗔我,我是你请将来的。’”大意是有一只傲慢的大雕,四处捕猎,喂养幼仔,好不容易捕获了一只猫,便把猫带回巢中,希望小雕能分而食之,结果却给猫提供了一顿免费的午餐。幸好它捕获的不是狞猫,否则可能连自己也被当点心吃了。甚至还有狞猫成功猎杀孵卵的鸵鸟的记录,这条记录有点骇人听闻,是否可信就不得而知了。

各种小型哺乳动物及鸟类都是狞猫的猎物。图为狞猫捕获了一只珍珠鸡。

狞猫具有极其惊人的冲刺速度与弹跳力,能够原地蹲踞跃起两米。曾有摄影师拍到狞猫在一阵猛冲之后,跃起三米高,捕获白鹳这样的大鸟。和所有猫科动物一样,狞猫是富有耐心和策略性的猎手。在确定攻击目标之后,狞猫借助地形,潜伏、靠近,再潜伏、再靠近,力求成功地避免每一丝异响。当一切就绪之时,猎物却浑然不知大难临头。接下来就出现了那些反复播放过的“猛冲——跃起——捕获”这样激动人心的快镜头。狞猫用尖锐的犬齿刺进猎物的颈部,使其断气而亡。这个过程相当短暂,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猎物的挣扎。在这些场景中,狞猫显得狡猾而富有智慧,如果化身到我们人间,狞猫大概会是一个成功的权谋家,一切皆在其掌控之中。

草原上一跃而起的狞猫。它有极强的弹跳能力,能够原地蹲踞跃起两米高。

在干旱的季节,鸟群被迫集中在狭小的溪流或水坑边缘饮水,这为狞猫大开杀戒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在一飙猛冲之后,狞猫的爪牙之下,血羽横飞、狼藉一片。狞猫会一次杀死比自己所需多得多的猎物,还会把牺牲品高悬在树杈之上,是为了炫耀,还是发泄过剩的能量和精力,或是寻求刺激,我们不得而知。据考证,英语中的一个俚语“把猫投入群鸽之中”(put the cat among the pigeons,意为挑起纠纷、兴风作浪)即来源于狞猫——这真是一个残忍而富有戏剧性的场景,狞猫像一个不断惹祸的小青年,犯下错误,却不知承担。

有的时候,狞猫也会装模作样地改吃素食,比如像水果、嫩叶这样一些口味清新的小菜。大概它们并不是诚心实意地皈依佛门、断绝荤腥,而是像一个满足的富人,为健康考虑调整一下食谱——换一种口味尝尝也不错。虽然是一个凶猛的猎手,但与所有猫科动物一样,狞猫胆小谨慎、寂寞孤独,略微的响动都可能使它们逃之夭夭——广袤的草原风云变幻、危机四伏,四处出没着更加强壮和凶猛的捕猎者。狞猫只是自然界中非常脆弱的小生命,稍有不慎,就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它们是些多疑的精灵,一生之中充满着坎坷与悲情。

夜间,一只狞猫机警地在树干上行走。狞猫是一种夜行动物,行踪漂浮不定且异常机敏。它一般都是单独行动,实际上猫科动物除狮子之外都是如此。因此在夜里拍摄到它十分困难,对于摄影师来说犹如大海捞针一般。

狞猫在宽广的草原上用尿液标记自己的领地,领地提供了一只狞猫全部的生活来源,因此绝对不能容许同类侵犯。这些自以为是的小家伙有足够的力量照顾自己,完全不需要其他同类的帮助。看来狞猫深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道理,也许这种生活会寂寞一些,但不需要迎合任何人,愉快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何乐而不为?绝不要认为狞猫都是一些苦行僧,它们的生活之中并不缺乏浪漫与风流。公猫的个头比母猫略大,但总的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差异。两只异性狞猫在交配季出双入对、亲密无间。这个季节里,草原上充满着情侣间享受鱼水之欢的浅吟低唱,“人生”之乐,莫大于此。然而,短暂的快乐之后,公猫就会撇下原来的配偶,另觅新欢,留下坚强的母猫,孤独地抚育一窝四只左右即将出生的幼仔。公猫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好父亲,但母猫对公猫那些甜言蜜语的虚假誓言早已司空见惯。实际上这种现象是猫类在进化中产生的一种策略:公猫需要靠与更多母猫交配来保证自己基因的传递,而如果去辛苦抚养幼仔却可能成全别人的后代。狞猫的怀孕期大概有两个半月,初生的小猫在母猫身边生活半年左右,练就了捕猎本领,就被母猫无情地打发走,自己的住所和对象都要自行解决,休想啃老。

发情期的狞猫情侣亲密无间、卿卿我我,为草原染上了一抹柔情。

如去如来

与人类共同生存下的剪影

最近一万年以来,人类文明迅速崛起,阴影笼罩着整个自然界。狞猫这个小巧的猎手,拥有一套独特的生存之道,即使压力重重,它们还是与人类这个强大的对手展开了生存博弈。在狞猫分布范围内的人类文明记载之中,它们的身影时有出现。古埃及人对包括狞猫在内的猫类无比崇拜。在壁画上,这些最早的文明创造者描画出了它们的优雅;它们也被制成木乃伊,用以寄托人们灵魂深处的哀思;它们的形象还被雕刻或铸造成坚实的雕像,安置在那一座座久已荒芜废去的名王寝陵的门口,成为他们昔年文治武功的见证者和另一个世界之中的永久伴侣。

当风吹过整片草原的时候,狞猫的孤寂仿佛也飘扬在了风中。它在草原的光影中若隐若现,如同它的未来一般闪烁不定。多么希望人类能珍惜这特别的生灵,让狞猫在世间长久地与人类共存下去。

在封建时代的印度和波斯,狞猫也被成功驯养,成为猎人捕获鸟类的助手。在古印度的贵族当中,盛行着一个古老的游戏。这个游戏如同赛马场中的豪赌,但主角却是一只只狞猫。那些一掷千金的公子哥,纷纷为自己心仪的狞猫下注。他们期待着,在一波猛烈的冲杀之后,自己下注的狞猫能够击倒更多的鸠鸽。在这个残忍而刺激的游戏中,狞猫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本领,却可悲地变为博得花花公子一笑的工具。

与比它们个头小、更会撒娇的亲族野猫不同,狞猫并没有被当作一种流行的宠物饲养,这是由于它们相对庞大的体形以及变化无常的脾气。但可以想象,如果牵着一只像哈士奇这样大的猫在街上走,一定会吸引很多人羡慕的目光。因此,人类饲养狞猫的潜在欲望决不会被遏止。一个折中的办法是饲养超级猫——包括狞猫在内的野生猫类和家猫的杂交后代。狞猫与家猫的后代卡拉猫就渐渐成为饲养者的新宠。然而,一个物种宠物化的过程,往往意味着对野生种群的毁灭性打击。巴基斯坦沙猫即因为被作为宠物饲养而野外灭绝,希望狞猫不要重蹈覆辙。

幼年的狞猫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稚嫩又可爱。

在与人类共同进化的过程之中,狞猫很好地适应了人类。它们隐蔽躲藏,很少与人类发生冲突,虽然它们有时也会捕猎一些牲畜的幼仔;恰好狞猫皮又不具备什么商业价值,因此,它们似乎看起来没有什么灭绝的危险。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却是任何动物都面临的艰难挑战。在亚洲一些人类破坏频繁的地区,如巴基斯坦和印度,狞猫数量稀少,面临危机。在人类的阴影之下,狞猫的前途如雾里看花般飘摇不定。但愿这种精灵般的小动物会顽强地生存于世间,为自然界和人类留下一片美好的图景。

>>> End<<<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2.05月刊

本期微信责编 / 薛璐璐 制作 / 金妤

如需转载,请邮箱联系:84754005@qq.m

为什么流浪——吉普赛人聚居地实地考察记录

人们一般称他们为吉普赛人,但他们更愿意被称为罗姆人。对他们而言,称呼代表着民族的源头与尊严,无论来自何方,他们注定流浪……

汉代建筑:凝固的史诗

秦砖汉瓦是这个时代建筑最好的代名词,不仅凝固了这个时代的美,更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了那恢弘壮丽的岁月之中。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和图片版权归《文明》杂志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标明“转载自《文明》杂志”。

如转载者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联系微信客服邮箱:84754005@qq.com。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幽秘的长耳精灵——狞猫
狞猫的生活习性
长耳鼠,一只岌岌可危的“沙漠精灵”~
十大猫科动物:狞猫、猞猁、美洲狮 — 奇闻呀
抓鸟小天才狞猫,一跳3米高,跑得比兔子快,却被人当成狗来使唤
狞猫一口气抓12只鸽子
世界上最会跳高的猫科动物狞猫
荒漠精灵:长耳跳鼠
猫科动物宝宝吃奶的样子:小白虎最专注,小狞猫最可爱
成年狞猫是否打得过一只比特犬?为什么?

网址: 幽秘的长耳精灵——狞猫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2972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鸽子属于鸟类么
下一篇: 风水电子书精选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