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的长河,从化,这座古朴的城市,焕发出新的光彩。醒狮、麒麟舞、水族舞等传统民俗文化印证了从化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传承了两百多年的水族舞也成为了新时代从化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百年水族舞----从化文化瑰宝
在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龙桥村草堂社,有一项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传统民俗——水族舞。每逢新春佳节,当地父老乡亲便会举起用竹子编成的鱼、虾、蟹等五彩的水族饰品,模仿水族的姿态编排成舞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上一辈编织竹鱼的手工艺者慢慢老去,手工编织竹鱼正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目前,草堂社会编织竹鱼这门传统手艺的老人已寥寥无几。
在龙桥村干部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会编织“水族”的黎伟根、黎耀邦和黎锦熙三位老人。老人家知道我们为水族舞而来,迫不及待地拿出家里珍藏的编织鱼来,在黎锦熙老人家的大厅里,摆设了不少精致的编织鱼,老人情不自禁地舞动起来,儿时的记忆再跃心头。
水族舞又被当地人称为“鱼灯舞”,
因草堂社的名字和恰似“鲤鱼状”的地貌而得名。
随着时代的更替,水族舞不断发展完善,编织鱼道具由原来的单一鲤鱼增加了虾、蟹、鳌鱼等,竹鱼肚子里面放的灯火也由明火换成电灯泡,水族舞表演则从田埂夜间演出发展到祠堂广场白天演出,在表演上不再是单纯地走动,而是加入一些摆动、快步跑等动作,还变换队形,有跳龙门、鱼虾嬉戏等舞蹈套路。
二十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水族舞曾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民间艺人不断丰富完善水族舞的表现形式,水族舞的发展到了第三个阶段,即舞台表演阶段。在保留锣鼓镲伴奏的同时,还使用广东音乐进行伴奏,舞蹈套路也固定下来,有四个段落:鱼游春水、鱼虾嬉戏、鱼跃龙门、鱼乐升平。 “鱼游春水”,成群结队的鱼虾蟹,在龙珠的牵引下,自由自在地畅游,寓意风调雨顺,娱乐升平; “鱼虾嬉戏”,群鱼欢舞,时分时合,一会儿鳌鱼发威,一会儿螃蟹横行,一会儿虾蟹追逐,一会儿雌雄缠绵,寓意团结和睦,欢乐祥和。 “鱼跃龙门”,大小鱼群在激昂的鼓乐声中,追波逐浪,欢腾起舞,欢快地跃向龙门,跳过龙门,节奏急速、动作幅度大,刚武有力,寓意财源滚滚,旺村旺民;“鱼乐升平”,随着刚柔相济的鼓乐声,鱼群的舞动时而潇洒刚劲,时而娴静抒情,寓意村民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
❈
❈
2008年9月,从化水族舞被列入从化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民间舞蹈类;2009年3月,从化水族舞成功入选广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类,水族舞的保护和传承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水族舞走进了部分中小学校课堂,其中温泉镇第二中心小学和从化六中、桃源中学都开设有编织班和舞蹈班课程,温泉二小还邀请了龙桥村草堂社老人手把手教小孩编织,传承水族舞。
❈
❈
一条条栩栩如生的竹编鱼,一段段曼妙多姿的特色舞蹈,百年水族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水族舞不仅是温泉龙桥村的文化瑰宝,更是从化的文化名片,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文化的精华。
摄制:巢扬智 张艺馨 汤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香港水族文化廊之五
【广州市从化企业名录
广州从化搬家物流
鹦鹉:色彩斑斓的空中舞者
雷州石狗,雕刻艺术的瑰宝!
广州市从化区高级技工学校校园简介
重新定义宠物概念迎接宠物文化新时代
重新定义宠物概念 迎接宠物文化新时代
《爱情鸟》再掀热潮:林依轮引领扑棱舞挑战风暴
从化!从化!都以为带小狗去伊犁了
网址: 百年水族舞——从化文化瑰宝!水族舞是新时代从化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34871.html
上一篇: 2021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宠物水 |
下一篇: 什么水族宠物吃鱼 水族节日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