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罗素玲 黎静
核心提示:言行举止得体,待人接物持重,在社会交际活动中,周到的礼仪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甚至可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可当前的基础教育尚未开设相应的教育课程,社会培训及相关的咨询服务也凸现真空。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礼仪教育的缺失,能否有所改变?
2月6日下午,家住柳州市驾鹤路的刘女士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请她次日傍晚去吃饭。她以为是春节期间几个朋友聚一聚,没当一回事。
7日下午,朋友再次来电话催她早些过去,说许多客人都到了,请她过去帮帮忙。
“帮什么忙?很多客人?你家办喜事?”她连声询问,朋友这才说:“啊,忘了告诉你,我妈结婚!”这下她可急了,原来是朋友母亲的再婚大喜,看来不仅要穿得光鲜,还要带上礼物才行。
参加同龄人、年轻人的婚礼,她知道该穿什么、带什么去,可长辈的喜事,她就不知道了。问同事及身边的其他人,个个都不知。
最后,她只好打个红包了事,但总感到有些欠缺,因为这个好朋友的母亲一直待她很好,她很想趁此机会表达感激之情,可因自己不懂礼俗与求助无门而错失。
像刘这样的遗憾,许多柳州市民都有过。特别是近年来柳州城市发展较快,合资企业增加,国际友人来往及各种会议召开频繁,社交活动多了,讲究礼仪的场合也更多了。但因教育与服务缺失,市民这方面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不懂礼数引来尴尬
由于缺乏礼仪知识,在一些场合“丢面子”的事,很多人都经历过。柳州市女子实验高中是目前该市中小学中惟一开有礼仪课程的一所学校。该校的英语礼仪教师薛佩玉,也有过“不好意思”的经历。她说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当时柳州还少有咖啡厅,一位很久不见的好友请她去喝咖啡。
去之前,她就有些紧张,因为此前从没有去过咖啡厅,她一再告诫自己,举手投足不要莽撞,举杯移碟要先看他人。
落座之后,咖啡很快上来了,主客4位每人一杯。看着别人加糖、加牛奶,她也小心翼翼地跟着加,见别人呷了一小口,她也跟着轻抿一小口:“味道不错!”扑鼻的浓香,微微的苦涩,掳去了心中的浮躁,让人感到非常惬意。毕竟是好友在一起,加上优雅清新的环境及曼妙的音乐,她紧张的心情很快放松了。
美味的咖啡十分诱人,她一口接一口。朋友也非常热情,她杯子里的咖啡落下一点,朋友就为她添加一点。后来,她见朋友杯里的咖啡见底了,也想为他加点,可朋友再三推却说:“不用了,不用了。”她抢过咖啡壶,掀底一倒:没了!“真不知道啊,原来一壶咖啡只有四五杯。”薛老师摇头说,那一次,她觉得整壶咖啡好像是被自己一个人喝完了似的,此后的心情怎么也好不起来。
但这毕竟还是跟老朋友在一起,即使有些尴尬,也还无伤大雅。但如果是在一些正式社交场合出现这种偏差,就不是那么容易挽回的了。
去年秋季,一位政府官员带有关人员到柳州市一所中学考察,随行的一位女士穿着一双凉拖鞋,那鞋虽然很漂亮,可毕竟是无袢跟的拖鞋,走起路来橐橐作响。学校的师生见了,各种眼光都有:因为在中小学校,师生是不允许穿拖鞋进校园的,而政府机关人员竟这样着装办公,岂不有损形象?“这样的‘不妥’,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的。”女子实验高中校长蒋文华说,如果仔细留意一下,在很多场合都会有这样不合时宜的现象出现,但“当局者”多数不知道那样做有什么不好——因为在目前的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着装、交际等基本礼仪课程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服务市场凸现空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同年龄、不同工种的人,对于礼仪的理解均不一样,但大都认为是一件繁杂的事。正因为其繁杂,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需要讲究的时候,常不知所措,需要他人“救急”,但往往难以如愿。
今年春节前夕,从武汉回到柳州找工作的唐小姐,得到柳州一家合资企业的面试通知,非常高兴。
但她的笑容很快就变成了愁容:因为对方是合资企业,她担心有境外管理人士参加面试,如果着装不佳,第一印象不好,岂不浪费掉这个难得的机会?父母无法给她指导,同学、朋友也说得模棱两可,她只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咨询热线。可是,打电话一查询,偌大一个柳州,竟没有一条礼仪咨询服务热线!无奈之下,她只好打电话到武汉,找原来咨询过的礼仪服务热线,请他们帮忙。
不仅礼仪咨询服务热线、公司难寻,在柳州想找一个礼仪培训机构或家教也不易。不久前,从外地来柳州工作的林女士,想趁寒假给上初中的女儿找一位礼仪家教,培训一些待人接物的知识,她四处寻找,也发动朋友帮忙,可转了一大圈,最终还是落空了。无奈只好想去找些相关的礼仪图书,让女儿自修,结果跑遍了柳州市区几个大的书店,只找到几册商务礼仪图书,而无适合青少年生活、日常起居的礼仪资料。
记者从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目前柳州市区开有社会礼仪培训班的,只有一家礼仪培训中心。该培训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开办了11年的礼仪培训,可主要是为银行、企业培训形象型的服务人员,少有对青少年开办的培训班。
这并不是他们不想办青少年培训班,而是少有学生。她说去年暑假,本想针对中小学生开办暑期礼仪培训班的,但在前期的调查中,生源极少,就放弃了。目前只有极少数青年为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及就业几率,进培训中心接受短期培训。
早在5年前就已在桂林、南宁出现的礼仪咨询师,目前在柳州仍是空白。从桂林来柳州工作的林女士说,她在桂林从来不随便外出购衣,季节更替时,她便去桂林百货大楼服装部,找服装咨询师指导。服装咨询师则根据她的职业、气质、性格等来为她挑选,满足她在不同场合的着装。但在柳州,这样的服务很难找,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她只好凭想象去搭配,可心里总是不踏实。
礼仪体现文明素养
我国自古是文明礼仪之邦,礼仪像一面镜子,从中不仅可以“照”出一个人的修养与内涵,更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文明形象。
“礼仪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在柳州市高新区工作的蒋女士说,因工作关系,她经常接触一些国外人士,他们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令人感动。比如加拿大友人,崇尚平等、友善、谦让,即使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在小巷里相遇,也会相视一笑,互问“你好”。而在新加坡,人们在遛狗时都会准备一张纸、一把小铲子和一个装满消毒液的小瓶,以便随时清理宠物的粪便。在汽车工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开车人十分注重文明礼让,即使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车辆也一定会自觉地停下来给行人让路。
柳州市女子实验高中校长蒋文华认为,礼仪与经济无关。她说在她的学校里,礼仪修养较好的学生,往往是来自农村的女孩,她们当中有大部分是生长在偏远贫困家庭的女孩,她们的衣着很普通,但洁净整齐,言行一致,举止质朴大方,而且好学上进、勤劳贤慧。这就是礼仪之女、淑女青年。而一些生活在城市、家庭条件很好的女生,却言行骄横,少了礼仪素养。
蒋文华在教学中常告诉她的女生,一个人的颜容是与生俱来的,可礼仪素养与淑女形象,却需要家教熏陶、自行修养及环境造就。但现在许多家长与学生都很功利,他们的目光只盯着如何在中考、高考中成绩出彩,而忽略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培育;社会环境也一样浮躁,将个性张扬与淑女形象相对立,认为只有“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才是最时尚的。但却不知道“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是分场合的,也要有积累的,否则就成了胡说乱唱,引起周围人的反感。
补缺教育打开缺口
记者从柳州市东方礼仪培训中心了解到,目前以个人身份进入该中心寻求礼仪培训的,主要是一些面临择业、调整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来学习怎么去应聘,用什么样的口气与面试者说话,怎样穿衣服更得体。但教育界人士认为,礼仪教育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绝非“突击”就能完成,而需要从小、从学习生活中积累,才能塑造出。
柳州饭店的前台工作人员吴小姐对此深有感触。她参加工作之初,单位组织他们参加过相关的礼仪培训,怎么吃饭、怎么穿衣、怎么说话,这些看起来鸡毛蒜皮的琐事,都在学习之列。培训让她受益匪浅,但在工作中仍然还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很多常识性的礼仪没有经过系统学习,使用起来常常顾此失彼,衔接困难。
一些教育界人士已开始关注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基本的礼仪修养,一个优秀的技术人才也可能失去施展才华的机会。柳州市女子实验高中各年级每周都安排有礼仪课时。校长蒋文华说,他们这种做法,是向香港及新加坡等地学来的,连英语礼仪的教学方法及课本,都是借鉴香港一所女子中学的。这在首批毕业的学生身上已初见成效,从该校高中毕业的女大学生们,这个寒假回柳州度假,很多都回母校向礼仪老师表示感谢,因为系统性的礼仪教育为她们的新生活增添了色彩,使她们在新环境的社交活动中游刃有余。
蒋文华介绍说,在我国的香港、台湾,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礼仪教育与基本技能、文化知识等教育受到同等的重视。一个没有完成基本礼仪教育、在公众场合言行举止不得体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认可,也因此很难实现他们的理想。
而在国内的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礼仪也已成为许多家庭教育的“必教”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柳州礼仪教育缺失的现状,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会发生改变。
相关知识
礼仪教育缺失的尴尬
如何教育3岁宝宝的礼仪
礼仪知识:幼儿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秘籍:孩子一定要知道的交往礼仪
社交礼仪教育范文10篇
幼儿礼仪教育基本礼仪
幼儿的社交礼仪教育
世界各国的儿童礼仪教育
幼儿社交礼仪教育知识
幼儿园基本礼仪及礼仪教育小窍门
网址: 礼仪教育缺失的尴尬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35271.html
上一篇: 金毛人前乖巧,暗地里却把主人咬的 |
下一篇: 开展礼仪培训助推文明城市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