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传染病防治】致1人死亡的鹦鹉热病,你听说过吗?

【传染病防治】致1人死亡的鹦鹉热病,你听说过吗?

浙江丽水疾病防控10月5日消息,自9月上旬开始,丽水市中心医院和丽水市人民医院先后收治7例畏寒、发热、全身乏力症状病例,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全身肌肉疼痛,而后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重症肺炎等,病程长,病情重,其中1例救治无效死亡

经实验室检测宏基因检测,确诊鹦鹉热病例6例,临床诊断1例,这也是丽水市首次报告鹦鹉热病例

一、何为鹦鹉热?

鹦鹉热又称为鹦鹉病、鸟疫、饲鸟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与鸟和其他动物共患的传染病,也是典型的动物源性传染病。

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

二、鹦鹉热的病原体

鹦鹉热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同时含有 DNA和RNA,具有细胞壁和膜;通过二分裂方式增殖和特有的发育周期。革兰染色呈阴性,在多种细胞培养系统中生长发育均佳,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可于-75℃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存活,但置于乙醚中30分钟、0.1%甲醛或0.5%的苯酚溶液24小时均可灭活,25%乙醇或40%甲醇均可直接灭活,加热60℃ 10分钟或37℃ 2-3小时可致衣原体丧失感染力。

三、传染源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受感染的鸟类(病鸟或外观健康的鸟)。包括鹦鹉、长尾鹦鹉、相思鸟、金丝雀、鸽子、海鸥及其它鸟类,鸭等家禽也可成为传染源。鹦鹉热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并不常见,在初发患者死亡前的48h内,多严重咳嗽,衣原体随咳嗽排出形成气溶胶,可造成周围人员的感染。

四、传播途径

因吸入被鸟类和家禽污染的空气而经呼吸道感染,这多发生于打扫禽舍、清理鸟笼或鸽舍中粪便,以及宰杀禽类、鸟类拔毛时;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而感染,这多发生于宰杀及清洗禽类,或被病鸟(家禽)或带菌的鸟(家禽)啄伤或抓伤也可感染。

五、人群易感性

人类病例多为散发,家庭、宠物商店、鸟舍、鸟类展览厅和鸽舍有时会发生暴发。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短暂且不完全。老年人感染后病情较重。没有证据表明有抗体的人具有抵抗力。

六、潜伏期

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一般为7-15天,短者3天,最长可达45天。

七、临床表现

鹦鹉热临床表现有多样性,可缓慢起病,体温在3~4天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升高,但多为急性起病,高热、寒战,伴相对缓脉。有全身不适,疲惫无力,纳差。剧烈的头痛和全身肌肉疼痛是常见的主诉,四肢和躯干肌痛可使患者不能站立,背部和颈部肌肉的痉挛和僵直可误诊为脑膜炎。部分病例有鼻出血或斑疹。约1周出现咳嗽,咳黏液或血性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谵妄、木僵、昏迷等。部分病例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若出现黄疸则为累及肝脏。

恢复期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有时发生晚期并发症肺梗死,可造成患者死亡。此外,还可能发生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黄疸性肝炎、化脓性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并发症,但均不多见。

轻者体征很少,仅咽充血及肺部局限性细小湿啰音,重者可有肺实变体征,肝、脾和浅表淋巴结可肿大。

八、防控措施

1.开展健康教育

预防本病主要是勿与病鸟接触,进口的鸟类应检疫。治疗可用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

2.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严格养禽和鸟类贸易集市以及运输过程的检疫制度。对发生过感染的场所和房舍,给予检疫监督和消毒处理。在家禽和鸟类运输前后,应在饲料中掺拌四环素,以加强预防作用必要时需采取检疫和进行隔离观察等措施。病例应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九、城市中养宠物鸟的人咋预防?

还能养宠物鸟吗?

可以采取以下5条措施预防:

1. 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宠物鸟,切勿购买来历可疑的宠物鸟。

2. 如家中饲养多只宠物鸟,尽量将鸟笼分散摆放,给它们充足的空间,避免食物、羽毛或排泄物在它们之间传播。

3. 鸟笼及沾有禽鸟排泄物及分泌物的物件要定期彻底消毒。在清理鸟笼及处理粪便、分泌物或羽毛前尽量带上口罩和手套,使用水或消毒剂润湿表面,避免干扫或使用吸尘器/高压水枪,以减少羽毛,尘埃和粪便的飞扬。

4. 避免将鸟类放置在狭窄的环境中,保持空气流通。

5. 当宠物鸟出现嗜睡、厌食、羽毛皱褶、结膜炎、眼或鼻分泌物、腹泻等症状时,避免和它亲密接触,应将其隔离并尽快送至兽医处治疗。

一般新买的鹦鹉感染鹦鹉热衣原体的可能性更高,而家养的宠物鹦鹉因为良好的环境和营养,健康程度会远远高于繁殖场的鹦鹉,得病的可能性并不高。

有些人可能会问,家里有孕妇还能养吗?这就和很多人问孕妈家里是否能养狗养猫一个道理可以养但需要更加注意卫生和细节。当然,不管在备孕还是孕期,都不建议本人直接去清理鹦鹉的笼子及排泄物。如果一定要本人清理可以带上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再进行操作,尽量在充分润湿后再进行操作,避免扬尘。经常使用消毒液对笼子、食盆、水盆进行浸泡消毒。

如果鹦鹉出现上文中提到的一些症状时,建议将其隔离或送至兽医处。

来源:江苏疾控等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相关知识

较真丨鹦鹉热致浙江1人死亡,这是什么病?鹦鹉还能养吗?
鹦鹉热致1人死亡!这病会传染吗?鹦鹉还能养吗?
《宠物传染病防治技术》书评
“鹦鹉热病”:美丽的鸟儿险些让人丧命
宠物医院传染病防治记录表.docx
宠物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宠物健康检查:小动物传染病防治.docx
当心~宠物小可爱也会传染你疾病
宠物传染病防治技术
宠物医疗:小动物传染病防治.docx

网址: 【传染病防治】致1人死亡的鹦鹉热病,你听说过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3567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鸡热应激的体征和症状
下一篇: 呼吸系统疾病预防与调理 ppt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