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航海女杰麦克阿瑟勋爵 出海扬帆比开车安全

航海女杰麦克阿瑟勋爵 出海扬帆比开车安全

  出海扬帆比在马路开车安全

  埃伦·麦克阿瑟从小最喜欢看的书是《燕子与鹦鹉》,那是一本讲述湖上奇遇的儿童书籍。如果麦克阿瑟要动笔写一本童话,那本书的名字也许会是《埃伦和她的魔毯》。长75英尺、宽53英尺的三体帆船“百安居号”就是麦克阿瑟的魔毯,也是她在海上唯一的伙伴。

  任何人对“百安居号”的第一印象都是它那庞大的体型,这样一艘大船能获得强大的动力,这种动力如果控制在一双不熟练的手中,瞬间就会变成灾难。麦克阿瑟与“百安居号”相处得极好,大多数时候她都能哄得这艘坏脾气的巨艇以30节以上的速度飞驰。

  “这感觉真是太刺激了,就像坐在一列失控的子弹头列车上。”麦克阿瑟这样说着的时候,正在操纵着七个绞盘,那些绞盘上的绳索控制着船上所有的帆。尽管“百安居号”是一艘专为单人驾驶设计的船,但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也未必能控制得住它。就拿升帆来说,船上的主帆重达170公斤,要把它完全升上10英尺高的桅杆,需要耗费麦克阿瑟35分钟。

  在主船体的中间有一个小小的舱室,里面只容得下一张小床、一个液化气炉和一个海图柜,那就是麦克阿瑟的全部生活空间。没有淋浴室,洗澡只能靠一个塑料桶解决。食物的种类只有六种,还都是速冻压缩食品,饮用的淡水也要靠蒸馏器自制。

  最艰苦的挑战莫过于爬上桅杆,修理损坏的船帆。天气好的时候,麦克阿瑟可以用五分钟爬上主桅顶端,下来只需要两分钟。如果天气恶劣,麦克阿瑟有可能爬上一个半小时,因为爬得越高,她的每一个动作就越可能导致翻船。

  在漫长的航行中,麦克阿瑟要时刻注意“百安居号”的状态和周围的环境,大多数时候她只能抽空小睡15分钟,每天的睡眠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五小时。即便如此,已经摸透“百安居号”性子的麦克阿瑟依然深爱着这艘船,她说:“我不觉得驾着它出海有什么危险,这比在马路上开车安全多了。”飓风季节难破纪录孤胆英雄法国备战

  再伟大的勇士也无法与阴晴不定的气候抗衡,所以埃伦·麦克阿瑟只能等待。这位孤胆女航海家在今年年初打破单人驾船环游世界的纪录后,又准备朝横渡大西洋的纪录发起冲击。但孟夏的飓风季节偏偏与麦克阿瑟作对,她不得不把助手们抛在纽约待命,自己孤身前往法国训练。

  一个多月来,麦克阿瑟和她的“埃伦之队”一直在毫无出海机会的“红灯”状态下,百无聊赖地为打破单人驾船横渡大西洋纪录做准备。目前大西洋的飓风季节尚未过去,已经等得心烦的麦克阿瑟最终还是失去耐心,跑到法国备战今年11月初开始的“雅克·瓦布希横渡大西洋挑战赛”。

  在如此漫长的等待中也不是没有好消息,法国对手托马斯·科维勒打道回府就是一个。科维勒和他的三体帆船“索德波号”在纽约等了两个月,也一直没能等到合适的天气,眼看“雅克·瓦布希挑战赛”的备战时间已经不多,他只好放弃今年打破单人驾船横渡大西洋纪录的念头。

  雄心受挫的科维勒只好把希望寄托在11月的勒阿弗尔,“索德波号”将和其他参赛船只一起从那里出发,驶向巴西名城萨尔瓦多港。科维勒懊恼地说:“我们知道飓风季节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也不是全然没有横渡大西洋的机会。倒霉的是今年的气候特别恶劣,我们在美国这段日子每天听到的都是‘卡特里娜’(飓风)。”

  科维勒的放弃让麦克阿瑟有了更大的破纪录机会,不过目前她还得把注意力放在“雅克·瓦布希挑战赛”上。由于这项赛事是一项双人赛事,参赛船只又限制为50英尺和60英尺,麦克阿瑟不得不放弃自己75英尺长的爱艇“百安居号”,登上搭档罗兰·儒尔丹的船。

  麦克阿瑟和儒尔丹将一起为比赛做些准备,并到法国西北海岸的孔卡尔诺进行试航。麦克阿瑟说:“今年5月初我们为达到参赛标准,曾合作航行了1000英里,但那也是我们今年唯一的一次合作。罗兰的船是为‘旺代环球挑战赛’造的新船,我对这艘船还不太了解。我最近一次驾驶这个级别的船还是在2002年。”

  无论麦克阿瑟如何低调,她和名将儒尔丹都将是夺冠呼声极高的组合,在欧洲到南美4500英里的海洋间,他们将一起经历比斯坎湾的风暴和赤道的酷热。对自己的搭档,麦克阿瑟可一点也不低调:“罗兰是个经验丰富的水手,也是个很好相处的朋友,跟他搭档比赛会是一种极大的乐趣。”英国女将法国走红

  法国人很少对海峡那边的英国邻居如此客气,更别说是殷勤了。埃伦·麦克阿瑟是个例外,法国媒体过去称她“航海界的新希望”,现在则把她叫做“简·奥斯汀之后最伟大的英国女性”。

  法国人毫不掩饰他们对麦克阿瑟的热爱,早在四年前的“旺代环球挑战赛”结束时,就有20多万法国人涌到港口迎接她进港。法国聚集着全世界最好的水手,帆船运动在那里比F1更受欢迎,一名外国女性能赢得法国航海迷的心,她必然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事实上,麦克阿瑟早就与法国结下不解之缘,18岁那年,默默无闻的她来到一家法国小船厂,她的第一艘远洋帆船正在那里改装。为了尽量节省开支,麦克阿瑟在船厂对面支起帐篷露营,后来她正是驾驶那艘船第一次横渡大西洋。

  麦克阿瑟在法国大受欢迎,是凭着她的率性与活跃,性别也让她在这项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运动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是,麦克阿瑟的法语说得比某些法国人还地道,为此她可没少下功夫苦练。法国帆船界元老菲利佩·吉恩铎说:“我们不但能听懂埃伦在说些什么,还能听出她的情绪。每个法国人都被她迷住了。”

  法国历来就不乏海上巾帼英雄,1980年弗洛伦斯·阿赫索曾勇夺“朗姆酒航线”赛事冠军,1994年伊莎贝勒·奥蒂西埃也曾在单人环球航行中半程领先。与麦克阿瑟那些骄傲的同胞不同,法国人可以更优雅地承认他们被一名弱女子击败。

  麦克阿瑟的偶像阿兰·高蒂埃也是法国人,尽管她的同胞中不乏奇切斯特、诺克斯·约翰斯顿、布里斯和戈尔丁这样的航海传奇。此外,麦克阿瑟在法国的持续走红也给她带来不少经济利益,由于电视直播的支持,这项运动在法国可以获得更多赞助。女英雄出身内陆男朋友深居幕后

  埃伦·麦克阿瑟永远不会忘记四年前的“旺代环球挑战赛”。麦克阿瑟独自驾驶的“翠鸟二号”在赤道附近遭遇风暴,她不得不在狂风暴雨中爬上90英尺高的桅杆,去修补被风刮破的主帆。到达终点后,获得第二名的麦克阿瑟面对镜头痛哭失声:“那就像在地震中抱紧一根电线杆一样艰难。我简直受够了。”

  麦克阿瑟的眼泪只会在陆地上流,一回到海上她就会忘记自己的性别。麦克阿瑟狂热工作的劲头来自对失败的恐惧,10岁时她在帆船学校的各项比赛中都是倒数第一,因为其他孩子的船和设备都比她的好得多。麦克阿瑟回忆道:“放假那一天,我告诉自己不能再让这种事发生。我不能再成倒数第一,不管付出什么代价。”

  麦克阿瑟1976年出生在德比郡的瓦茨丹德维尔,那里深处英格兰中部腹地,本不是诞生一个航海家的理想所在。八岁那年,麦克阿瑟到姨妈西娅家做客,在埃塞克斯的海岸边,她第一次亲眼见到无边无际的大海。从那时开始,麦克阿瑟就决心要与大海为伴,她存了三年零花钱,在西娅姨妈的帮助下买了自己的第一艘小船“三便士号”。

  18岁那年,麦克阿瑟完成了独自环航英伦三岛的航行,并当选“年度最佳青年水手”。不过直到两年后,麦克阿瑟才参加了第一次横渡大西洋的比赛,虽然她只获得第17名,却吸引了零售投资商翠丰集团的注意,并开始资助这位身高还不到1.6米的姑娘。一开始翠丰集团并没给麦克阿瑟多少赞助费,为了参加“旺代挑战赛”,她不得不用外祖母留下的5000英镑遗产缴纳报名费。麦克阿瑟的外祖母艾琳也是个奇人,她82岁那年才从德比大学毕业,三个月后就死于肺癌,祖母坚强求学的经历一直是麦克阿瑟的动力源泉。

  如今麦克阿瑟独自居住在怀特岛上的一间小平房里,功成名就的她不需要太豪华的住宅,大海才是她的家。麦克阿瑟不平凡的经历足以让许多宣称喜欢浪漫的男人退缩,短发和果敢作风甚至一度令她被怀疑是同性恋,但她确实有一个不常露面的男友,会在每次远航后等待她归来。

相关知识

航海女杰麦克阿瑟勋爵 出海扬帆比开车安全
扬帆“出海”,卖向全球!
扬帆起航,宠物用品直航印尼,解锁东南亚市场新机遇!
宠物用品驶入跨境电商,将成为下一个出海爆品?
跨境电商独立站出海分析
航海世纪怎么捉怪当宝宝?
三亚游艇出海,如何安全携带宠物?
航海世纪里宠物怎么抓?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开车带狗狗出门需注意什么呢?
蓝途航海知识-- 奥运会帆船比赛规则

网址: 航海女杰麦克阿瑟勋爵 出海扬帆比开车安全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3720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墨西哥湾又一钻井平台爆炸(视频)
下一篇: 台风“科罗旺”风暴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