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鼠的危害及防制

鼠的危害及防制

鼠的危害及防制
马鞍山市消毒杀虫灭鼠研究服务所
吴丽琴
城镇的主要鼠种及危毒
褐家鼠( Rattus norvegicus)、黄胸鼠(Rats
flavipectus)、小家鼠( Mus musculus)为我省城镇的
主要鼠种。黑线姬鼠现在也家栖的倾向,生活在居民
周围
家栖鼠的特征:家栖鼠为宿生鼠,主要依靠人类提
供的生存条件而存活。
家栖鼠是啮齿目( Rodentia)的主要成员,主要特点
是门齿特化,适于咬啮,上下颚有1对锐利且无齿根能
终生生长的门齿,另1对门齿、犬齿和前臼齿间形成齿

家栖鼠类的危害
传播疾病
家栖鼠共携带200余种病原体,其中能使人致病的细菌主要有14种
病毒31种,立克次氏体5种,寄生虫7种,共计57种。主要是通过
其体外寄生虫叮咬,排泄物污染,机械性携带以及直接咬人等方式
传播多种疾病。主要有鼠疫、钩端螺旋体、流行性岀血热。
2、工业上的损失
大家都知道,现代工业离不开电力,而鼠类常因进入配电
房咬坏一些电缆线,引起短路,从而造成停电乃至火灾。
农业上的损失
由于鼠类盗食粮食、啃咬禾苗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每年
全世界的农业约20%损于鼠害,相当于25个最贫穷国家的国民总
值。而我国每年也要达到8%。更为严重的是鼠类对水利建设的破坏
鼠类在堤坝上打洞,常常是引起决堤的罪魁祸首
二、家栖鼠的生活习性及种群特征
1、生活史:
家栖鼠类的生长发育很快,幼鼠出生的前2个月
主要生活在窝巢内,3—9月龄是家栖鼠一生中最活跃
的时期,随后活动能力逐渐减弱,18个月龄的个体失
去活动能力
褐家鼠和黄胸鼠的平均寿命为6—7个月,只有5
%的个体能存活12个月以上,很少能超过2年。小家
鼠的寿命更短,平均为100天。家栖鼠性成熟早,
般不到3个月
家栖鼠类雌鼠繁殖力
性成熟时间
妊娠期(天)
24
平均胎仔数
妊娠频度(次/
仔数(只/母
3、家栖鼠活动能力
1、打洞:善于打洞,在土壤中挖掘的洞道可长达180
300厘米,深度很少超过50厘米
2、攀登:三种家栖鼠都善于攀登。尤其是黄胸鼠和小家
鼠由于体型小,常利用建筑物之间的电线和管道做通道。
3、跳跃:褐家鼠和黄胸鼠能垂直跳过60厘米,小家鼠能
跳高30厘米。
4、咬啮:锐利的门齿,,大部分建
筑材料都能遭到鼠类破坏
5、游水和潜水:善于游水。褐家鼠水性最好,能在35℃
水中漂浮60—70小时,潜水时间可长达30秒
4、家栖鼠生态行为
(1)活动周期:主要在夜间活动,黄昏后和黎明前为活
动觅食高峰。
(2)惊疑性:鼠类对不良的经历会在随后的行为中表现
出来。不良经历主要有恶味、痛苦的症状、受伤等。鼠
类会回避这种引起不良经历的物体如毒饵、捕鼠器。以
及发生的场所。则时间可达数月之久。(给我们防制带
来很大困难)
(3)新物反应:褐家鼠和黄胸鼠对环境中新出现的
物品有恐惧回避的行为,小家鼠新物反应行为较轻
(4)栖息地:黄胸鼠喜栖息于高层隐蔽的场所。如
屋顶、树、灌木丛等处;褐家鼠喜栖息于温度稳定
潮湿的地方。如下水道、地下室等。而小家鼠则栖
息于干燥、离食源近的场所,如抽屉、橱柜等。
(5)摄食行为:对新食物取食量少,间隔时间长
随后取食量增加,间隔时间也不断缩短。
(6)记忆力:鼠类有敏锐的记忆力,能察觉环境的
攻变(新物体的出现和旧物体的消失)。
(7)迁移和移居:栖息地是鼠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旦栖息地受到干扰和破坏,鼠类就会被迫移居到其
他地点(如一处栖息地完全被消灭,鼠类即向四周扩
散。同样,一个局部地区彻底灭鼠,也会招致四周的
鼠类入侵,鼠密度超过容纳量时,也会引起鼠类扩散
迁移

鼠的危害及防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鼠的危害及防制
农村养犬的危害及防制对策
宠物犬常见皮肤病的危害及防制
鼠的防制
老鼠的习性及防制
病媒生物防制可不简单!为了大家美好的生活环境,金台这样做……
鼠类防制知识
蚤防治 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
老鼠的危害及防制
小小叮咬危害大(四)之:家居常见害虫及其防制

网址: 鼠的危害及防制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3727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里娜·韦特缪勒
下一篇: 老鼠的生活习性及危害 鼠的生活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