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都不是小狗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小狗
试想,晚上下班回家,还未进门,自己养的猫猫/狗狗已经提前在门口等着,一进门,便扑到你怀里撒娇卖萌,求摸求亲,心会软成什么样子。
一天的疲惫,烦躁的心情,在他们的可爱暴击下可以瞬间消失,只剩下放松和快乐。
如今,也确有很多年轻人,他们宁愿一人一狗,或一人一猫,自在独居,无婚俗之烦扰,无育儿之忧愁,终日与宠物为伴,对亲密关系敬而远之。
关于“谈恋爱不如养条狗”“结婚不如养宠物”等观点也是得到大部分的赞同。
除了现实的诸多外在因素之外,我们仅从心理学角度来解析一下,为什么很多人宁愿与宠物为伴,也不愿意走入亲密关系?
根据 2022 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2年,城镇犬猫数量为11655万只,较2021年增长3.7%。其中,犬的数量为5119万只,占比为51.3%,较2021年减少5.7%,回落至2020年的水平;而猫的数量6536万只,占比为60.7%,呈持续上升趋势,较2021年增长12.6%,数量创出新高。
2022年宠主进一步年轻化,95后宠主已占主导地位,达36.8%;与2021年相比,80后宠主占比有所减少,下降了10.2个百分点;70后宠主占比有所反弹,上升了0.5个百分点。
从这些数据来看,年轻人俨然成为饲养宠物的主力军。
关于宠物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其实大致可以分为这三种:孩子、朋友知己、和自己同居的室友。
但宠物在生活中扮演的更明显的角色是——人类心灵的疗愈师。
当生活中出现一些负面情绪的情绪时,很多人表示:只要一看到自己养的猫猫或是狗狗,心情很大程度上会变得更好。
我们常见的五种情绪的缓解程度分别如下:
养一只猫/狗,很多时候比爱一个人更治愈。
宠物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些重要的角色,但它们毕竟不是真正的人,不会说话,没有人的思维情感,为什么比起结婚生娃,人们反而更愿意养宠物呢?
从心理动力学角度来解析,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原因: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下,工作的压力,对未来的迷茫,对当下难解的困局。我们就像一片叶子一样,在大海的风浪中摇摆不定,充满不安。
人都是渴望内心稳定感的,这种内心的稳定可控感在婴儿时期形成。孩子通过哭闹、提要求等等方式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让孩子有一种这个世界基本上是围着我转的掌控感。
这种掌控感一旦被满足,孩子心智便会从这个阶段开始往前发展;一旦没有得到满足,就会让孩子总是觉得周围世界是充满恶意而且不可控的。
而如今我们像浮萍一样漂浮在生活这片不可控的大海上,我们没有一个根稳稳扎在大地上,周围没有我们可以掌控的领域,这时我们的内心的稳定感被破坏,安全感无法建立,这让我们更加焦躁不安。
于是,宠物出现了,它打破了这种不可掌控感,它弱小可控,需要依附于我们生活,它也不会抛弃我们,它犹如一个小小的砝码,让我们内心的天平获得一种平衡和稳定。
心理学家认为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人与人之间的依恋关系,也就是满足了依恋的四个要素:亲近寻求、安全港湾、安全基地和分离痛苦。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依恋关系的渴求更加强烈,同时,对于人际交往我们也越来越慎重。
渴望被爱,却害怕被接受;渴望认同,却害怕被拒绝;渴望亲密,却又害怕羞耻。
而宠物,它不会拒绝我们的亲密,反而会亲近顺从我们,可以满足一个人对亲密温情的需要。
在自己焦虑忧心时,它会是我们的安全港湾,给我们提供积极的价值情绪。
同时它也是我们的安全基地,它常常用无声的眼神给了人鼓励,让主人可以自信地工作、安心地探索世界。
当然,它们的离去也能让主人痛苦不已。
养宠物的人都会有一种心理,就是把宠物当孩子一样,自己宛如一个妈妈/爸爸一样毫无底线的宠爱它们,满足它们。
就算是闯祸,只要看着它们那懵懂无辜的眼神,也只能无奈一笑选择原谅。
相比于小时候我们需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和汗水获取优秀的成绩才能换得父母的夸赞和爱之外,宠物似乎什么都不用做就具备了被爱的能力。
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投射,我们把自己想要的即便肆意妄为也可以被爱的感觉,那种未被滋养过的空缺投射给了宠物,我们在无条件接纳宠物的过程中,也从某种程度上替代性的滋养了自己。
我们爱着宠物,就如同爱着自己,你享受着我向往的生活,我在其中怡然自得。
很多时候,除了物质层面的需求之外,人们更需要满足的是精神层面的需求。
当你觉得难受,孤独,过不下去时,就养只宠物吧!
宠物是上帝给人类的礼物。比起它们需要我们,我们其实更需要它们。
它们可以缓解我们的孤独感,我们可以毫无保留的倾诉而不用担心会被评价,更加容易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绪。
它们会强化我们内心对于自己是“被需要”的感觉,能够增加自尊,提高自我价值感,更容易从抚摸宠物的行为中获得情感支持。
在爱着宠物的同时,我们也能得到更好的情感链接,获取更自在的人际关系。
借由与宠物链接而形成的稳定的后援,去试着与不同的人交往,在稳定中去体验动荡,去学会承担风险。
你是宠物的全世界,而宠物只是你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与宠物为伴,但也切莫忘记与人为伍。
当然,也要记住,当你选择了一只宠物时,你已经承担起了一条生命的责任。在它全力治愈你的同时,请别忘记好好爱它。
#每天学点心理学#
相关知识
心理疗愈|养一只猫,比爱一个人更治愈!
过不下去时,就养一只猫吧丨宠物“心理疗愈”真的有效吗?
过不下去的时候,就养一只猫吧~ 论宠物对人的 “心理疗愈”
年轻人成为养猫主体人群 养猫与都市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更契合
国际猫咪日丨年轻人说:养猫我不累,还有小确幸
宠物的奇妙“魔法”——一只猫的陪伴,改变了自闭症女孩的一生
养宠,一种疗愈方式
中国广州网
狗狗是“嗅癌师”?心理学:原来宠物具有这4种神奇的疗愈能力
养宠物对自己的心理有什么影响呢?
网址: 心理疗愈|养一只猫,比爱一个人更治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406.html
上一篇: 花三分钟,看完犬的心理学,然后你 |
下一篇: 铲屎官们要知道的狗狗的3种行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