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鸟种名录 11.0 中因分类变动新增的鸟种

中国鸟种名录 11.0 中因分类变动新增的鸟种

中国鸟种名录 11.0 中因分类变动新增的鸟种

一、基于羽色的明显差异,将原赤胸啄木鸟( Dryobates cathphariusludlowi、pyrrhothorax、tenebrosuspernyiiinnixus )拆分成了赤胸啄木鸟( Dryobates cathphariusludlowi、pyrrhothorax )和红枕啄木鸟( Dryobates pernyiitenebrosusinnixus )(del Hoyo & Collar 2014 )。

图片

点击放大

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内,通常不常见(del Hoyo 等人 2002)。

3 个亚种中的 ludlowi、cathpharius 均在西藏。

栖息于山地常绿或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常单独活动,寻觅花蜜和各种昆虫。

种加词 cathpharius 语源来自印地语中啄木鸟的名字 Katphora

亚种名 ludlowi 的语源来自 Frank Ludlow ( 1885 - 1972 ),英国植物学家、收藏家、探险家。

图片

点击放大

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内,通常不常见(del Hoyo 等人 2002)。

3 个亚种中的 pernyii 在甘肃、四川和云南,innixus 在湖北,tenebrosus 在云南。

栖息于山地常绿或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常单独活动,寻觅各种昆虫。

种加词 pernyii 语源来自 Paul Hubert Perny( 1818 - 1907 ),法国驻华传教士、语言学家、植物学家。

亚种名 tenebrosus 意思是黑暗;innixus 未知。

二、基于形态差异及同域分布但无杂交,将原银胸丝冠鸟( Serilophus lunatus、rubropygius、atrestus、elisabethaepolionotus、stolidus、aphobus、impavidus、rothschildi、intensus )拆分成了银胸丝冠鸟( Serilophus lunatus、atrestus、elisabethaepolionotus、impavidus、stolidus、aphobus、rothschildi、intensus )和灰眼先丝观鸟( Serilophus rubropygius )( Dekker & Dickinson 2000、del Hoyo & Collar 2016 )。

图片

点击放大

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局部常见至不常见(Lambert & Woodcock,1996)。

7 个亚种中的 polionotus 在海南岛,elisabethae 在云南南部(适当的季节,在西双版纳、普洱的鸟塘里很常见)。

在 IOC 中,atrestus 和 aphobus 被合并到  elisabethae( Lambert & Woodcock 1996、Robson 2000 )。

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地森林中,喜成群活动,寻觅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种加词 lunatus 意思是新月形

亚种名 elisabethae 语源来自 Elizaveta Vladimirovna Pushkariova Kozlova( 1892 - 1972 ),俄罗斯鸟类学家,是探险家 Pyotr K. Kozlov 的妻子;polionotus 的语源来自古希腊词 πολιος( polios,灰色 )和 νωτον( nōton,背面)。

图片

点击放大

单型种,种群规模未知。

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有些年份,云南盈江上石梯村可以见到它们)。

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地森林中,喜成群活动,寻觅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种加词 rubropygius 由拉丁词 ruber 或 rubra ( 红色 )和古希腊词 πυγη( pugē,臀部、尾部,鸟类通常指腰部 )。

丝冠鸟属的属名 Serilophus 的语源来自古希腊词 σηρικον( sērikon,丝线)和λοφος( lophos,鸟冠 )。

三、基于羽色和鸣声的差异,将原红嘴钩嘴鹛( Pomatorhinus ferruginosus、phayrei、stanfordi、formosus、albogularis、orientalis、dickinsoni )拆分成黑冠钩嘴鹛(Pomatorhinus ferruginosus )和红嘴钩嘴鹛( Pomatorhinus phayrei、stanfordi、formosus、albogularis、orientalis、dickinsoni )( Rasmussen & Anderton 2012、del Hoyo & Collar 2016 )。

图片

点击放大

单型种,种群规模未知。

罕见于藏南的墨脱、背崩。

栖息于低山的林下植物茂密的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单对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

种加词 ferruginosus 是铁锈的意思。

图片

点击放大

种群规模未知。

5 个亚种中的 orientalis 在云南南部的勐海和绿春,stanfordi 在盈江,不常见。

栖息于低山的林下植物茂密的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单对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

种加词phayrei 语源来自 Arthur Purves Phayre( 1812 - 1885 ),英国陆军中将,他在印度服役期间,采集了一些鸟的标本。

亚种名 stanfordi  的语源来自 John Keith Stanford (1892-1971),英国陆军中校,他在印度服役期间,采集了一些鸟类的标本;orientalis 意思是东方的。

钩嘴鹛属的属名 Pomatorhinus 的语源来自古希腊词 πωμα( pōma )或 πωματος( pōmatos ),意为覆盖、ῥις( rhis )或 ῥινος( rhinos )意为鼻孔。

四、基于体型、羽色和鸣声差异将原棕腹蓝仙鹟( Niltava vivida、oatesi )拆分成棕腹蓝仙鹟( Niltava oatesi )和台湾蓝仙鹟( Niltava vivida )( Rasmussen & Anderton 2005, 2012、 HBW/BirdLife、Boesman in HBW )。

图片

点击放大

单型种,种群规模未知,不常见于中国西藏、云南、四川,罕见于印度东北部(del Hoyo 等人 2006)。

栖息于山地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偶尔也到针叶林、次生林以及人工林中活动,冬季多下到低山和山脚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单对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

种加词 oates 的语源来自 Frank Oates( 1840 - 1875 )英国博物学家、收藏家、探险家。

图片

点击放大

台湾的特有单型种,种群规模未知,常见于台湾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种加词 vivida 意为生动、活泼的

仙鹟属的属名 Niltava 是尼泊尔语对棕腹蓝仙鹟的称呼。

现在通常命名一个新种或者拆分一个种,需要来自分子遗传学的证据,上述拆分却没有获得来自分子遗传学的支持(个人暂时未找到相关文献)。

上述拆分无一例外和 HBW/BirdLife( del Hoyo 是 HBW/BirdLife 的总编)有关,那么 HBW/BirdLife 为何要先于其它鸟种名录作出这样的拆分呢?

在 2020 年 Lynx 再版的《 All the Birds of the World 》的导言里,del Hoyo 解释了 HBW/BirdLife 是基于 Tobias 标准作的拆分。

什么是 Tobais 标准?有兴趣的鸟友可参阅:

图片

点击放大

HBW/BirdLife 基于 Tobias 标准作的拆分,一些已经获得了分子遗传学的支持,还有一些暂时没有获得分子遗传学的支持,一些被 IOC、eBird/Clements 鸟种名录所采纳,中国鸟种名录事实上是跟随了 IOC、eBird/Clements 作的修订。

涉及中国有分布的鸟,还有哪些被 HBW/BirdLife 拆分了?灰翅噪鹛星鸦黄腹山鹪莺白眶斑翅鹛珠颈斑鸠白腹毛脚燕山蓝仙鹟橙腹叶鹎松鸦等。

五、基于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及形态差异,将原灰眉岩鹀( Emberiza godlewskiidecolorataomissakhamensisyunnanensis )拆分成灰眉岩鹀( Emberiza godlewskii、decolorata、omissa )和西南灰眉岩鹀( Emberiza yunnanensiskhamensis )。

图片

点击放大

种群规模未知。

3 个亚种中的 decolorata 在新疆天山经喀什南至和田,godlewskii 在宁夏、青海、四川西部,omissa 在东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四川、湖北西部,局部甚常见。

栖息于裸露的低山丘陵、高山和高原等开阔地带的岩石荒坡、草地和灌丛中,单对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种加词godlewskii语源来自 Wiktor WitoldGodlewski ( 1831 - 1900 ),波兰农民,流亡西伯利亚的野外博物学家。

亚种名 decolorata 意为脱色的;omissa 意为忽略。

图片

点击放大

种群规模未知。

2 个亚种中的 yunnanensis 在云南西北和四川南部,khamensis 在西藏及青海东南、四川西部,局部甚常见。

栖息于裸露的低山丘陵、高山和高原等开阔地带的岩石荒坡、草地和灌丛中,单对或成对活动,寻觅昆虫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种加词 yunnanensis 意为云南的。

亚种名 khamensis 语源来自一个旧地名Kham( 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相邻的一个地区 )。

鹀属的属名 Emberiza 语源来自古老的瑞士德语名 Embritz(鹀)。

https://mp.weixin.qq.com/s/h3Y5gsllFA0wyMmiDgOLXw

相关知识

中国鸟种名录 11.0 中因分类变动新增的鸟种
鸟种丰富!多位摄影大咖在绿美东莞采风行中刷新个人拍鸟记录
惊喜!三年18个新鸟种!
从新“三有”名录看福建生物多样性
如何在中国大陆拍到 900 种鸟(雀形目中)
四川野生鸟类资源丰富 这些稀有鸟儿你见过吗?
友好和温和的宠物鸟种
安静的宠物鸟种
嗅觉最强、最好的 15 种犬种
狗年说说鸟中的“狗”②

网址: 中国鸟种名录 11.0 中因分类变动新增的鸟种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460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七彩文鸟的繁殖经验分享(一)
下一篇: 5种适合当宠物的鸟类,除了鹦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