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家在闲暇之时饲养起了宠物,认为宠物能给人们带来愉快,增添生活乐趣。据《2019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达到9915万只,饲养宠物犬猫已是人们的一种流行文化。不过,再温顺可爱的宠物都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因宠物伤人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也日渐增多。
本文就带大家一起看看社区里发生了猫狗伤人的情况怎么办,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阅读本文,你将看到:
一、社区里流浪猫狗伤人,居委会接到居民投诉时可以做些什么?
二、爱宠伤人,铲屎官会承担什么责任?
三、流浪动物伤人,谁来承担责任?
四、防止猫狗伤人,居委会可以做些什么?
一
社区里流浪猫狗伤人,居委会接到居民投诉时可以做些什么?
1
了解被害人的健康情况,对于有身体损伤的受害人要第一时间请他们去医疗机构注射疫苗并处理伤口。疫苗是越早注射免疫效果越好,居委会要叮嘱居民切不可因为担心得不到赔偿而延误治疗。
2
居委会要提醒受害人留存好所有的医院就诊单据,这些单据是日后索赔的重要凭证。
3
居委会可以通过调解、开讨论会等形式促成双方的和解,将与养宠相关的法律知识告知双方。让宠物主人了解自己需承担的责任、法院已有的判例等。
二
爱宠伤人,铲屎官会承担什么责任?
在社区中,常见的宠物伤人主要有三种情况:
1
宠物出于自身的动物本性而造成他人的人身伤害,如恶犬咬人;
2
受害人因自身的挑衅刺激行为刺激了宠物,导致宠物攻击受害人;
3
由于其他人的行为激怒了宠物,被害人被误伤,例如路人踢了宠物一脚,宠物受刺激之后没有攻击路人而是咬伤了被害人。
针对以上的三种情况,宠物的主人或多或少都要负一定责任,因为他们在管理、控制宠物上没有尽到注意义务,如没有避免接触老人儿童、未及时采取制止措施。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十章“饲养动物损害责任”作出了专门规定,其中规定 宠物造成他人损害应当由饲养人承担无过错责任,也就是说 只要发生宠物造成受害者侵害的事实,饲养人就应对此侵害承担赔偿责任。
当然, 并不是所有宠物伤人的情形均由主人独自担责。在饲养人已尽到安全管理义务的前提下,如损害是因受害者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则可以减轻或者免除饲养人的责任,如上述的第2个情形。受害者明知有遭受宠物咬伤的风险,却依然主动挑衅,甚至超出正常逗耍猫狗的范畴,则可以认定损害是受害者故意造成的,从而免除饲养人的赔偿责任。
前面提到的第3个情形中,攻击宠物的人和饲养人之间形成连带关系,受害者既可以向饲养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饲养人在赔偿后有权向攻击宠物的人追偿。
须注意
除以上三类责任分配情形之外,以下两种情况,不管受害者是否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铲屎官都应当承担责任:
(1)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如没有带上牵引绳、嘴套等护具;
(2)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既包括藏獒、德国黑背等烈性犬,还包括狮子、老虎、眼镜蛇等动物。
社区里除了宠物外还有很多流浪猫狗,这些流浪动物伤人时又该如何索赔呢?
三
流浪动物伤人,谁来承担责任?
除了宠物猫犬之外,小区里流浪猫狗也越来越多,很多人出于恻隐之心,主动为它们提供食物甚至临时的居住场所,但大概都不太清楚在这行为背后所形成的法律关系。
1
被遗弃或遗失的动物致 人损害 责任
不少流浪猫狗其实是意外丢失或是被主人随意丢弃的,脱离了饲养人的控制,有一定的危险性。对此,《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 这类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承担侵权责任。若被遗弃的动物被第三人拾得收养,则第三人即成为新的饲养人,将对收养后的伤人事件承担责任。
2
无主动物致人损害责任
流浪猫狗身上携带了大量细菌,且大部分没有接种过疫苗,给小区居民带来一些恐慌和安全隐患。不少爱心人士会长期投喂流浪猫狗,这种喂养行为让动物产生依赖,使动物长期生活在附近,从法律的角度, 此时投喂的人与流浪猫狗之间已形成事实上的饲养关系。基于事实上的饲养关系, 投喂的人对流浪猫狗承担相应的管理义务和责任,也就是说,一旦流浪猫狗伤人,长期喂养它们的人将承担侵权责任。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曾作出过一个判例,原告李某被小区内一条流浪狗咬伤,随后向法院起诉经常喂养该流浪狗的方某。尽管小区内有不少人投喂过该狗,但法院认为,固定长期喂养事实形成,喂养者应对流浪狗负有约束和管理的责任,据此判令被告方某赔偿相关损失。
四
防止猫狗伤人,居委会可以做些什么?
1
加强文明养宠物的宣传
目前狂犬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多年居各类传染病之首,因此饲养动物应当严加看管。居委会可以和物业服务企业联合开展依法养宠、免疫接种等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宣传栏、显示屏、提示牌等,普及动物伤人相关的法律常识。同时,居委会可制作手册,提高依法、文明、科学养宠的意识,引导饲养人遵守相关的行为规范。
2
协助制定有关养宠管理事项公约,监督居民实施
居委会可以组织居民就养宠管理相关的事项制定公约或规约,特别是遛狗注意事项,并组织监督实施。《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有明确规定养犬的行为规范,社区可以按照自身的情况,在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养宠管理细则。同时,居委会可调查社区内宠物饲养情况,上门排查饲养人是否有免疫接种、申办《养犬登记证》和犬牌,是否进行年检等,严格监督饲养人对宠物采取安全措施,饲养符合规定的动物种类。
3
及时处理投诉、调解矛盾,确立动物伤人应急处理流程
当收到居民不规范饲养的反映时,居委会应迅速调查,以劝导和调解为主,及时矫正不文明饲养行为。发生宠物伤人事件时,应首先确保受害者送往医院或防疫站,之后再以拍照或录像等方式记录该事件,配合公安警务人员进行调查。
4
建立社区流浪猫狗管理机制
救助流浪猫狗,应该是科学救助,控制流浪猫狗的整体数量。居委会可以联合物业服务企业将流浪猫狗送到救助站或公益机构,或者报告城市管理部门进行相应处理。对于爱心喂养的行为,应该进行文明劝阻,也可组织小区广大爱心人士共同参与流浪猫狗管理工作,发挥社会力量。同时,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可以和公益组织、相关企业开展对流浪猫狗进行接种疫苗、做绝育等行动。
法律小贴士
《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
第八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协助相关管理部门开展依法养犬、文明养犬的宣传,引导、督促养犬人遵守养犬的行为规范。
第三十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可以通过居民会议、村民会议、业主大会,就本居住地区有关养犬管理事项制定公约或者规约,并组织监督实施。养犬人应当遵守公约或者规约。
《侵权责任法》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以及免除、减轻责任】
第七十八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违反规定、禁止饲养的危险动物致害责任】
第七十九条 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八十条 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逃逸、遗弃动物致害责任】
第八十二条 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三人致使动物损害责任】
第八十三条 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政策汇 | 猫狗咬人谁负责?
狗狗受到别人攻击时咬人谁负责?
纵狗咬人被刑拘 宠物责任保险因尽早购买 – 保险海
狗狗咬伤人谁负责?看《民法典》怎么说
小狗咬人的原因
狗咬人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我是宠物店老板。我被顾客的狗咬了。谁负责
孩子在宠物店被猫抓伤了,疫苗钱谁负责
我家猫咪寄养在宠物店。然后被猫咪抓了一条伤痕流了点血这个责任谁负责
猫送到宠物店洗澡把宠物店工作人员咬了这个责任需要谁负责
网址: 政策汇 | 猫狗咬人谁负责?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46920.html
上一篇: 怎样纠正猫咪爱咬人(宠物猫爱咬人 |
下一篇: 狗咬人怎么快速制服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