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一娃一宠物,应该是现在很多家庭眼中的幸福,办公室里平时大家最喜欢谈自家养的“小主子”。如今,大多数人喜欢养猫猫狗狗纾解工作压力、增添生活乐趣,甚至有一部分人把宠物看成自己的“儿女”。
其实,养宠物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属,早在古代就已经盛行养宠物。据说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话说当年,唐太宗非常喜欢骑马打猎玩鸟。有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yào,一种凶猛的鸟),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其实,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一段小故事,不仅体现出帝王开明的政治风气,同时还可以看出帝王对小宠物的喜爱。
小宠物不仅帝王喜欢,古代一些特立独行的“文艺青年”,还喜欢养一些别致的宠物,比现代人疯狂多了。
今天,章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扒一扒古代人是如何养宠物的!
上古时期人类就有养宠物的意识了
其实,早在5000多年前,《山海经》一书中就有明确记载:“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榖[gǔ]。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liè),名曰‘朏朏’(fei),养之可以已忧。”
此文也就是说:在霍山这个地区,经常出没一种野兽,样子有点像狸,有着白色的长尾巴,模样乖巧可爱,这小东西还有一个萌萌的名字叫“朏朏”,养着它可以缓解人的忧愁。
这个朏朏,到底是何方神物?虽然我们都没见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早在上古时期人类就有养宠物的意识了。
春秋时期,最早把宠物当“人”养
卫国第十八位国君卫懿公,口味儿非常独特,一般的阿猫、阿狗他看不上,就养了个有品味的玩意儿,道家的专用坐骑——仙鹤(丹顶鹤)。
为了让心爱的宠物自由自在地开心成长,卫懿公硬生生把皇宫改成了大型仙鹤养殖基地,还配备专人豢(huàn)养仙鹤宝贝。仙鹤宝贝一长大,卫懿公就召集大臣一起商量,给他的宝贝们增加特殊待遇:按品质、体姿将鹤封为不同官阶,让仙鹤享受国家特殊津贴,还让仙鹤和自己同乘龙辇。不仅如此,还要征收「鹤税」,通过征收这个鹤税,专门为仙鹤购买高端营养品。后来,还颁布了一个特殊法令:凡献鹤者给以重赏,只要把仙鹤养的好的人,官位都任你挑。
卫懿公终日痴迷于仙鹤,对国家大事不管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当然不乐意了,惹得卫国上下人心离散。公元前 660 年,北方游牧民族攻打卫国,卫国士兵纷纷拒绝出战。卫懿公只得率领自己的亲信部队抵抗,最后的结果当然是被对方一刀砍翻了。
东晋王羲之“以书换鹅”
卫懿公喜欢仙鹤,咱东晋第一男神却对鹅一往情深。
还记得那首广为流传的古诗《咏鹅》吗?鹅的体态洁美、忠实主人,所以成为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最喜爱的宠物,哪里出现鹅,他都要跑去看上一看,如果入得了法眼,那就是要想方设法弄回家玩赏。
王羲之对鹅的喜爱有多深呢?“以书换鹅”来说说,据说当时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帮忙手书一套《黄庭经》,可当时王羲之已是闻名全国的老艺术家啦,这种替人抄经书的事岂能随意答应。后来,道士打听到王羲之喜欢鹅,便投其所好,精心地养了一批良种白鹅,每日在王羲之与友人郊游处放养。果不其然,王羲之终于“偶遇”了这群白鹅,十分欢喜,便打算想要花钱买下它们。
成功吸引了王羲之的兴趣后,这位心机道士随即表示鹅不要钱,白送都行,但有个条件,要王羲之手写一整套《黄庭经》。一套经书换这一群鹅,王羲之一听,有这种好事,那还等啥!赶紧麻溜的开工写吧!
这篇《黄庭经》,世称右军正书第二,也称《换鹅帖》。
唐代白富美开始养犬作宠物
到了唐代中后期,白富美圈里开始流行养小型观赏犬作宠物。周昉《簪花仕女图》中,就画了仕女们在逗弄两只小巧的宠物狗,画中的这种宠物狗叫拂菻狗,又称猧(wō)子,唐初的时候从西域高昌那边进口来的,拂菻狗非常名贵,只有宫廷贵妃才养得起这种稀罕物。
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记载了这样一段趣闻:唐玄宗在下棋的时候,眼看着要输了,这时杨贵妃的狗狗“唐国子”跳上去搅乱了棋局。哈哈,这个搞法让唐玄宗很是喜欢啊!
生活在唐朝的女孩子,还喜欢养只鹦鹉解闷,但同时也有个麻烦,学会说话的鹦鹉一不留神就会把主人的小秘密说出来,所以鹦鹉和女主人总是有很多相爱相杀的故事。唐代诗人朱庆馀《宫中词》写道:“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宋代出现了专门的宠物市场
随着宠物狗不断的普及发展,养宠物狗的队伍也从唐朝贵族慢慢扩大到富有的平民家庭里面,到了宋朝饲养宠物犬的习惯,直接一步到位的走进普通平民百姓家,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宠物了。
苏轼那句:“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读起来朗朗上口,意气奋发,可再仔细一读,嗯?这个左牵黄,牵的到底是个啥玩意儿?难道是黄颜色的狗子不成?对,黄就是大黄,黄狗子。
宋代养宠物猫也十分常见,在许多传世的宋代画中,就有不少宠物猫的踪迹,有人猜测,《山海经》中记载的“朏朏”,其实是灵猫科花面狸的一种。南宋有位诗人胡仲弓《睡猫》,相当有趣,诗的意思大概就是猫不抓老鼠还得宠着,可见这猫奴自古就有啊!
在宋代,想要领养喵星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若是亲戚、朋友、邻居家的母猫生了小猫,想养的人请喵星人回家,得像娶媳妇一样,准备一份「聘礼」,去上门「聘」回来呦。黄庭坚写的《乞猫》:“买鱼穿柳聘衔蝉”,就体现了宋人聘猫的风俗,「聘礼」通常是一包红糖、一袋盐、或者是用柳条穿着的一尾鱼。如果小奶喵不愿意,一脸高冷不屑,那你就惨了噢,赶紧回家吧,别杵这里啦!
阿猫、阿狗如此受欢迎,在宋代还出现了专门的宠物市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府大相国寺,每月开放5次,不仅有各种猫、狗、花鸟鱼虫买卖,还有猫粮、狗粮出售,可谓是非常专业了。
元朝出现了大象宠物
到了元朝,有一位皇帝叫妥欢贴睦尔,他养了一头大象!对!你没有听错,就是大象!而且这头大象被驯化的非常好,可以像模像样的跪拜起舞。后来,元朝被灭,朱元璋看到了这头大象,就叫人给运到了南京。有一天朱元璋设宴招待,他命令大象跳舞,但是大象却趴在地上不起来,朱元璋一看连面子都不给,于是找人把大象杀了。虽然杀了大象,但朱元璋被深深打动,他认为人的忠诚度还没有大象高,至少大象还知道朝代灭亡,但是人却不知道。于是,朱元璋就叫人做了两块木牌,一块写着“危不如象”,另一款写着“素不如象”。
明朝“蛐蛐皇帝”
虽然现代人对养虫子不感冒,但蟋蟀却是古代人消遣放松的好伙伴。
把蟋蟀当宠物的有一个代表:明朝宣德皇帝朱瞻基,他对蟋蟀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人称“蛐蛐皇帝”。上行下效,明朝宣德年间无论是朝中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喜欢在闲暇之余带上自己的“宝贝”聚到一起斗蛐蛐,一争高下。
清代宠物犬迎来新高峰
到了清代,宠物犬的饲养到了一个新高峰,最喜欢养宠物的皇帝,非雍正莫属,雍正帝有两只爱犬,一只叫「造化」,一只叫「百福」。
入冬后,下了雪的北京很冷,雍正便会找裁缝给自己的爱狗做几件冬装。裁缝把衣服做好后,雍正还要仔细检查一番:扯一扯纽扣是否牢固、细节部分是否精致,如果不满意的,打回去重做!作为一个在位13年的工作狂,竟然还能抽出时间检查狗狗的衣物,足见其对狗的喜爱。
古代官宦富贵人家养宠物宠到极致,而平民百姓家并不养什么宠物,顶多也就是养只狗看个家,别的宠物就算是想养也养不起,因为毕竟还得吃饭。
当然,古人养的宠物不止以上这些,窥一斑而见全豹。与动物亲近,古往今来心理相似,大多是寻求安慰和寄托。好了,今天的「古代那些事儿」就跟大家唠到这儿,下周见喽!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章丘区博物馆”。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代人会养宠物吗,古人一般会养什么宠物?
古代人养宠物图鉴
老祖宗也爱养宠?古代人都养什么宠物?
幼犬如何喂养才能保证其健康?铲屎官们快来了解一下
【古代的那些事儿】古代人养宠物吗?
宠物洁牙。宠物口腔健康应该如何护理?快来了解一下吧#
大嗓门的南达锥尾鹦鹉,快来了解一下
盘点狗狗各种叫声的含义,铲屎官知道几个呢,快来了解一下吧
山东狮子猫吃什么好?快来了解一下
想养宠物吗?金刚鹦鹉了解一下,养得好送你“走”都不是问题
网址: 古代人养宠物吗?快来了解一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53837.html
上一篇: 魔兽世界乌龟服宠物怎么获得 |
下一篇: 震惊!亿万富翁突发奇想养大象!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