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养宠人士如何维权?

养宠人士如何维权?

近年来,饲养宠物成为不少都市白领、年轻人的新时尚。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预计到2023年行业规模将达到4456亿元。

高价购买的宠物回到家却突发疾病死亡,这样的“星期宠”你遇到过吗?宠物虽有商品属性,却不是普通商品,一般商品领域的管理和服务标准无法生硬照搬。南方日报记者走访发现,宠物行业并无通行的质量价格标准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且存在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等隐患。

调查:得病时间是争论焦点

在宠物饲养圈,“星期宠”特指消费者购买回家后数星期即死亡的宠物。买到这样的宠物,消费者不仅伤钱伤心,身体健康也会遭受病菌的威胁。

这类“星期宠”往往身患疾病,却被商家故意隐瞒。根据广州市消委会2021年发布的《广州市宠物消费调查报告》显示,售卖染病宠物排在了宠物行业消费纠纷受理量第一位。

有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尽量避免通过网络渠道购买宠物,最好实地上门查看宠物品相、精神和健康状况。然而记者走访发现,实地上门购买也免不了“踩坑”,商家总有借口来解释病宠萎靡的状态。

家住佛山禅城区的齐先生在某宠物店购买了一只柴犬,购买时,他注意到这只柴犬精神不振,商家解释说是因为天气太热,却没想到柴犬领回家不到一周便病死了。而宠物店主却表示,活物离店后便与卖家无关;在广州市荔湾区的另一起宠物买卖纠纷中,买家带猫咪去体检时,猫瘟的试纸检测呈阳性,卖家解释是因为小猫刚打了疫苗,体内存在抗体,再等两天看看,谁知小猫不久后便病发身亡,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对簿公堂。

一方面,确有黑心商贩故意隐瞒宠物病情,另一方面,也不乏消费者“胡搅蛮缠”。采访中,宠物店主阿喵(化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曾遇到的一个顾客:“年轻人第一次养猫,对刚买的小奶猫爱不释手,在店里就又亲又揉,带回家还给猫洗澡,把猫吓出应激反应,回过头来骂我卖病猫。”

什么时候得的病?往往是买卖双方的争论焦点。“买宠物很难确定它是什么时候得的病。我们在调解的时候,双方各执一词,很头疼。”在广州芳村花鸟鱼虫新世界,一位工作人员说出了自己的无奈。

支招:三个方面助力行业规范

在普通商品买卖中,如果遇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最常见售后服务便是“三包”(包修、包换、包退)。可在宠物买卖市场,“三包”服务并不完全共通。

阿喵说,除非健康原因,活体售出后不退换是行规。此外,有些宠物是商家根据客户需求,从其他地方收购而来,这类宠物往往品种小众,一旦退换很难再次出售。

既然不包“退”,能否“包修”?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大部分宠物店对于出现健康问题的宠物,提供的都是只换不退的服务。然而,饲养者往往在宠物身上倾注了大量精力和热爱,很多人从情感上无法接受更换宠物的选择。

兰迪律所律师王晨成表示,若合同中存在拒不售后、不退不换约定,则该合同部分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应属无效。此外,宠物店隐瞒宠物真实情况并出售,根据《民法典》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买家可要求宠物店退货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现实中,面对宠物买卖纠纷,大部分消费者选择了“放弃”。根据广州市消委会2021年发布的《广州市宠物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宠物主表示,在消费维权过程中因缺乏行业标准而增加维权难度,主要包括缺乏明确、规范的质量标准占58%,缺乏标准的价格体系占57%。其它的维权障碍还包括事后取证困难占52%,缺乏权威宠物鉴定机构提供鉴定占35%。

调查中,多位专家及从业者表示,为了宠物行业的健康发展,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在监管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宠物行业的监督规范;在行业方面,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引导、协调、自律等作用,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而在消费者方面,则要大力普及科学养宠知识,构建和谐的养宠环境。

南方日报记者 汪棹桴

相关知识

春节前宠物寄养收费参差不齐 听听养宠人士如何选择
死了白死?!宠物医疗维权找谁管?
网购萌宠竟是“病猫” “铲屎官”该如何维权
民法典时代,宠物受到伤害如何维权?
全球养宠人士研究
百加世与京津冀消费维权联盟开启宠物消费科普 推动科学养宠新纪元
养宠人士必备的宠物APP推荐
百加世与京津冀消费维权联盟开启宠物消费科普 推动科学养宠新纪
宠物就医引纠纷 该如何维权
宠物遭遇医疗事故如何维权?

网址: 养宠人士如何维权?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5501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想养狗狗去哪里买比较好?购买和领
下一篇: 新手导师套购买建议,导师套价格走